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身无分文到5000亿帝国,许家印是如何炼成的?
导读:许家印火了!在宝万之争陷入胶着的时候,恒大突然出手,而且是一出手就是100亿的大手笔,恒大目前持有万科5%的股权。这一筹码将直接决定中国 商业 史上最经典收购战的走向,堪称传世之笔。《沃顿商业评论》(WhartonBusiness)今天带你走进恒大帝国创始人许家印的传奇人生和商业世界。
曾经的凤凰男
许家印1958年生于河南周口农村,在八个月大的时候,母亲得了败血病,家贫无钱就医,匆匆而去,许被称为是半个孤儿。1975年在太康县第一高级中学毕业后,他几乎做遍了所有的农村工种。这个不甘心与贫困为伍一生的农村少年,心里已种下了一颗“逃离”农村的种子。
1977年恢复高考,因为时间仓促,他没有考上。1978年,许家印开始第二次准备高考。许家印这样曾这样对 媒体 表述这个阶段:住的是破房子,盖的是一床满是补丁的被子。记忆里最深刻的一个场景是:自己带到学校的馒头和地瓜饼,过了三天就变霉长毛。但是还是舍不得扔掉,洗掉霉点以后继续吃。
他终于拿到通往物质和成功的第一张门票:以周口市第三名考入武汉钢铁学院(现武汉 科技 大学)。
选择钢铁学院,是他以当时的眼光耍了点小聪明,因为钢厂都是在城市,他相信学了这个专业,一定可以跳出“农门”。
4年之后,在1982年,许家印成功实现这个愿望,成为河南舞阳钢铁厂的一名工人,终于实现了自己“逃离农村”的愿望。进厂两年后。许家印在工厂里表现出了非凡的领导力,他成为车间副主任,第三年成为车间主任。
当时的许家印,有能力,很努力,但清高,不喜欢讨好献媚人。 成为车间主任后,一直得不到提拔。干了7年车间主任后,他对工厂失望了。
在1992的当时,中国大地上发生了一件大事——邓小平南巡。全中国流行下海,在这种大背景下,34岁的许家印揣着一份三十几页纸的简历,来到了改革开放第一线深圳,南下寻梦,人生由此翻开新的篇章。
深圳崛起
深圳当然不是天堂。1992年许家印来到深圳,进入一家叫“中达”的贸易公司打工,从业务员做起。他在朋友家的走廊住了3个月。后来当了办公室负责人,公司里一间不用的小厨房成了他的卧室。
几经折腾,到深圳第三个年头,许家印说服老板,踌躇满志地来到了广州,成立了一家名为鹏达的房地产公司。
在广州,许家印操盘的第一个项目就赚到上亿的利润,但他却只拿着3000多块每月的死工资,没得到老板的业绩奖赏。当他鼓足勇气要老板给自己涨到10万年薪,老板果断拒绝了他。
1997年,为生活也为前途,许家印成立恒大,开始了在地产业的逆袭。
资料显示,许家印适时抓住了房地产迅猛发展的契机,集中精力发展广州市中心房产。恒大2002年销售额为20亿元,拥有2000名员工。2003年胡润《中国百富榜》上,许家印已经名列第38名,财富达到16亿元。
短短8年,许家印旗下恒大集团构筑起房地产、钢铁的联合舰队,实现年产值规模230多亿元。他的个人资产也迅速积累到120亿元人民币。
许家印在此期间称,“广州恒大能够取得目前的成绩,在于我们的决策到目前为止没有出现大的失误。”
2008年恒大启动香港上市步伐。几经周折,2009年11月,恒大地产终于实现香港上市,许家印一跃成为中国当时内地首富,身价达到422亿。
多元化经营狂飙突进
今天的恒大已经不是一个单一的房地产公司。从2013年起,恒大进入一个多元化经营的大时代。
恒大官方数据显示:目前公司拥有总资产超过7500亿元人民币,年销售超3000亿元人民币。恒大绝对控制的上市公司多达10家,涉及地产、 金融 、体育、 互联网 、文化、健康等多个领域。如下图:
体育方面,许家印用了3年就打造了亚洲最成功、最具影响力的职业足球俱乐部,也是亚冠改制以来第一支两夺亚冠冠军的球队。
2013年,恒大一手拿起亚冠冠军杯,一手顺势推出自己的矿泉水品牌恒大冰泉。
2014年,许家印进军太阳能太光伏产业,首批项目落户河北省张家口市, 投资 近900亿元人民币。
金融资本全面扩张
2016年,许家印全面布局金融业。高调推出恒大金服,恒大金服拥有保险经纪、保理等相关金融牌照及业务经营资质,利用互联网平台为用户提供互联网支付、基金支付、预付卡、基金销售等金融服务,包括但不限于理财、保险销售、基金销售、第三方支付业务及其他企业资产投资。
早在之前,许家印已布局保险银行业。2015年11月,将其以39.39亿元竞得50%股权的中新大东方人寿保险公司更名为恒大人寿。根据中国保监会公布的2015年保险公司保费收入数据,更名后的恒大人寿2015年规模保费149.89亿元,同比增幅高达1208.08%。
近几月来,恒大频频豪掷巨资在A股买买买。
截至目前,许家印分别用旗下的恒大人寿和中国恒大两个平台合计买入了13家A股上市公司的股票。
其中,恒大人寿目前进入股东榜的A股公司共有十家,除上文提到的粤宏远A、金科股份外,还有智光电气、中航动控、宝鹰股份、金螳螂、世纪游轮、腾达建设、京运通、平高电气等。如下图:
怀揣着数千亿资金,许家印显然不会止步于目前涉足的这十几家A股公司,也不会满足于赚得的几十亿元账面浮盈,既然已经迈出了第一步,许家印或许还能给市场带来更多期待。
案例 | 许家印,从钢铁工人到5000亿帝国的逆袭之路
如果你对“许家印”的名字还有些陌生,那么“恒大”,你一定一点都不陌生。
广州恒大拿了中超五连冠。11月24日的亚冠决赛的门票已经卖出去了2亿多,全年奖金都赚回来了。恒大淘宝日前登陆 新三板 。恒大地产早已遍布全国,在全国楼市疲软时还宣布超前完成全年目标,上调全年预期。还有恒大的矿泉水、豆油、米面在占领超市……
恒大是许家印一手打造起来的帝国,是他的“罗马城”。
1958年生于河南周口农村的许家印,因8个月大就丧母,被称为是半个孤儿。57年过去,当年的半个孤儿,已是总资产近5000亿的商业帝国掌门人。2015年10月26日,他以87亿美元的财富位列《2015年福布斯中国富豪榜》第八。另外,许家印作为商人,却被他的母校武汉科技大学聘为教授。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许家印的“罗马城”,怎么建成,又是如何统治的?
从钢铁工人到千亿帝国的逆袭
许家印在对物质与成功的渴望中长大,于1978年拿到通往物质和成功的第一张门票:以周口市第三名考入武汉钢铁学院(现武汉科技大学)。选择钢铁学院,是他以当时的眼光耍了点小聪明,因为钢厂都是在城市,他相信学了这个专业,一定可以跳出“农门”。
4年之后,许家印成功实现这个愿望,成为河南舞阳钢铁厂的一名工人。已经开了眼界的他,对这个安排不太满意。但别无选择,稍事失落后,打起精神从头干起。进厂两年后,他成为车间副主任,第三年成为车间主任。
当时的许家印,有能力,很努力,但清高,不喜欢讨好献媚人。这让他在成为车间主任后,一直得不到提拔。干了7年车间主任后,他对工厂失望了。
当时,流行下海。于是,他来到深圳,进入一家叫“中达”的贸易公司打工。从业务员做起,几经折腾后,说服老板一起到广州干起了房地产生意。
在广州,许家印操盘的第一个项目就赚到上亿的利润,但他却只拿着3000多块每月的死工资,没得到,也得不到老板的业绩奖赏。当他鼓足勇气要老板给自己涨到10万年薪,老板果断拒绝了他。严格地说,是为了省下6万多块钱脑残地放弃了他。
为生活,也为前途,许家印转身成立恒大,开始了在地产业的逆袭:顶着亚洲金融风暴,在三年内,从当时广州1600多家房企中脱颖而出,成为前10强。
目前,恒大除在地产业继续称王称霸,更一路纵横捭阖,踏足文化旅游、快消、健康及体育等多元业务,成为总资产近5000亿,员工超过8万人的大型企业集团,在获得巨大商业成就的同时,也因问鼎亚冠而在中国足球事业中登峰造极,居功至伟。
许家印常被称为“许教授”,是因为他被母校武汉科技大学聘为管理学院的教授。管理学教授许家印,有自己的一番“狼性”管理之道。
注重从实际中找问题并以制度化解决
1982年,从武汉钢铁学院(现武汉科技大学)毕业后,许家印被分配到河南舞阳钢铁厂,做车间主任的帮手。只干了两个月,在无人要求之下,他就主动根据自己在实践中发现的问题,拿出了一套“生产管理300条”的严苛制度,而且配套量化标准和处罚措施。
对这套制度的出台和贯彻,让许家印在第二年升为车间主任,赢得“小皇帝”的外号,这种注重从实际中找问题并以制度化解决问题,竭尽所能让人事和业务运营“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管理文化,可以说是许家印鲜明的特征,也被他广泛运用到恒大。
既大开大阖,又事无巨细
许家印是雄心勃勃的冒险家,甚至可以说是野心家。他一出手就要做行业第一、中国第一,要做最大,最快,最好。但在雄心勃勃的另一面,他非常注重细节,善于把宏伟目标一分为二,一分为二,直到每个螺丝钉的运转上。
当年,在舞阳钢铁厂的“生产管理300条”中,他列出一条:值班人员身体打开幅度超过150度,就可认定为上班睡觉,要罚款。后来,在许家印起草的《恒大学习资料》里,有几万条规章制度,细到吃饭睡觉。
恒大甚至出台规定:许家印给所有人员打的电话,如果响了三声还没人接,要罚款2万元。据说,曾有副总裁在洗澡时候,让夫人在边上拿着电话,生怕耽误许主席来电。在这样的严格和高效下,半小时之内,许家印的任何指令都能够传达给全集团所有的基层员工。
惯用几点、几条简单通俗管理
或许是受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影响,在庞大的基础制度之外,许家印喜欢用几点、几条这类简单通俗的条例和制度来施行管理。在恒大足球俱乐部,他曾督促出台过“三五政策”
“五必须”
1、赛前赛后必须向全场球迷示意、致谢;
2、比赛中必须尊重对手,打不还手、骂不还口;
3、比赛中必须无条件服从裁判判罚;
4、训练比赛必须努力拼搏、疯狂拼杀;
5、必须尊重媒体,言谈举止得体。
“五不准”
1、不准迟到、早退、怠训、旷训;
2、未经主教练批准,不得擅自离队;
3、不准泄密及发布不负责任的言论;
4、不准与俱乐部管理人员相互吃请、送礼;
5、不准拉帮结派,互相攻击。
“五开除”
1、不服从主教练安排者,开除;
2、使用违禁药物者,开除;
3、联赛期间抽烟、饮酒者,开除;
4、参与假球、赌球、消极比赛、违背职业道德者,开除;
5、损害公司品牌形象者,开除。
2014年,许家印又亲自为恒大俱乐部制定了“九个必须”:
“九个必须”
1、必须生活自律,严格要求自己。
2、必须刻苦训练,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
3、必须坚信主教练的战略战术。
4、必须有坚强的斗志和意志。
5、必须要有顽强的拼搏精神。
6、必须有一种强烈的永不满足的追求。
7、必须要有好的心态。
8、必须有团队精神。
9、最后一点要记住,永远记住,必须尊重对手,尊重裁判,尊重球迷,尊重媒体。
首重利益管人
许家印的所有制度,最后几乎都会落实到利益上。许家印相信重赏之下有庸夫,也用重罚驱逐懦夫。在恒大的各个事业体系,都有重奖配重罚的制度,而且这套制度永远只对当下和未来负责,你过去是什么样,几乎忽略不计。包括对足球运动员的管理,也是如此。
2011年的中超,许家印最初设想的方案是“505”:赢一场奖500万,输一场罚500万,踢平没奖励。在别人的劝说下,他才改成了“513”:赢奖500万,平奖100万,输罚300万。
在重奖重罚的制度下,有人可能这个月得到奖励,薪水10万,但下个月就因为犯了错,收入被腰斩只剩5万元。这种激励下,恒大既人人奋进,也可以说是人人自危,要想保位置,保票子,只能一刻也不停地向前奔。
许家印对人性有深刻的理解,尤其对中国当下的人性有深刻的理解。这或者他首重利益管人的原因。他曾经说,当初自己要从钢铁厂离职,就是因为“没有得到其他提拔”。而从之前的那个老板那里离开,就是因为老板太扣,每年为老板创造上千万利润,而老板连10万年薪都不给他。因此,在他的恒大,只要你有能力,他一定既让你得到提拔,也让你拿到足够多,不让你成为第二个许家印。
冷酷无情,功高休要盖主
许家印曾为恒大足球俱乐部提出24字指示: 直面困难,坚定信心;狼性十足,血拼对手;不辱使命,为国争光。
许家印的最直观的印象。这的确也是对恒大,对许家印,虽简单粗暴,但一针见血的总结。
为打造“狼性十足,血拼对手”的恒大,许家印几乎严苛到六亲不认。在工作上,他严厉,强势,独裁,随时翻脸不认人,离他越近,官阶越大,翻脸越狠。
在工作上,许家印随时翻脸不认人,而且是老虎苍蝇一起拍。在恒大,有五六十岁的副总裁因为犯错,当着集团几千人痛哭流涕地作检讨,许家印对此面不改色,毫不心软。许家印喜欢到工地考察,有从物料状态看出工地上下工作态度、能力的本事。很多下属都非常害怕他亲临现场,据说,有一次在一个项目,他随便问一句负责人:“檐口的高度是多少?”这位负责人没有准备,吓得肝颤,不敢说话。当然,许家印也没给他好果子吃,横了一眼,说道:请你现在就去量一量。
在恒大足球俱乐部,花费重金引入的孔卡曾经因为冒犯主教练违反规定,许家印照罚不误,开出俱乐部史上第一笔百万罚单,而且召开大会,亲临现场,用两句重话教训孔卡。第一句是:任何人都不可以挑战主教练。第二句是:挑战主教练就是挑战老板,挑战我。当他在电视直播中,看到另一名运动员郜林在球场上冲动犯规,也根本不管什么越级不越级,抄起电话就打电话给俱乐部负责人,要求按照规定,对郜林处以3万-10万元的罚款。
喜欢搞运动,喜欢做思想工作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生命也在于运动。许家印追求一直欣欣向荣,生机勃勃,甚至人仰马翻的战斗状态。搞运动,不断搞运动,做思想工作,不断做思想工作,这是他实现这个目标的标准动作。他常说,抓业务是必须的,但思想上也不能放松。他到足球俱乐部,也是特别讲究做思想工作。
在恒大,他围绕抓 营销 、抓产品搞运动,甚至还搞过“清除三类人”的运动。
“清除三类人”
1、只讲不干、人浮于事的人;
2、水平能力低下又不学习上进的人;
3、混入恒大的蛀虫,想捞一把的人。
许家印的所有思想工作都围绕激发斗志,捍卫尊严,呼唤英雄展开,为此提出很多要求和著名的口号。比如,他要求恒大的球员:有激情,有血性,有狼性,有霸气,为了胜利:一不怕伤、二不怕死,时刻保持强烈的进取心和攻击欲望,打出舍我其谁的王者气势。在他自己作词的中超主题曲《崛起》里,他强调的也是:“向前冲,昂起头,身为战士,做英雄。男子汉,跟我走,狂奔燃烧热汗流!”
生活上充满人情关怀
在工作之外,许家印是球员、幕僚的好老板好老大。
在恒大足球俱乐部,许家印在要求俱乐部“务必要用铁的手腕治理俱乐部,从严管理”的之前,首先要求俱乐部“务必要关爱每一个球员,每一个俱乐部员工。”而在《崛起》中,他则写道:无论怎样你都是我的兄弟,再遥远都会注视着你。你的每一次跌倒和爬起,我的心疼,我的惋惜。无论怎样都要拥有尊严,什么结果都不会怪你。荣耀与辉煌不只是胜利。当然,“什么结果都不会怪你,荣耀与辉煌不只是胜利”可能与他的现实不符合了。
作者:沃顿商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