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战略先行,干你运营商什么事?

砍柴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了制定“ 互联网 +“行动计划,互联网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于处在改革与发展关键期的运营商而言,研究如何在“互联网+”时代进行创新与转型自然而然也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中国电信也率先发布了自己的“互联网+”战略白皮书,提出了很庞大的新计划。但个人认为, 就目前对于运营商而言,与其不断紧贴一些新概念消耗精力,不如把原有企业发展战略抓紧做实。这是因为,运营商一直就置身于创新与转型的漩涡中,目前的问题是在一些时髦热门的概念引导下“转”得太快,从而忘记了初心,一直在创新与转型的路上。

一、什么是“互联网+”?

2015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互联网+”的表述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 金融 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

报告中对什么是“互联网+”未做明确阐述,但业界对于“互联网+”的基本涵义没有太大分歧。国内“互联网+”理念的提出最早可追溯到2012年11月易观国际第五届移动互联网博览会的发言(“互联网+”第一人之争中业界比较认可的说法之一),会上提出移动互联网的本质离不开“互联网+”。 “互联网+”公式应该是我们所在的行业的产品和服务,在与我们看到的多屏全网跨平台用户场景结合之后产生的这样一种化学公式。马化腾也认为:“互联网+一个传统行业,意味着什么呢?其实是代表了一种能力,或者是一种外在资源和环境,对这个行业的一种提升”。

可见,“互联网+”是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融合发展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 即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 “互联网+”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的高度概括。从而为大众 创业 、万众创新提供环境,为产业智能化提供支撑,促进国民经济增效升级。

二、“互联网+”与运营商有何关系?

顺着“互联网+一个传统行业”代表一种新的能力和提升的意义,便是“互联网+通信”。但传统的基础电信通信显然已经远不能满足运营商们的转型发展诉求。因此, “互联网+”与运营商而言就是两个基本的关系,一个是运营商最核心和基础的,即管道;一个是与运营商在其所受限的范围内能否有效创新的,超越管道,即增值服务。

1、“互联网+”与运营商管道的关系问题。“互联网+”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互联网是基础设施、是手段和工具。而管道(今后是不是运营商主导是影响运营商在管道上下一步发展的关键考量)则是互联网的基础,是“连接一切”的基础。未来,不论是通过有线宽带、WiFi、移动网络还是电力线路,连接是第一位的。因此,管道任何时候都是“互联网+”基础的基础。因此,如何优化管道,提升管道的能力,是运营商在互联网+时代第一位的使命。

2、“互联网+”与运营商增值应用服务的关系问题。不管有没有“互联网+”的出现,运营商在增值应用服务领域的梦想始终都没有停止过。而在“互联网+”时代,在OTT幽灵的折磨下,运营商对增值应用服务的渴望将会更加急迫。而政府的互联网+行动计划中,特别提到了云计算、物联网和大数据的应用,这些领域原本就是运营商的优势所在。

因此,“互联网+”无论是管道还是管道之上,对电信运营商而言都是一次转型发展的大好机会。在今年一季度经济形势座谈分析会上针对基础电信服务公共设置落后,“网费贵、速度慢”的问题提出批评并要求会后研究落实相关问题的时候。对于运营商而言,短期来看是一个很大的压力,但从长期来看恰恰是一个转型的更大契机。而面对这样的机会,最大的调整是运营商自己是否能够在诸多的问题中抓住关键,在一两个关键方向上获得突破。而这种突破的难度,又往往来自运营商自身的原因,不仅仅是大家通常所说的体制机制的问题(所谓基因的问题)。

三、“互联网+”时代运营商如何创新与转型?

从互联网思维到“互联网+”,互联网行业总是不断的制造各种光彩夺目的新术语,新概念,新理论,新方法。面对这种情况,如何应对?有些会选择与时俱进,不断进行调整。而有些则不知所措。还有些本来已经有非常清晰的战略方向,但是在一些新概念的干扰下,总是在不断的漂移。运营商就是属于最后这种情况。因此, 在提出“互联网+”时代运营商如何创新和转型这个命题的时候。个人认为,这里面其实不需要什么新东西,最直观判断是:运营商本来一直就处于“互联网+”中,但一直也是“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的状态。因此,对于运营商而言,“互联网+”时代创新和转型的唯一选择就是坚持既定方向,把已经提出的战略和具体策略切实落地。 但是,由于运营商太过复杂,这样的落地,还是有主攻方向的问题。个人认为以下几个方面是创新与转型的关键。

1、做不好管道的运营商不是好的运营商 ,如今流行讲跨界,但对于运营商而言,干好管道的事情始终是第一位的。如果运营商自己都做不好管道,而是忙着各种跨界,其实际结果往往是管道也被人跨界了,例如众多CDN服务商的存在,既有网络互通的问题,但更多的确实运营商自身能力不足造成的,关于电信与联通合作成立CDN公司的进展也是迟迟未见落地。再比如迅雷等下载服务商提供网络加收费服务,这都是典型的运营商的管道被别人跨界的案例。管道作为“互联网+”基础的基础,如果连最基本的管道的价值都守不住,则运营商下一步的创新与转型,将是建立在沙漠之上的。我国通信服务公共设施基础落后的基本情况仍然突出,“互联网+”对连接的安全性、稳定性和速度的追求更加高。当然,我们也看到管理当局也在促进引入民资的工作,还有铁塔公司的成立。因此,运营商首先要在研究这些情况后,预判自己在管道上的角色变化和定位,进一步提升管道能力,真正打造智能管道。这是运营商的“互联网+管道”。2014年11年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中国电信集团董事长王晓初先生发言提出的B2I业务,其核心也是以管道为基础的。要做的就是将其落地,而不是再提出什么新东西。

2、政府报告中的“互联网+”行动计划,将重点放在了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现代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等的融合创新。这其实就是运营商基于管道能力基础,并且一直也是运营商重要的收入来源——ICT业务的升级版本。而这样的升级版本,早在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互联网+”之前,也就提出了同样的升级方向,IIT业务,或者叫产业互联网。运营商要学会运用互联网的开源技术,用开放的技术手段通过云、VPM来为客户提供质量更加稳定、效率更高、成本更低的行业信息化应用。而这一类信息化业务在金融、教育、交通等领域已经使用的比较广泛,下一步是在更多的行业拓展。在这之前,包括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等在内都已经成立了物联网等基地或者专业公司开展类似的行业应用。而近期中国联通与西班牙电信合资成立一家总资本为1亿元的大数据公司,合资公司将在国内开展基于位置的大数据服务。另有消息中国联通还在与澳大利亚电讯谈判成立一家车联网及相关大数据服务公司。这都表明联通通过混合所有制的方式在云计算、物联网和大数据方向上进行创新和转型的力度在加大。这是运营商的第二个关键方向。

3、流量经营创新与转型,运营商作为负责任的国有企业,必须要有更大的情怀,即要有“让广大用户免于流量恐惧自由”的情怀。在李克强总理公开对“网费贵、网速慢”提出批评后,更加需要有这样的情怀。而这样的情怀实现,靠的就是流量经营模式的转变,即从目前的基于前向收费的模式向基于内容流量后向一体化的模式的全面转型和创新。这是运营商的第三个关键方向。

回顾运营商的业务,大体可以分成三个关键阶段: 第一阶段为2008年之前, 主要是话音业务时代和2G业务时代,运营商的产业话语权很强势; 第二个阶段为2008年到目前, 其基本特征是进入数据业务时代,3G牌照发放后本以为找到了新的收入增长点,但在2011年因为微信的出现被OTT打乱了阵脚,数据业务消费增量不增收的趋势明显。同时又面临垄断高价的指责而不得不进行大幅度的资费调整,从而使得2008年提出的流量经营的遭遇重大挫折。2013年开始,在积极借鉴互联网思维的基础上,在基础电信服务方面提出了去电信化、互联网的目标,开始了基于后向付费的新模式的创新。为此中国电信还组建了主要围绕流量后向经营创新为主的机构——中国电信综合平台开发运营中心。该中心自成立以来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先后推出了流量宝、天翼流量800等创新型产品。与行业包括BAT等在内的上百家互联网企业开展了基于流量后向的业务合作。同时,几家运营商在2014年先后提出了“流量货币化”的大胆想法,引发了行业以及 投资 界的广泛关注,对这种创新给予了积极的肯定。

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到运营商对于流量后向经营模式的创新还是小心翼翼的,从而总体上表现为这种创新的步子太小,给予创新团队的支持力度不够。尤其是在一些创新业务的决策上犹豫不决。这都是对于前向模式和后向模式关系认识分歧和对眼前前向业务利益看得过重而忽视发展趋势的问题。 而什么时候,基于内容流量一体化的后向模式能够成为主导,什么时候就是运营 商业 务发展的第三个阶段。第三个阶段的到来,取决于运营商在创新与转型道路上的力度和速度。能不能迎来第三个阶段,值得运营商人好好思考。

当然,对于运营商人而言,还有挥之不去的互联网应用领域的梦想,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的基地公司,包括视频、音乐、阅读、动漫、 游戏 、IM等各类互联网应用,都承载了这样的梦想。但是,从过去的实践来看,这些应用难以承载起运营商创新与转型的重任。而在管道、产业互联网和流量后向三个关键方向上能形成三家马车,则互联网应用也就是水到渠成的问题。完全可以依托三驾马车通过资本运作的方式介入,如将流量资源作为风险资本投入加以应用等。而所提到的三个关键方向,运营商一直就在自觉不自觉的进行着实践,这样的实践早就先于“互联网+”。因此, “互联网+”的出现,对于运营商而言,不是形成新的概念的袭扰,而是应该更加坚定原有的战略,并通过更加互联网化的专业队伍来落地。从而倒逼制约运营商发展的体制机制的改革。

(注:文为人民邮电报约稿,原文《“互联网+”时代运营商如何创新与转型?》,标题有改动。 转载请联系作者,微博:@笨手蛇,微信公众号:benshoushe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