汪少山受邀出席第九届全国BIM学术会议主论坛并发表演讲
11月24日,第九届全国BIM学术会议在陕西省西安市召开。会议主题为“数字筑基 洞见未来”,着重探讨BIM技术与CIM、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前沿技术的融合创新、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建筑业的深度应用、BIM相关行业的协同发展等议题。来自住房和城乡建设行业的主管部门领导、杰出院士和知名专家学者、优秀企业家和学会领导等共400多人相聚一堂,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与工程建造模式变革,实现高质量发展。广联达 科技 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暨中国图学学会BIM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汪少山受邀出席,并作题为《业务需求驱动的BIM应用新方向思考和实践》的专题报告。
专家云集,思想盛宴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国家数字建造技术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丁烈云,中国图学学会副理事长、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韩宝玲,西安市住建局建筑业管理处处长巢红峰,卢布尔雅那大学教授、欧盟建造4.0专家组成员、斯洛文尼亚前教育部部长Žiga Turk,中国图学学会副监事长、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建平,中国图学学会BIM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马智亮,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汪少山等院士、权威专家和优秀企业家出席会议发表主题演讲,和与会嘉宾分享思想盛宴。
在主论坛报告单元,中国工程院院士丁烈云以《中国建造2035高质量发展》为题作了主旨报告。他指出,要以智能建造为技术支撑,以建筑工业化为产业路径,以绿色建造为发展目标,以建造国际化提升企业品牌和国际竞争力,以行业治理现代化为改革动力,助推我国从“建造大国”走向“建造强国”,为中国建造指明了未来的前进方向。
卢布尔雅那大学教授、欧盟建造4.0专家组成员、斯洛文尼亚前教育部部长Žiga Turk以《Latest Developments of Construction 4.0 in Europe》为题作了主旨报告。他提出,欧洲工业4.0是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打通机器与机器,机器人之间的界限,搭建完整的物理信息系统,从而实现透明化的生产和管理。在工业4.0的背景下, 互联网 技术降低了产销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加速两者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反馈,因此,催生出消费者驱动的 商业 模式,而工业4.0是实现这一模式关键环节。
中国图学学会BIM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马智亮以《BIM模型质量自动检查方法及系统研究》为题作了主旨报告。他系统阐明了BIM模型质量标准的计算机化表示方法及IFC模型中质量检查信息的自动提取方法,研究建立了BIM模型质量自动检查的新方法,实现了《制图标准》与《交付标准》的计算机化表示,构建了面向IFC模型质量检查数据高效提取机制与算法,设计并初步开发了BIM模型质量自动检查系统。
汪少山:业务需求驱动为核心,技术与业务进行深度融合
会上,汪少山作专题演讲。汪少山表示,结合国外BIM技术应用发展现状,从深层次、多维度重新认知BIM技术,BIM发展是系统性工程。欧洲主要国家BIM成熟度分为四个等级,从等级0到等级3,等级3是“融合且可互操作的数据(iBIM)”,等级2-1是“二维图纸、三维模型及构件、协作”,等级0是”维图纸、线条、文本等”,当前国内处于等级2-3的发展阶段。
业务融合的根本解,是理解业务本质。业界对于BIM技术的误解,主要来自于三个误区:误区一,认为BIM仅仅是从2D到3D。误区二,认为BIM只是设计师的效率工具。误区三,BIM只适合在大型综合项目中应用。面向当前的业务需求,BIM应用方向是要回归到项目本身,实现全专业信息融合价值:集成全专业信息,形成项目全方位信息的统一载体;实现全过程一体化价值:业务与技术互通,形成项目全过程视角的一体化全数字化样品。
汪少山指出,国内房地产行业20多年高速增长,当前迎来了拐点变化。在“房屋回归居住属性”的大背景下,“以客户为中心的好房子”发展模式将逐步兴起。汪少山认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会改变,需要建设以工程项目建设全过程为纽带的产业集群,背后驱动力有三个维度:什么是好房子、怎么建好房子、怎么用好房子。什么是好房子?汪少山表示,是设计满足需要的房子,功能不多不少,标准不高不低,单模块最优,模块组合最优,系统组成最优。应从设计应用走向对房子功能、空间、系统、使用场景的整体思考,好房子要以终为始,从使用需求倒推设计条件。
汪少山表示,通过与行业内专家沟通和实践,得出技术与业务的深度融合,为项目创造价值是根本。“BIM3”理念也是与国外技术发展相结合,数据实现互通互联,强调以数据库及其检索查询为主的CDE信息管理技术。他强调,BIM技术发展要从应用出发回到原点,回到用户视角,技术支撑业务应用,实现基于BIM的一体化设计生产建设模式。从虚拟建筑到实体建筑,从设计管理到运维管理,核心是围绕高质量数字建筑的流转,包含了专业性、协调性与准确性、合规性、 经济 性、可建造性等。
专业性:通过标准模块承载实际需求数据,实现设计过程的高效性、智能化。
协调性与准确性:多专业协作,审查智能修正,保证信息准确传递,支撑后续应用。
合规性:自动化+人工辅助BIM模型审查,保证设计模型质量。
经济性:通过设计算量一体化发挥BIM优势,填补业务“鸿沟”;通过设计成本一体化,前置成本管理,缩短项目开发周期;进行设计过程快速算量+指标参照,确保设计不超限。
可建造性:延续设计成果,高效施工策划,高质量指导实体施工。
基于以上业务需求对技术应用的思考,汪少山以广联达自营自建的智慧建造总部基地项目(广联达广州大厦项目)为实践案例,分享了该项目在全专业协同设计与设计成本一体化应用的实践成果。智慧建造总部基地项目实现了全专业正向设计出图,以空调设计为例,通过对房间功能的需求和场景进行分析,推出多个版本的空调设计方案,并进行房间分类布置,考虑各阶段需求,平衡好节能降本的业务诉求和好房子居住体验之间的关系。这种以业务需求为导向的正向设计过程才能更好的推动行业的BIM应用发展。
最后,汪少山对BIM未来的发展提出展望。他认为,随着BIM应用的越来越深入,借助AI智能化,能实现BIM技术全链条进化。同时要实现AI智能化应用,前提是要做实BIM基础工具的应用,做到数据的融通,加速标准建设和推广以及BIM技术人才培养等。
广联达通过深耕建筑行业20多年的积累,筑就了数字化核心能力平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图形平台,也积极推动了行业统一标准GFC的建设。在此基础上,广联达持续秉承开放平台、生态培育的理念,与更多的合作伙伴一起资源共享、携手持续推进BIM与业务的深度融合,助力每个项目成功。助力建筑企业数字化转型成功,为实现建筑行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