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根难除,洗牌在即,每日优鲜为何死磕社交拼团?

砍柴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这次,每日优鲜手里的牌就只有 社交 拼团了吗?

病根难除,洗牌在即,每日优鲜为何死磕社交拼团?

文/石赢 亿欧专栏作者

“明天上午11点左右上线,大家记得拉群圈人。”

2月24日晚上,“每日拼拼-月入十万暴富”的 微信 群异常活跃。

马上,这个由每日优鲜孵化的社交拼团项目终于要上线了。群里的消息让早就开始圈粉的团长们激动不已。

前有每日一淘 今有每日拼拼

根据每日拼拼公众号上现有的内容来看,社交和返利是该平台的主要方式。根据发展的会员数量,用户被分为会员、甄选师和顾问三个等级,会员又被分为初级会员、中级会员和高级会员。用户有5个直属粉丝下单购买后,便可以成为高级会员;聚拢更多的粉丝组成“团队”后则能成为“高级别”的甄选师和顾问。用户直接发展10个高级会员、间接发展20位高级会员可称为甄选师,直接发展10位甄选师、间接发展30位甄选师则是顾问。

病根难除,洗牌在即,每日优鲜为何死磕社交拼团?

而级别越高意味着获取的直接与间接返利的总额越高。

会员可获得返利、从粉丝首单抽取7元,当月成交额高于1000单时还能有2%的奖金。甄选师和顾问能获得每笔订单12%的返利、抽取的首单7元以及间接团队返利的20%。但上述两级别用户获得的间接团队首单金额分别为1元和0.5元,育出同级别用户的销售额的0.6%和0.18%。所以,拉群圈人是每日拼拼工作人员一直强调的,没有自己的粉丝,盈利也就无从谈起。

2018年4月底,每日优鲜上线了每日一淘,十个月之后,每日拼拼即将亮相,而两者在品类、运营上没有本质的区别,均是采用返利驱动用户增长。值得一提的是,每日拼拼上线之际,每日一淘取消了领券可减免活动,改为限时抢购。而就笔者了解的情况来看,每日拼拼和每日优鲜将采用同一供应链,但每日一淘则不然。这就意味着每日拼拼在每日优鲜布局全国30多个城市的基础上,即将进入社区团购1-2小时生活圈。

每日拼拼社群的工作人员则表示,每日拼拼上线之后将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天津、南京、苏州、合肥、济南、石家庄、青岛、太原、宁波、南通、昆山、武汉共17个核心城市提供1小时到达配送服务。

每日优鲜爱“拼”才会赢

据公开信息显示,每日优鲜在北上广深等20多个城市已经建立1000+个前置仓,主打会员一小时即时达配送物流;在2017年8月,实现单月营收突破2.8亿元;月订单量300万,一线城市全面盈利,2017年总营收已超30亿;先后累计总获得近10亿美金的融资,现估值超10亿美金。

从2014年11月创立至今,每日优鲜已经拿到七轮融资。最新一轮4.5亿美元D轮融资在2018年9月完成,老东家腾讯依然在列,此外,高盛集团也加入了进来,这被业内看做是资本在生鲜领域开始重点押注“头狼”的信号。但取得如此傲人的成绩背后势必存在不能为外人道也的隐忧。

生鲜电商虽然面对万亿市场和超高频场景,但是一直面临盈利问题。每日优鲜的两大核心——精选SKU和前置仓模式都剑指降成本。如果不是资本加持,每日优鲜不会是第一个跑通前置仓的生鲜电商,换句话说,盈利模式不清晰,依赖资本输血是前置仓模式的核心痛点。在大众的眼里,前置仓不是每个人都能讲的故事。那么,每日优鲜如何破局呢?

在O2O/生鲜电商最火的时候,每日优鲜诞生;当无人零售风口来了,单独分拆成立每日优鲜便利购;面对社交电商的巨大商机,内部孵化每日一淘;如今,又借助每日拼拼进一步补位社交拼团。爱拼才会赢成了每日优鲜身上最鲜明的特点。

当时阿里布局盒马鲜生、小米的小米有品也开起了线下店,徐正很清楚,这是他们产业的 互联网 渗透率决定的,渗透率超过20%,再增长已经很不容易了,再往上1%的边际增量成本是高于线下的。你在形成足够市场地位的时候,你往线下走这个思路是对的。正是有这样的想法,每日优鲜走向线下。

2017年6月,每日优鲜便利购业务上线,便利购替代了传统茶水间,将冷藏柜、常温货架和冷冻柜(冬日有热储柜搭配)搬到办公室,白领们可扫码自取。如果消费者还需要其他线上商品,可从每日优鲜商城订购,形成线上线下闭环。便利购和主商城流量可以相互转化。便利购同样共享每日优鲜的整个供应链和后台数据,系统代替人工来计算仓库商品的补货需求,保证近千款商品在每一个前置仓中损耗和售罄的平衡,由专人负责一日一次到两次补货及设备维护。相关负责人表示,便利购货架的补货集中在工作日,每日优鲜的订单配送则是在周末进行。

病根难除,洗牌在即,每日优鲜为何死磕社交拼团?

亿欧曾报道过便利购的基本情况,2018年便利购单个点位的平均覆盖人数在100人以上,转化率接近10%且远高于行业均值。无独有偶,2018年每日优鲜孵化的社交电商每日一淘也在一年内获得了三轮超1亿3000万美元的融资。

社区拼团病根难除 重新洗牌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这一原则在生鲜冷链领域更是演绎得淋漓尽致,得速度者可得天下。

对于生鲜产品来说,配送效率直接影响用户体验,新鲜的产品从产地到仓库再到消费者手中,背后不仅有冷链和仓库的管理,还有品控以及流程的标准化和数据化管理等,但最终配送到达的时间直接影响到产品是否能够新鲜的送达给用户,所以“快一点”成为生鲜电商能否活下去的关键,而在每日拼拼的上线宣讲中,更是集中阐述了每日优鲜供应链在这些方面的先天优势。正因为如此,生鲜电商适合运用社交的模式运营,由于生鲜电商对于物流水平要求极高,社交和拼购为加大订单量从而降低物流成本带来了可能性。

社区拼团名气不减,每日优鲜又再次入局,做起了每日拼拼。但换汤不换药的做法让人疑虑丛生,这或许正是源于社区拼团根除不了的病根。生鲜需要做社交拼团,但却很难做。对于社交电商来说,PK竞品的核心能力在于以下三点:

物流时效:线下店>前置仓>社区其他门店>随意堆放

获客成本:宝妈对社群的管理能力和对宝妈的管理能力

履约成本:路线图调配规划与优化

每日优鲜尽力把第一点和最后一点做到极致,但第二点确不容易,笔者在每日拼拼社群中了解到,为什么每日拼拼比每日一淘更好呢?群主则表示,每日一淘上线的时间比较长,红利期没了,不像每日拼拼,可以赚更多。如此一来,那么,每日拼拼冷启动的用户群从哪里来的呢?笔者发现,每日拼拼群里的成员大都知道每日一淘是什么,但笔者问过几个同事,他们并没有听过。显而易见,每日拼拼每日一淘的用户“洗”了一遍,上线不到一年的每日一淘尚且是这样,那每日拼拼呢?没有线下的人情联系,仅仅是依靠前期的补贴返利增加用户粘性,用户薅完羊毛就该考虑下家了。

病根难除,洗牌在即,每日优鲜为何死磕社交拼团?

对于社交电商,叮咚买菜创始人梁昌霖曾提炼出三点经验教训,是他操盘叮咚买菜不会再犯的红线。

首先,所有的到家服务,必须达到临界生存密度才有 商业 价值。例如在单一城市中将前置仓数量做到满负荷,因而达不到临界生存密度的低频到家服务很难盈利;

其次,任何用小区里面闲散人员的力量辅助进行商业化的到家服务,都是不靠谱的。人的成本虽然极低,但是也是最难控制的,很难规范化。这会使到家服务用户体验差,违背了消费升级的大趋势;

最后,很多看起来很美好的事情,在商业化的过程中很容易变形。这些利用社区意见领袖做起来的事情,本质都是很好的,但是很难商业化,例如邻里团购。

而在资本方看来,包括腾讯、今日资本、高榕资本等多方入局前置仓,更多是关注社区电商和社区拼团这种模式。资本想要抓取一种更低成本且可复制的方式,获取更多用户流量的商业模式。因为社区的用户粘性高,生鲜的产品更加高频,电商的模式更加高效和低成本。社区生鲜电商缺少哪个因素都不会让资本更加关注。

如果没有持续接盘的资本方,再大的风口也会逐渐淡去。

【来源: 亿欧网        作者: 石赢

本文被转载1次

首发媒体 砍柴网 | 转发媒体

随意打赏

每日优鲜会员死磕自己天猫生鲜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