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经济发展面临行业综合挑战 低成本通航动力将成为“主引擎”
2024年,随着“低空 经济 ”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行业热度迅速“沸腾”,4月23至24日,北京迎来又一场低空领域的高端盛会:低空经济论坛。来自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民航大学的领域专家、企业家与资深从业者汇聚一堂。
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产业之一,低空经济市场潜力巨大——据中国民航局发布的数据显示,到2035年,行业市场规模有望达到3.5万亿元。面对万亿级新赛道,如何抓住时代机遇?如何推动行业全面发展?论坛现场,专家们就低空经济的生态构建、先进材料的应用趋势、低空智联网的概念与管控等多个维度展开了深入交流,为行业发展建言献策。
其中,鸿鹏航空总工程师王进作为通用航空动力系统的研发企业代表,分享了低空经济发展面临的行业综合挑战,他认为:符合适航标准的低成本航空发动机将成为行业发展的“破局”关键。
据悉,低空经济在我国其实早已广泛存在,从农业植保到电力巡检,从物流配送到旅游观光,从环境监测到应急救援,同时涵盖了第一、二、三产业。同时,我国低空空域的管理已经建立起科学的理论体系、法规标准体系、运行管理体系和服务保障体系,为行业全面发展提供了优质的资源条件,时代机遇已经显现。
但与此同时,行业也面临着安全性、市场化、标准化等多方面的综合挑战,尤其在通航领域,动力装置作为核心环节,左右着行业发展的效率——作为各种业务的载体,不管是低空载人飞行器、行业级低空无人机还是消费级低空无人机,如何增加续航、降低成本是各类飞行器亟需解决的难题,但作为当今世界上最复杂的、多学科集成的工程机械系统之一,我国民用航空发动机研制尚未形成规模化,产量小、价格高,极大制约着行业发展。王进拥有17年军用航空发动机全寿命管理经验和近十年的民用发动机研发经验,他表示:通航动力是低空经济全面发展“主引擎”,而符合适航标准的低成本动力装置则是其中“破局”关键。
记者进一步了解到:目前,市场主流的发动机动力包括电机发动机、涡喷发动机、活塞发动机和涡桨发动机,它们都具备各自的特点和优势,其中,涡桨发动机因低油耗、低成本、长寿命等优势更有可能形成万亿级制造市场,也更符合通航领域的大规模需求。为此,鸿鹏航空自成立以来就致力于聚焦“低成本”、“适航标准”两大产品力,与欧洲两大顶级航空发动机设计机构建立深度合作关系,通过“引进-消化-国产化”路径打造多层次产品体系,以“低成本动力装置”助力行业“高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