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灵笼》终章说起,中国科幻动画的康庄大道还有多远?

砍柴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来源:数娱梦工厂

从《灵笼》终章说起,中国科幻动画的康庄大道还有多远? 文 | 数娱梦工厂,作者 | 徐冰

上一秒还是冉冰抱着马克,低声呢喃与爱人远行后的甜蜜生活。下一秒,兽化马克已经将冉冰的灵魂吸食殆尽。这一幕灵魂献祭,让《灵笼》终章的上海场超前点映会上响起了轻轻的抽泣声。

素有 " 艺画刀天 " 之称的艺画开天,在《灵笼》第一季的最后,也抓紧给了粉丝们一个难以忘怀的结尾。

从《灵笼》终章说起,中国科幻动画的康庄大道还有多远? 作为国内首部末世题材的 3D 科幻动画,《灵笼》从 PV 发布之初就相当惹眼。2019 年第一集上线后,更是直接把过往国产科幻动画子供向的标签给扯了下来。经历了 " 上 "" 中章 "" 下 "" 终章 "" 特别篇 " 等历时三年走走停停的播放模式后,5 月 15 日《灵笼》第一季正式在一片 " 第二季搞快点 " 的催更声中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回顾了过去几年中国科幻动画的发展历程后,数娱君发现虽然现在国产科幻动画一片热闹,但在四年前,类似《纳米核心》等非子供向科幻动画的备案还基本保持在每年 1~2 部的数量。直到 2019 年陡然飙升到了 28 部,而这一年也正是《灵笼》正式上线的一年。

对于一部科幻动画来说,《灵笼》的剧本或许并不能称作完美。但凭借精美的美术、流畅的打斗,《灵笼》已经足够算的上一流佳作。趁着《灵笼》第一季完结的余温,数娱君想借势来谈一谈中国科幻动画的现状与未来。

从一年一部到一年 20 ,是什么让国产科幻动画爆发增长?

如果要问哪一年是国内科幻兴起之年,那么数娱君一定会回答:是 2019 年。

2019 年初,一部《流浪地球》的热映点燃了国人内心尘封已久的科幻热情,年中《灵笼》的热播又让国产科幻动画脱离了子供向的标签。

数娱君整理了从 2017 年到 2020 年的广电总局非子供向国产科幻动画的备案信息。从表格中我们能更直观地感受到科幻动画在 2019 年的跨越式增长:2017 年、2018 年非子供向科幻动画备案仅 1 部,到 2019 年立项数量飙升至 28 部,2020 年虽然有所回落但也维持在 20 部左右的数量。

从《灵笼》终章说起,中国科幻动画的康庄大道还有多远? (部分同年备案的系列作品统一算作一部)

除了数量上的突飞猛进外,从上述表格中我们还可以发现,许多原先没有科幻动画制作经验的动画公司,如玄机 科技 、两点十分等也开始试水科幻领域,就在今年 4 月,专注二维动画的艾尔平方也发布了一条三维原创科幻动画《二号地球》的 PV。

不只是动画工作室开始对科幻领域萌发兴趣,平台对于科幻动画的 投资 也出现了明显的增长。其中海岸线与腾讯合作的《终钥战纪》;艺画开天与 B 站合作的《三体》;初色动画与 B 站合作的《银河之心》《黑门》都是这几年各大动漫发布会上备受瞩目的重点项目。

在《灵笼》之前,科幻动画在国内一直是风险极高的内容品类。

这与科幻动画需要一定的制作门槛有关。在科幻动画的筹备阶段,制作组必须要与相关科学领域的专业人员密切合作,反复推敲剧本和美术设计,尽可能降低硬伤出现的概率。这一过程所耗费的心血要远远高于其它类别的作品,而国内大多数动画工作室,并不具备可以把时间大幅花费在前期筹备上的资本。何况即使付出巨大心血后,也很难预判作品是否会受市场欢迎。

一个极具代表性的例子是 2006 年国产科幻动画电影《魔比斯环》的上映,作为中国首部 3D 科幻动画电影,《魔比斯环》历时 5 年制作,耗资高达 1.3 个亿,然而它却在国内只取得了 300 万的票房。如此惨烈的票房成绩,让很多投资人从此对科幻动画望而却步,直到《灵笼》的出现。

《灵笼》的爆火可以说是现象级的。在播出平台 B 站,《灵笼》的播放量突破了 4 亿,超过 20 万人给出了 9.6 的高分,追番人数达到 750 万人,最新三集的微博讨论量甚至高达 10 亿,剧情还受到中国日报、新华网、中国青年网、澎拜新闻等多家权威 媒体 点赞报道。尽管更新速度极为缓慢,但观众丝毫不吝于对《灵笼》表达热情,官方发布的众筹推塔计划仅在短短 17 天内就突破了一千万元。

可以说《灵笼》带来的不只是大众对科幻动画的关注度,更是向市场展示了科幻动画所蕴含的 商业 价值。包裹在本土科幻动画外层的坚冰正在悄然融化。

从亦步亦趋到本土特色,什么是中国科幻动画?

在《灵笼》每一话的正片播出前,都有一行鲜红的提醒文字 " 建议观影年龄:18 周岁以上。"

虽然如今国内已经很少有人将科幻与幼儿向挂钩,但曾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科幻都被粗暴地归纳为儿童文学。甚至在 2018 年广电备案的 46 部类型为科幻的动画作品中,有 45 部都是面向儿童的子供向。

这与科幻动画在国内的定位有关,中国首部国产科幻动画是 1980 年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出品的《丁丁战猴王》,此后国内就延续了科幻动画面向少儿的习惯,推出了许多科普向动画,比如无数人的童年回忆《蓝猫淘气三千问》。真正面向青少年以及成人的国产科幻类动画在很长的时间内都是一片空白。

然而正是在这段国内的空白期,海外却在历史和科技发展的双重影响下,经历了科幻的黄金时代。

以美日两国为主的科幻作品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无论是美国好莱坞的《蜘蛛侠》《星际迷航》《星球大战》系列,还是日本的《宇宙舰队大和号》《机动战士高达》《EVA》,都是各国科幻作品的扛鼎之作。也正是这些类型多样的海外科幻作品,承担了国内本该由国产作品负责的启蒙任务。

因而时至今日,在国内许多科幻动画作品中,我们依然能够看到对美日风格亦步亦趋的模仿痕迹。不论是早期《雄兵连》、《纳米核心》,还是今年播出的《星骸骑士》,它们在叙事风格、人物建模和故事设定上都与国外科幻作品十分相似。

科幻虽说是对科学天马行空的幻想,但幻想并非是简单悬浮的空中楼阁,它也需要一定程度地贴近现实和本土。

以日本的科幻动画的发展为例,从《宇宙舰队大和号》开启了日本科幻动画的黄金年代开始,到《超时空要塞》、《风之谷》,日本科幻作品都能做到与本土气质的贴合。即使是在架空世界,主人公的行走坐卧、说话方式、思考方式也都带着明显的日本大和风,这种强烈的民主性也贯穿了整个日本科幻动画的发展。

然而对于先天不足的国产科幻来说,何为中国式科幻,直到今天也很难说出二三。在常年的美式风格影响下,国内科幻作品还一度陷入了堆人设、扣背景、专注宏大场面却忽视了基本剧情的误区。然而决定一部科幻动画优劣的并非是成本、画面和特效,而是靠剧情的逻辑链路以及片中的细节和情感是否贴近观众生活。

以《我的三体》为例,这部由方块小人组成的同人动画改编自刘慈欣的小说《三体》,既没有高大上的特效也没有精细的建模,而是凭借着一腔热血和对原著故事的反复推敲还原,在豆瓣上收获了万人打分 9.5 的优秀成绩。除了对剧情的巧妙改编外,《我的三体》成功的更大原因在于原著的加持。作为国内科幻的代表之作,《三体》是难得具有强烈的中国气息的科幻小说。

知乎有网友评价刘慈欣的作品对于中国人而言是 " 熟悉 " 的:

" 他(刘慈欣)文化的根依然是中国土地上的每一份朴实情感;所以当我们读《三体》得到的那种深切体会是读《基地》或者《沙丘》难以比拟的 因为我们共享那份对中国文化的眷念。"

在《灵笼》的更新的早期,也不乏批评其故事过度西化的声音,如剧情设定里灯塔上的光影教会、主角马克等人的建模等。但是随着剧情的更新,尤其是特别篇中,由白月魁带领的地面小队与灯塔截然不同的思考方式、战斗方式,太极武术配合着唢呐、萧等古典传统乐器,使得整个故事呈现出了强烈的中国风格,更有观众戏称《灵笼》特别篇是 " 中国特色修仙朋克 "。

何为中国风格的科幻动画?或许国人已经摸到一点门路。

一场关于科幻动画的甜蜜争论

当大众的视线重新聚焦在科幻动画后,如何开发这个原先的小众领域就成了关注的焦点。

由于国内大众知名的科幻作品并不算多,因此前几年各大网文平台流行的星际文、末世文、灾难文也都标着 " 科幻 " 的标签成为立项改编的香饽饽。但与传统的科幻小说不同,这些在网文平台上连载的作品,或多或少受到读者和流行元素的影响,最后常常走上打怪升级流的线路,这导致许多故事的科学逻辑不够完整,科幻感不足。

以最近刚刚完结的《吞噬星空》为例,这是一部带着强烈中国特色的科幻网文,除了科幻元素外,故事还杂糅了起点常见的升级修仙套路,原著作者 " 我吃西红柿 " 也并非一直专注科幻的网文作家。因此对于一些挑剔的科幻爱好者而言,虽然《吞噬星空》获得了超 10 亿的播放量,但以它为代表的科幻动画显得有些 " 异类 "。

除了《吞噬星空》外,一批如《你在星光深处》《残次品》等侧重点无疑是耽美性质的作品,其备案也被统一归类为科幻。于是乎,关于具备科幻元素的起点流和言情耽美小说,是否能算作科幻作品的讨论开始逐渐兴起。

有科幻爱好者认为这是对科幻领域娱乐化大众化的演变,既对科幻作品不尊重,也扭曲了国内的科幻环境。

但也有声音认为:科幻作品的范畴是相当广阔的,不仅包括硬科幻,还有相当大一部分比例属于是走剧情的软科幻。比如好莱坞的超级英雄系列就是在科幻中杂糅了魔幻元素,造就了独特的美式风格科幻宇宙。以《吞噬星空》为代表的起点流科幻动画,或许并非大众熟悉的科幻风格,但它故事中所蕴含的中国独有的玄幻元素,假以时日未必不能如漫威一样发展成影响世界的东方科幻流派。

暂且不论这种尝试对于未来中国科幻动画的发展是利是弊,能让观众对科幻产生兴趣就已经算是一次成功。对于四年前还难出一部的中国科幻动画来说,这项关于何为科幻作品的争论,如今看来反倒是一项甜蜜的烦恼。

但无论如何,《纳米核心》《灵笼》和《吞噬星空》的诞生都将国产科幻动画推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些作品如同一根根枕木,一块块基石,为中国科幻动画铺就了前进的道路。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