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上市后的首份财报
这是拼多多赴美上市 37 天后,呈现给公众的第一份财报。
北京时间 8 月 31 日,拼多多(NASDAQ:PDD)于美股收盘后公布了该公司截至 6 月 30 日的 2018 财年第二季度财报。
报告显示,拼多多第二季度的总营收为 27.09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2489%;对于电商平台来说较为重要的数据 GMV(Gross Merchandise Volume)增长也很快,截至 2018 年 6 月 30 日的前 12 个月,拼多多 GMV 为 2621 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 583%。
但拼多多的 " 利润 " 就不太好看了。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亏损为 64.94 亿元,与去年同期的 1.09 亿元亏损相比,翻了近 65 倍。
在用户方面,第二季度月度平均活跃用户人数(MAU)为 1.95 亿人,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 495%;用户花的钱也更多了,在截至 2018 年 6 月 30 日的 12 个月时间里,每活跃买家年度支出为人民币 762.8 元。
发财报当天(8 月 30 日)拼多多的股价表现可不咋地,大跌 14.94%,收于 17.99 美元。相比上市首日超过 300 亿美元的市值,拼多多如今的市值已经跌破了 200 亿美元。但受到财报影响,盘后股价回升 5%。
股权激励 + 市场支出 = 亏损
翻了 65 倍的净亏损其实有迹可循。
一下子拉大 GAAP 净亏损的是拼多多向员工发放的股权激励。和其他的 互联网 科技 公司一样,上市这么大的事,总归要发些小甜饼以示激励。拼多多在这份财报中一次性计算此前面向全体员工发放的股权激励,于是按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计(GAAP),拼多多的累计净亏损为 78 亿元。
若按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Non-GAAP)计算,即除去股权激励的影响,拼多多在 Q2 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亏损为人民币 6.73 亿元。
但这个亏损数据跟去年同期的 1.07 亿元相比也翻了好几番,主要是被拼多多高昂的各项费用支出拖累了。广告、市场推广方面的费用大幅增加,达到 29.71 亿元,是去年同期的 3242%,财报中将此归因于线上与线下多项广告、推广活动。
费用唰唰地涨,现金流也受到影响。拼多多 Q2 的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大幅度降低到 3.6 亿,去年同期为 12.8 亿,降低了 71.9%。
五花八门的广告和推广显示出了拼多多想在多个渠道获客的决心。但离开了 微信 ,想在其他渠道获客哪那么容易呢?
Q3 见分晓
对于拼多多来说,这份财报其实算不上很关键。
毕竟第二季度的时候它还没上市,此份财报中的许多数据在它 7 月中旬更新招股书的时候就提到了,目前轰轰烈烈的 " 打假 " 运动也是上市后才开始的。
上市的这一个多月,拼多多因 " 假货泛滥 " 成为舆论焦点:品牌找上门维权、相关部门来约谈、美国 投资 者还提起了诉讼。据拼多多 8 月 22 日发布的 " 双打行动 " 阶段性说明,公司展开打击销售侵权和假冒产品的 " 双打 " 行动,对社会持续关注的 " 傍名牌 " 等现象进行了治理:8 天内关店 1128 家,下架商品近 430 万件,此外还开设专门的举报邮箱。
这一个季度的拼多多经历了上市这样的 " 高光时刻 ",同时也暴露出自身的种种问题。当剔去了那些占据其 " 半壁江山 " 的山寨产品,拼多多的 GMV 和 MAU 会有怎样的走势?赴美上市、接入资本市场,对拼多多的业绩数据会产生怎样的效果?
【来源:虎嗅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