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充电宝虚火旺盛,安全性低成致命缺陷
狄更斯在《双城记》中说:“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当前,共享 经济 强势崛起并大行其道,先后诞生出网约车和共享单车两个现象级产品。如今,共享充电宝又开始搭着“共享”的顺风车被 投资 者追捧。
但在资本热捧的背后,共享充电宝领域并没有被普遍看好,反而在市场空间、盈利模式、安全性等方面遭到质疑。其中,安 全性低导致的用户数据泄露更是成为人们集中抨击的槽点,被认为是共享充电宝的致命缺陷。
共享经济盛行之下,共享充电宝火了
近两年,中国刮起了“共享经济”的大风,根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的报告,2016年中国“共享经济”市场规模达39450亿元,增长率为76.4%。国家信息中心分享经济研究中心预测,未来几年,共享经济将保持年均40%左右的速度增长,到2020年交易规模将占GDP比重的10%以上。
在这一大环境下,网约车和共享单车两个市场先后爆发,尽管当前相关企业仍靠资本输血才勉强存活,但这仍难以阻挡早已热血沸腾的资本继续入局,似乎只有玩儿命砸钱才能站稳脚跟。于是,共享充电宝就成了资本角逐的下一个领域。
今年3月底以来,小电 科技 、来电科技、Hi电等相关企业相继宣布获得高达亿元级别的融资,行业火热的势头甚至一度盖过了共享经济的前辈共享单车。不少网友表示,似乎在一夜之间,“共享充电宝”这个市场就爆发了。
据蓝鲸TMT不完全统计,目前共享充电宝领域已有十余家 创业 公司入场。其中,来电科技、街电科技和小电科技最新一轮融资都在亿元左右。在投资层面,3月底至4月上旬,腾讯、鼎辉资本、金沙江创投等资本巨鳄累计携大约3亿元资金涌入到共享充电宝领域。
共享充电被指“伪需求”,市场“虚火旺盛”
然而,随着共享充电宝的热度不断攀升,与之相应的质疑声也开始甚嚣尘上。有业内人士指出,实际上,在“共享经济”出现之前,部分高铁、机场、车站就已出现大型充电机柜,用户可免费使用,共享充电宝只是扩大了使用场景而已。不少网友在微博上吐槽称,“共享充电实际上是个伪需求”、“低频使用,借和还都不方便,不会考虑”。
从目前的布局来看,共享充电宝市场存在三种不同类型的应用场景。一个是固定场景下的固定共享,主要应用于餐厅、咖啡厅等环境,以小电科技的桌用型充电宝为代表;另一个是固定场景下的移动共享,应用场景与前一个类似,以街电、来电科技的小型机柜为代表;最后一个是移动场景下的移动共享,主要存在于大型商场,以大型机柜为代表。
在收取押金和费用方面,不同类型的充电宝也有所不同。比如,租用街电共享充电宝的用户需交99元押金,并自带数据线,充电费用为1小时1元;小电科技的桌用型充电宝无需押金,且配备数据线,用户只需扫码付款便可充电,费用也为1小时1元;租用来电科技的充电宝则需100元押金(芝麻信用600分以上可免押金),收费标准同样为1小时1元,1小时内归还则免费.
独立IT分析师付亮对蓝鲸TMT表示,目前大部分智能 手机 本身的供电情况尚佳,很多用户都已习惯自带充电宝出门;而共享充电涉及到租金以及充电宝取送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用户可能更倾向于减少操作、设置“省电模式”等来延长手机的使用时间,共享充电的需求实际上并没有企业宣传的那么大。
一位长期观察 互联网 行业的人士也表示,共享充电宝实际上只是披着“共享”外衣的租赁业务,属于“伪共享”范畴,有借风口炒作的嫌疑。加之中国投融资环境的“跟风”特性,才使这一领域被快速催熟,在市场需求被放大的前提下,这很可能是“虚火旺盛”的表现。
存数据泄露等安全隐患,成致命缺陷
除了市场空间虚高之外,“安全性低”的标签也逐渐被网友贴在了共享充电宝企业的身后。近几年,因充电宝质量不过关而导致的失火甚至爆炸等新闻时常见诸报端,不免让人对共享充电宝的物理安全性产生担忧的心理。此外,充电宝安全性低所导致的用户信息泄露,更是广遭诟病。
“通过一根数据线就可以窃取用户私人信息,这很可能被个别企业滥用,从而影响整个行业的信誉,这是共享充电宝的致命缺陷。”付亮对蓝鲸TMT表示,从长远的盈利前景来看,共享充电企业或许会涉及到广告投放,这就需要做用户数据分析,就不可避免会对用户信息进行收集,而这些信息是被用作良性的炒作还是不可控的获利途径,这个目前还是很难界定。
早在2014年底,央视就曾曝光过某些经过特殊改造过的充电宝具备窃取用户信息的功能。报道指出,当用户连接这类充电宝给手机充电时,它就会在后台拷贝用户照片、视频、短信等个人隐私信息。更有甚者,有些充电宝还可变身成为监听设备;不法分子通过改装充电宝内部构造增加GPS和通话模块,发送短信指令等方式激活以后,就可实现监听、定位等功能。
在央视的报道中,IOS7.0以上版本的iPhone手机在连接“问题充电宝”后,会弹出“信任”和“不信任”选项。而5.0以下版本的iPhone手机和安卓设备则不会有此提醒,这在无形中就减少了用户对手机信息泄露的防范意识。
时至今日,共享充电的安全性问题依旧突出,今年3·15晚会就曝光了免费充电桩的安全隐患。根据央视报道,部分用户的手机在使用这类充电桩后被下载了陌生App,照片、短信等私人信息被窃取,甚至银行卡也被不法分子盗刷。
在付亮看来,不管是共享单车还是共享充电宝,整个行业基本都是被资本快速催熟形成,企业存活率并不高。从 商业 模式来讲,共享领域的企业还需要磨练,建立壁垒和良好的口碑,只有这样,企业才有继续存活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