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迷宫斗剧?来让历史正剧碾压你智商
11月30日,主席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在朋友圈刷屏不少,不少业内同行都对大大说的“不让廉价的笑声、无底线的娱乐、无节操的垃圾淹没我们的生活”感到无比振奋。
其中,会议中发言道:“艺术家不能用无端的想象去描写历史,更不能使历史虚无化”,号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回归严肃的历史精神。如果套到电视剧行业,此话似在对当前许多戏说历史、娱乐历史的电视剧提出批评,呼吁历史正剧多多出现,溯本清源。
然而,呼吁与现实情况存在着一定的割离。
自从2013年央一的《大秦帝国之纵横》之后,严肃历史正剧渐渐地在卫视上难觅踪迹,后来随着视频网站崛起,这个状况更是愈演愈烈。据悉,目前卫视平台播放的历史正剧,最近的案例则是央视一套2016年开年时播放的《抗倭英雄戚继光》。
同时,娱乐资本论了解到,几部颇受关注的历史正剧均面临周期长、联播变独播、积压箱底好几年的情况。例如,《大秦帝国之崛起》(系列第三部)12年底杀青后,目前正在与央视洽谈播出档期;《军师联盟》原定北京江苏播出,最后只剩江苏独播;有段奕宏、倪大红等豪华演员配置且成本较高的《谋圣鬼谷子》,杀青近三年仍未找到买家。
大大的呼吁是好的,然而这能帮到古装正剧吗?
连《走向共和》都被定义为“历史虚无主义”,历史正剧的边界很难把握
大大关于历史题材作品的讲话原文如下:
坚定文化自信,离不开对中华民族历史的认知和运用。历史是一面镜子,从历史中,我们能够更好看清世界、参透生活、认识自己;历史也是一位智者,同历史对话,我们能够更好认识过去、把握当下、面向未来。“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没有历史感,文学家、艺术家就很难有丰富的灵感和深刻的思想。文学家、艺术家要结合史料进行艺术再现,必须有史识、史才、史德。
历史给了文学家、艺术家无穷的滋养和无限的想象空间,但文学家、艺术家不能用无端的想象去描写历史,更不能使历史虚无化。文学家、艺术家不可能完全还原历史的真实,但有责任告诉人们真实的历史,告诉人们历史中最有价值的东西。戏弄历史的作品,不仅是对历史的不尊重,而且是对自己创作的不尊重,最终必将被历史戏弄。只有树立正确历史观,尊重历史、按照艺术规律呈现的艺术化的历史,才能经得起历史的检验,才能立之当世、传之后人。
在这其中,提到不能使历史虚无化,实际上,“历史虚无主义”既是一个历史学术领域上的词,也是一个偏意识形态的词,很难把握其边界和尺度。
例如豆瓣高达9.6分的《走向共和》,是绝大多数人心目中的历史正剧,但它当年因为学术界的争议以及民间过度的舆论解读,同样曾被官方 媒体 称为“历史虚无主义”,如今,该剧在正版网络平台和卫视(即便深夜档)都难觅踪影。
也就是说,所谓的历史虚无主义,并非只是指戏说历史系列,当它涉及到具体的历史解读和角度时,它的边界在哪,还需慢慢摸索。
成本太高、积压多年成常态、联播变独播……古装正剧的现状日子不好过
曾几何时,历史正剧引发过很大轰动,《大明王朝1566》《走向共和》《贞观之治》等都是红极一时的历史正剧。这一类电视剧大多体量大、投入高、服饰布景考究,配备的都是一级演员。
拐点发生在2013年,平均收视0.7%的《楚汉传奇》创下了联播平台的收视低谷,之后《大秦帝国之纵横》在央一这样合适的平台,其收视也没能过1%。尽管这几部剧口碑都不错,但曲高和寡的历史正剧,收视群确实在不断收窄。
娱乐资本论总结了近几年主要的几部历史正剧及它们的播出状态。
娱乐资本论了解到,《大秦帝国之崛起》(系列剧第三部)12年底杀青后,目前正在和央视洽谈播出档期。
小娱从片方了解到,该剧目前正在和央视洽谈播出,但今年是长征胜利八十周年,央视有一系列的纪念长征胜利剧目,因此大秦的档期未定。之所以周期这么长,首先是因为经历了一次重拍,在重拍的基础上两轮送审原本的审核轮次也因此增加了,因为是国家级重大题材的项目,在审核方面会要求严格。
“就题材和体量来说,央视的主体受众是最合适的选择,当然我们并没有忽视卫视,卫视方面正在沟通播二轮。”片方负责人告诉小娱。
实际上,卫视在接手这样的“烫手山芋”时也会考虑再三。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卫视负责人告诉小娱,曾经有一部讲述张居正故事的历史正剧本已确定在东方卫视播出,但因当时传言该剧影射一位领导人,最后该剧撤播。直到四五年后该领导人卸任,该剧才得以“重见天日”。而央视的政治敏感性显然不同于一般的卫视,有央视作为风向标,其他卫视才敢跟在其后伺机而动。
总局对历史正剧的管束其实非常细致。吴秀波主演的《军师联盟》,原先确定北京、江苏两台联播,但最后北京离席,江苏独播,据知情人透露原因是北京卫视并不看好这个题材,但编剧汪海林(《楚汉传奇》编剧)却认为,该剧的故事可能是其最大雷区。“总局不鼓励将三国里的某个人单拎出来做故事主线,这部剧可能触到了这点。”据娱乐资本论了解。《军师联盟》讲的是大反派司马懿的故事,这是否会有影射的可能?
《军师联盟》
除了政治风险较大,成本高昂也是古装正剧的共性之一。《大秦帝国》片方负责人告诉小娱,即使第三部《崛起》开机于五年前,但成本都已过亿,如今还有一些后期的成本,仍然在不断往上加。
集结了段奕宏、倪大红等影星、郭宝昌担任艺术总监的《谋圣鬼谷子》杀青于近三年前,知情人透露,该剧刚好卡在一剧四星到一剧两星的关口,本身成本已经偏高,而电视台又出不起这个钱,于是就一直被耽搁了下来。
价钱,始终是这些古装正剧绕不过去的一个坎。成本高意味着卖剧价格也会居高不下。据悉,《军师联盟》江苏独播价创下了男性题材的新高,而联播的话,两家卫视每家要出280多万,这个价格都快到《如懿传》或《琅琊榜2》了。北京卫视退出,除了可能有政治风险外,成本也是问题之一。
除了这几部关注度较高的历史正剧之外,目前已知的还有将近10部同类型电视剧,或卡在长周期里,或卡在成本与价格的矛盾里,或卡在政治风险里,总之,这些古装正剧的处境颇为严峻。
《1566》成B站红剧、明年重庆卫视将重播,历史正剧的春天真的要来?
尽管日子不太好过,但娱乐资本论通过调查发现,民间对于这一题材的渴望,与大大的呼吁是一致的。在年轻人聚集的B站,《大明王朝1566》《走向共和》等都是“网红剧”,尽管B站没有这些电视剧的正片可以观看,但反而误打误撞造就了一种“饥饿 营销 ”,各种网友剪辑片段颇为红火,各种姿势的解读网友们照单全收。
一位正剧爱好者、同时也是B站资深用户如此分析:历史正剧的剧情、台词在设计时并无他意,但却意外戳中了年轻人的萌点、G点,并借此在网络上二度传播,可以很有效地提高剧集的知名度、热度,会带动更多年轻人“入坑”。
近些年来,通过张局座走红、《那年那兔》风靡、facebook表情包大战等事件,也可以看出年轻人对国家和民族的关切,以及对中华历史的认同。
另一方面,历史正剧往往追求品质而非小鲜肉,像《走向共和》剧组对演员的自我要求很高,提前到剧组的这45天是没有工资的,愿意就来,不愿意就请走,不管你名气有多大,所以《走向共和》的剧组的拍摄状态是非常好的。许多演员早上五点就准时起床背台词,找状态,要是有谁偷懒,台词没说好的,大家都会鄙视,压力是很大的,所以每个人都全力以赴。这种剧往往缺乏爆点,但因为其高品质能慢慢扩散口碑,也能吸引一批固定的受众。
这么看来,历史正剧将来的主力输出频道,确实真的可以考虑转向网络。
可以佐证的是,在《大明王朝1566》十年版权到期之时,居于三线卫视的重庆卫视火速买下了其重播权,并高调宣布将于明年重播,这种早已没有 商业 效应也不是主流类型的老剧为何会被抢购?
可能,民间的声音始终还是被官方注意到了,如今,大大的讲话算是为历史正剧“正名”了,然而市场环境很难因为一次呼吁而彻底扭转,如果有明确的制度设计为这些历史正剧保驾护航,它们的春天将可能真的到来。
【来源:百度百家 作者: 红拂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