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大学学院为临安博物馆研发VR体验,向英国观众展示中国传统建筑技术
已于1月28日开馆的临安博物馆是由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院长、普利兹克建筑奖首位中国籍得主王澍及妻子陆文宇设计,而伦敦大学学院巴特利特建筑学院为这家博物馆开发了相关的虚拟现实游览体验。
巴特利特学院的虚拟现实体验可允许观众身临中国临安的功臣山脚下,并探索已经开馆的临安博物馆。这个由王澍和陆文宇的业余建筑工作室所设计的博物馆反映了中国传统建筑的技术,并道出了临安的前世今生与文化风情。
这款体验同时成为了Spring 2019 Guest Exhibition展览的核心,向伦敦的观众展示了中国独特的传统文化,以及王澍的一系列画作。
展览负责人赖志杰表示:“我们在开发体验时所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向世界展示尚未完工,尚未对公众开放的建筑物。我们当时只能获取为数不多的照片,以及次数有限的实地访问。考虑到游客在建筑展中的体验,我们开始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如何通过图纸和模型来提供仿佛身处在建筑物之中的感觉呢’。”
解决方案是结合两种不同的技术:摄影测量和 VR 。摄影测量是指运用摄影机和胶片组合测量目标物的形状、大小和空间位置的技术,而虚拟现实则是利用完全由计算机生成的环境来将用户沉浸在另一个空间。
再结合博物馆的绘图和图片,巴特利特建筑学院开发了一个相应的虚拟3D环境以供游客探索。
赖志杰补充说:“我们用有限的实地访问来记录建筑物,并创建摄影测量的3D数字模型。我们只能访问博物馆的特定区域,主要是更为完整的建筑物和景观。因此,英国团队向我们的中国同行发送了一套详细的说明,以便在特定的路径中用GoPro拍摄建筑物。”
利用一系列的图片,巴特利特建筑学院制作了复杂的3D数字模型。团队随后然后将其与VR软件结合起来,并转换为立体格式以创建最终的360度浏览体验。
这个关于临安博物馆的VR体验向观众讲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形态及所采用的物料。曲面悬山屋顶,殿堂式结构,连绵起伏,错落有致,这座博物馆融合了临安本地的砖瓦,夯土特色,并展现了吴越文化的独特之处。
与此同时,我们可以看到业余建筑工作室曾在其他项目中用过的窄窗设计。
VR体验中的微妙色彩同时模仿了博物馆的特色:业余建筑工作室标志性的瓦爿墙,一种古老的中国建筑方法。“瓦爿墙”是一种宁波民间的传统建造技术,使用最多达八十几种旧砖瓦的混合砌筑墙体,但因不再使用而行将灭绝。经过王澍的试验,这一传统技术在当代获得了续存的可能。
业余建筑工作室曾在宁波博物馆中采用了瓦爿建筑技术,用周围区域采集的旧砖瓦构筑了建筑物的墙体。
原文链接:https://yivian.com/news/58007.html
来源:映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