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秒之后,无秘真的有免死金牌吗?
29秒的一段视频,成为本周的一个热点话题。
因为“陆家嘴不雅视频”事件,匿名 社交 APP“无秘”再次进入到公众视野,后者因为有用户在其平台上将涉事女子进行“人肉”,从而导致事件在其他社交 媒体 进一步扩散,收到上海市 互联网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的举报告知单。大叔今天聊聊29秒之外的事。
一、29秒与一盆脏水
大叔先简单回顾一下陆家嘴不雅视频事件。
5月25日晚上,一段时长为29秒的不雅视频引发网友热议。
由于“陆家嘴”、“东方明珠塔”和“不雅视频”等标签,此事在微博、 微信 朋友圈等社交软件中广泛传播。
来自《新京报》的报道显示,视频在网络上发酵后,有用户使用“无秘”软件发布消息,称视频中的女子系国内某知名证券公司证券分析师秦某,“已婚已育,毕业于长三角某名校,现任老公是研究生同学,但前任是本科某校草,旧情复燃,可惜她老公是个老实人。”此后,秦某的个人情感经历、照片、工作情况等大量个人信息在网上迅速开始扩散。
疑似被“人肉”的当事人在朋友圈发布声明称,“有人恶意在网络上污蔑中伤本人,本人已向上海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举报”,该声明还称,其已经向上海市公安局辖区派出所报案,公安部门已受理,“凡是利用谣言骚扰本人正常工作和生活的所有人,将录音和截屏作为证据,本人将追究全部法律责任。”
一份《举报告知单》证实上面的消息。
上海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向“无秘”APP的运营方深圳二木 科技 有限公司发送《举报告知单》显示,称单位接到实名举报,“无秘”方面发布与“陆家嘴不雅视频”所谓女主角相关的个人隐私信息系不实信息,损害公民合法权益,造成舆论进一步发酵。根据相关规定,请二木科技公司收到告知后,立即采取必要措施删除“无秘”APP平台上相关个人隐私信息。
就因为无秘上的一盆“脏水”,此事在该平台持续被讨论了近一周,大叔重新下载了无秘,登录发现,和《新京报》记者的报道一样:在无秘中能看到微信朋友圈和朋友发布的消息,其中大量涉及性等信息,其中还有部分正在用文字的形式分享“陆家嘴不雅视频”的观后感。
怎么解释这盆“脏水”呢?设想一个场景,如果有人要黑你,只需要随便发一张与你身材相似的裸露照片,再通过无秘发布消息说这是你本人,或者再添油加醋,说你吸毒了等谣言。即便你在事发后可以通过举报等途径让无秘删除该贴,但其实这条谣言已经通过微信和微博等平台一传十、十传百,谣言坐实,这是多么恐怖的一件事。
二、无秘的免责声明
其实无秘在2014年刚上线那会,大叔就注册了,因为当时的互联网圈对社交的热情是痴迷的,大家都希望挖掘下一个陌陌和微信。但玩了几天,因为发布者的身份是保密的,大叔发现无秘的内容基本都是负能量的信息,而且是“三条不离性话题”的状态,但似乎当时的活跃度挺高,大家把不敢在朋友圈说的话都“吐”到了无秘。
大叔当时也看到不少公关试图利用无秘的特性,进行一些事件 营销 的做法,但基本都是负面事件才会引爆,比如某段时间,大批用户集中发布某两家竞争对手公司的负面信息,最后甚至变成了造谣。实际上,无秘就因此惹了不少祸。
其中,对IT圈影响最大的是“某IT大佬吸毒”事件,这也算是无秘最巅峰的时候。
2014年8月19日,“无秘”上出现一则消息,称“一个北京IT大佬开房吸毒被抓,有媒体记者已经确认”。还配上关键词是“朝阳区、CEO、很瘦”,这一消息迅速发酵,史玉柱、周鸿祎、陈欧等大佬纷纷发微博自证自由,“嫌疑最大的”张朝阳直接在当天下午专门拍视频证明自己的清白。此后,无秘团队通过微博回应“北京大佬吸毒事件”称,该内容由无秘平台传出,目前已做删除处理,并已经警告原作者。
事后证明,此事完全是子虚乌有,整个IT圈就因为这样一则毫无真实性可言的“爆料”被震动,而当事方就做了一个声明,删除了那条谣言,警告一下作者,就作罢。
如果一个社交软件,其目的就是为了释放人性中最黑暗和最丑陋的恶,它真的有存在价值吗?难道就没有法律条款来约束这样的现象呢?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一个集吐槽、三俗甚至造谣等负面信息于一体的平台,无秘却从未吃过失败的官司。
三、无秘的免死金牌
2014年,演员白百合曾公开起诉过无秘,因为其平台上有人发布了一段名为“白百合在奢侈品店顺东西被发现了”的文字截图,随后被一家网站采用并广泛传播。白百合将无秘运营方深圳二木公司和该网站诉上法庭,朝阳区法院受理此案。2015年1月7日,法院认定涉事网站败诉,赔款致歉,但针对无秘方面的连带责任不予支持。
判决书写道,网络服务提供者知道网络用户利用其网络服务侵害他人民事权益的,未采取必要措施的,与该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现无证据证明深圳二木公司明知匿名用户所发表的文字侵权而未采取必要措施,故白雪(白百合)要求深圳二木公司与山东舜网公司承担连带责任的诉讼请求,本院不予支持。”
大叔的理解是,根据这个判决书的说法,网络服务提供者(无秘)在发现其用户侵害他人权益(疑似视频女子信息被曝光),如果采取了必要措施,就不用承认连带责任。针对本次“陆家嘴不雅视频”事件,只要无秘删除了之前的帖子,难道就没事了?
北京市中闻律师事务所互联网法律业务部撰文表示,根据目前国内多起起诉无秘名誉权侵权的司法判例中,无秘作为平台不仅不会向受害者告知造谣者的信息(无秘一般会以技术原因为由拒绝提供造谣者信息)。法院还会因“平台尽到了删帖义务”,判决无秘不承担连带侵权责任。“无秘用匿名社交的理念去钻侵权责任法等的立法漏洞,进而真正的构筑出了一个“法外之地”,保护了众多非法的侵权造谣者。”
无秘在这种情况下会提供造谣者信息吗?北京市中闻律师事务所互联网法律业务部认为,从现有的起诉无秘名誉权侵权的司法判例中,无秘是不会的。 无秘多以技术的名义释称无法找到发帖者的注册信息,拒绝向受害者、向法院提供造谣者信息。而在法律上,目前也并没有明确,如果平台在民事案件中拒绝提供匿名发帖者信息,平台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
北京市中闻律师事务所互联网法律业务部表示,对于此类名誉权侵权案件中平台应该承担的责任,法律上对其的惩罚要求其有过错,一是主观过错,二是过失过错。其中,过失过错又分为明知和应知。所以在上述侵权案件中,平台事先很难审核发帖信息,只要在知悉事件后平台及时删除,从法律角度看就很难追究其责任。
通过上述分析可见,无秘帮助造谣者躲过了受害者的追责、法律的惩治,更利用了立法的漏洞,为平台自身规避了侵权责任。
2015年4月的最后一天,美国匿名社交应用Secret宣布关闭。
《连线》杂志曾发表了一篇非常辛辣的评论称:在网络上匿名会把人变成彻头彻尾的混蛋。大概有些人就是需要融资3500万美元才能明白这一点……不管到底是为了什么,关闭Secret的决定似乎更值得赞同。这款应用发展的速度,超出了团队的内容管理能力。虽说激流勇进颇具诱惑力,但放任自流此种网络暴力行为绝对是不负责任。
作为其中国模仿者的无秘,到底有没有免死金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