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成靠友,大成靠敌,加持AI的亮亮视野GLXSS ME该怎么玩
上周,亮亮视野正式发布旗下新款GLXSS ME眼镜,与前代产品相同的是,新品依旧主打B端市场,而不同在于这次新品还打上了AI的标签。另一方面,本次发布会的主题冠以“第一视角交互”的概念,这到底是怎么样一种玩法呢?
一开场,亮亮视野CEO吴斐就半开玩笑似的讲述了自己的 创业 三年来的经历,第一年说自己是做AR眼镜的,然而大家普遍把AR眼镜与 VR 头显概念混淆,经过了两年的发展如今市场已经基本扫除了这一概念误区。第二年开始有 商业 化,跟别人谈起说自己是卖AR眼镜的,如今吴斐则会说我们是做解决方案的。
对于这样的变化,青亭网在活动后跟亮亮视野CEO吴斐进行了采访,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他怎么说。
1,分体式设计,目的是让你戴一天
既然做的是AR眼镜,那我们先来看看这款眼镜长啥样。GLXSS ME采用分体式设计,眼镜部分总共仅十几个零件,在结构设计和材质选取方面做了足够多的优化,才得以让整机重量轻至33.4g,这在当分分体式AR眼镜中旧属于非常轻的级别。
眼镜部分, GLXSS ME拿掉镜片、眼镜框架做到最简洁, 包含Movidius芯片和摄像头及其它部分均集中在右侧。笔者不戴近视眼镜,佩戴上GLXSS ME后感觉和一副普通眼镜非常接近,其目的就是尽可能保证8小时佩戴的舒适性,从而确保B端用户的需求。
这款ME眼镜光学分辨率为600×480,视场角暂未透露,摄像头模组来自索尼,规格为1300万像素,支持1080p/30帧视频录制。终端方面,可兼容任何USB Type C的安卓设备,吴斐解释道说其对安卓设备规格并没有严格要求,只要主流 手机 都可适配。
然而,“主流”这两个字在安卓设备中依旧难以区分。据了解,亮亮视野内部做过一些调查,专门去了解这些行业用户手机型号,尽量去兼容这些机型。
光学方面,亮亮视野坚持自研,例如这一代的棱镜方案就经过了N多版迭代。之所以选择棱镜设计方案,笔者认为这无非受限于目前光学方案技术、量产与成本的壁垒,棱镜在量产和成本上则有着十足的优势。
当问及光学方面的下一步发展时,吴斐表示 :“我家里主流的光学方案都有,包含棱镜、自由曲面、光波导,其中波导方案已经做了几年了, 一方面在不断寻找技术突破,另一方面也在寻找更贴合适用场景。”
关于分体式的设计,我们做产品不可能和物理规律较劲,不可能做到待机时间长、计算能力又强、不发热、还很轻,而手机则拥有电池、网络、计算能力,做到物尽其用。因此,分体式设计成了当前AR眼镜最佳的选择。
吴斐笑谈: “在我们之前所有AR眼镜厂商都做一体式设计,而我们之后都改为分体式设计”。
2,AI从何谈起?
GLXSS ME眼镜中配备了一颗Movidius Myriad 2芯片(又称被称为VPU,即视觉处理芯片), 谈及为何加入AI芯片,吴斐抛出两个字:“大势” 。话说也是,这年头谁家还没几款AI的产品呢,不然怎么意思出门打招呼。
经了解后发现Movidius这家公司也不简单,这是一家专注于计算机视觉的创业公司,曾为谷歌提供Project Tango方案中的3D传感器技术,在2016年9月被Intel收购。
前面谈到,计算需依赖手机等外部设备,那么内置Movidius Myriad 2芯片又是为何呢?吴斐谈到, Movidius芯片架构很好,支持高质量矢量运算。而我们则是配合开发一套算法系统,主要应用场景在前端人脸物体采集和识别方面。
而在软件平台,亮亮视野一直抱着开放的心态,也在部署SaaS。
现场播放了一段亮亮视野GLXSS ME眼镜人脸识别的演示视频,视频显示从检测人脸的速度,虽然没有具体时间,旁边有一个对照测试,一瓶矿泉水从大概1.6米左右掉落,在落地之前就正常识别到人脸。
对此,现场有记者向吴斐表示了质疑,认为演示视频的环境光线充足,人脸正对镜头,条件比较理想,并不能代表真实的商用场景。对此,吴斐讲到:“现实情况确实更复杂,我们也是场景进行了优化。而现阶段,我们更多的是应用在半配合式调查,比如说在某些固定的卡口,人们必定会从这个地方经过。”
实际上,笔者在现场也体验了GLXSS ME眼镜,现场体验时连接了一台华为手机,场景则是人脸识别,当系统检测到人脸则会出现方框,类似于手机拍照界面的人脸检测。人脸检测时间约在1秒,当然这个时间与体验场景光线环境有很大关系。
而另一个通过手势来识别来对ppt翻页,例如通过手掌向左滑动即可翻页,不过偶尔也会出现错误识别,即手掌向左滑动,但ppt翻页方向确相反。
据青亭网了解,亮亮视野GLXSS ME眼镜具备RGB摄像头,其仅仅是一个单目2D画面的识别,在手势追踪上和Leapmotion等方案不具备可比性。这也能说明,在机身重量、佩戴舒适行和功能丰富性的取舍方面,亮亮视野在现阶段选择了前者。 此外,吴斐也表示今年还是推出具备3D手势的产品。
3,B端行业先落地,交互是核心
交互就是让人和人、人和数据之间的连接更方便,亮亮视野做AI的算法就是让它能代替人类眼睛来识别物体,这样后台就可以和数据交互了,这是一个融合的过程。实际上,本次采访中吴斐谈到最多的词也是“交互”。
之所以率先切入警用安防与医疗的B端领域,吴斐认为:“我们首先挑选的是最快能产生价值或直接应用的行业,例如视频直播、远程指导、人脸识别等,这就是典型的视频赋能,距离越远,产生的价值越大,尤其是跨国的远程指导。这些领域做好了、架构清晰了,再复制到其他行业就容易了。”
亮亮视野 CEO 吴斐
话说,目前AR眼镜所应用的B端领域虽然有限,但是依旧有着不小的体量,毕竟行业的属性不一般。据了解,2017年亮亮视野服务超过100家企业,关于2017年出货量,吴斐虽然笑着表示不能透露, 但也表明我们是担的起“批量出货”这四个字的。 以县级公安系统的出货量为例,但2017年比2016年有飞跃,2018年现在看起来又有新的飞跃。
这要得益于大家对于AR眼镜这个概念并不再陌生,当前整套技术已经逐渐成熟,而且这套标准在公安系统已经建立起来了。 当前在很多领域,亮亮视野也看到很多行业还拥有为定制软硬件的机会。
谈及未来,竞争势必更加激烈,亮亮视野商业化小试牛刀发现了机会,首先带来的是资本层面的跟进,也会有更多友商转变方向,甚至一些体量大的公司也在往这个方向走。
“小成靠友,大成靠敌。” 吴斐自认为亮亮视野是一家战斗力不错的公司,希望打仗,不希望没仗可打,所以更愿意看到一些强手进来,也能促进自己提高。
来源:青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