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届创业者:为什么砸 100 个亿也成不了?

砍柴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这届创业者:为什么砸 100 个亿也成不了? 本周,最让人受惊吓的消息,莫过于 " 某生鲜巨头宣布解散 "。

震惊之余,我想起去年 9 月与某位 投资 人的一次叙旧。他说:2015 年之前投的项目,都赚钱;2015 年之后投的项目,全赔了。2015 年之前,一个公司融资 10 亿算是上岸;现在一个公司融资 10 亿,啥也不是。

这起消息给大家一个启示:何止 " 融资 10 亿 " 啥也不是,今天的 创业 圈," 融资 100 亿 " 也啥也不是," 砸(钱)上了市 " 也屁都不是。

今年,类似案例层出不穷。

比如一些未上市的独角兽公司:柔宇 科技 ,融了小 100 亿,欠薪;蜜芽,融了小几十亿,APP 关停;开课吧,融了小几十亿,欠薪欠债。

再比如一些已上市的独角兽公司。其实," 某生鲜巨头 " 这类公司还有很多,只是水下的消息大家听不到,比如某联合办公巨头(已上市),融了大几十亿,已濒临倒闭。

最近两年,经常出现这种怪事:一个赛道全军覆没。当这种 " 偶然事件 " 变成 " 普遍事件 " 时,我认为所有创业者和投资人都应该反思:为什么我们把最好的资源、最多的资金都砸给了一家我们认为最好的公司,结果依然是这样。难道真的 " 这一届创业者、投资人 " 不行?

要说 " 这一届创业者 " 都不行,有点夸张,但不无道理。我是 2015 年创业的,我姑且把 2015 年后的创业者归纳为 " 这一届 "。

过去 6 年,我和团队报道了 15000 位创业者,我能比较有把握地说出一句话:这一届创业者有 " 原生家庭漏洞 "。

我们创业之初," 父母 " 就告诉我们 2 点。第一," 大 " 很重要,所以要不惜一切做流量、做用户、做规模等,赔钱也要做大;第二," 快 " 很重要,所以要不惜一切做 " 增速 ",赔钱也要做。

这会造成一个核心问题:这一届创业者没有 " 赚大钱 " 经验。这里的 " 赚大钱 " 不是指 " 创业者没赚过钱 ",而是说 " 没有独立操盘公司赚大钱 " 的经验——我不敢说 100%,但是凭经验统计,60% 以上绝对没有问题。

我也是这届创业者的一员,我不想承认但不得不承认:在 商业 认知上,这届创业者有着难以弥补的缺陷。大家追求 " 快速 + 做大 " 的初衷没有错,但是忘记了一个前提,那就是 " 在可赚钱的基础上快速做大 "。

过去 6 年,有一句话我都听得耳朵起茧了:只要我 XXXX,公司就能盈利。这个 "XXX" 指很多具体内容:比如暂停技术投入、暂停补贴 ...... 甚至很多创业会说:只要我想,公司就能盈利。我现在敲出这句话,依然无法掩盖内心的不耐烦。

我把创业的进阶分为六个阶段:有产品,有用户,有收入,有利润,有规模,上市。这其中,每一个阶段到下一个阶段的实现难度都相差十万八千里。以铅笔道为例,前两个目标的实现我们仅用了 1 年;" 有收入 " 的目标实现,我们用了 3 年;" 有利润 " 的目标实现,我们用了 6 年。

当然,这种 " 认知缺陷 " 逐年在弥补。2015 年,大家认为 " 有流量 " 的公司就是好公司;2017 年时,资本迎来小寒冬,一批这样的公司死无全尸,大家就开始矫枉过正:" 有收入 " 的公司就是好公司,于是从天使轮就要求你营收体量,否则就是 " 太早期 "。

到 2022 年,这个缺陷依然存在:增速大于一切,规模大于一切。比如 " 本周解散的生鲜巨头 ",业务部门的指标还是 " 毛利 + 增速 ",季度收入 30 亿,亏损能到 9 亿。

" 做收入 " 和 " 做利润 " 真的是两个相差十万八千里的概念,但大家急功近利,不愿意放慢速度,不愿意在做大规模前先做一个证明题:你的业务本身能赚钱。因为证明这道题,至少要多花 1-2 年时间,甚至更久。

大家还有一个幻想:就算不赚钱那又怎样,抬到资本市场去(上市),用资本市场的钱去弥补业务亏掉的钱。老板不 care,投资人也不那么 care,上市后能让大家套现就行。

但在今天,这种 " 幻想 " 算是彻底破灭了:你上市了又能怎样?该破产还得破产。在一个不赚钱的业务面前,资本无法战胜商业本质,再多的资本也无法堵住亏损漏洞。

当然," 这一届投资人 " 也不无问题。

我们的投资经验是从国外学来的,2012 年之前,先锋力量主要依靠几家 " 中字号 " 资本及几家美元基金。2012 年之后,人民币基金兴起。2015 年后的这一届投资人,大部分也是从咿呀学语开始:此前并没有投出过基业长青的上市公司。

少数投资人抱有幻想,更愿意把投资当成 " 联盟 " 来做:我投天使,你投 A,他投 B,张三投 C,李四投 D,王麻子做券商。咱们一轮一轮抬上去,最后完美套现。我们这届创业者的商业认知缺陷,与投资人的 " 耳濡目染 " 脱不开干系。

好在这一切不是核心问题,归根结底,都是因为行业不成熟缴纳的学费——这是必经阶段,我们要学会接纳自身的不完美。过去 6-7 年,行业仍然跑出了很多基业长青的公司,我们只需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加以总结。

创业是一件 " 风险与收益 " 严重不成正比的事,但对行业来说,利远远大于弊。我们需要对 " 失败 " 宽容,树立一个正确认知:创一次利国利民的业,即便失败也是 " 光荣失败 "。

今天我不赌一块钱了:巨头都这么难,还是把钱留着钱过冬为好。

来源:铅笔道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