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新闻还有必要较真吗?

砍柴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新媒体时代,新闻还有必要较真吗?

社交 、 自媒体 、个性推荐、碎片化阅读……似乎有足够多的标签来形容当下的 媒体 形态。一面是正在崛起的自媒体,一面是已经没落的纸媒,当内容疯转、用户暴涨、行业盛赞、广告不断、资本上门等成为新常态的时候,行业已进入到了一个不折不扣的 新媒体 时代。

于是,内容从业者们每天挂在嘴边的是如何打造10W+、如何涨粉、如何赢得广告主的青睐,所谓的新闻理想早被抛之脑后。以至于当腾讯新闻试图打造“较真”平台的时候,我们听到后是如此的惊讶。在这个不快就要被淘汰,不从众就只能等死的新媒体时代,新闻还有必要较真吗?

新媒体是趋势,新闻却失去了温度

根据新媒体的定义,一切能够传递信息的媒质都是媒体。电视、报纸、广播、杂质等失去了先天的优越性,社交网络、博客、视频网站们都被纳入了新媒体的范畴,尤其是自媒体的崛起解放了内容生产方式以后,传统媒体开始走向下坡路,新媒体则创造了一个又一个 商业 奇迹。

简单来说,新媒体的崛起抓住了两个趋势,一个是碎片化阅读,另一个是智能化推荐。一方面,在社交网络空前发达的情况下,即便是只有几分钟的碎片时间,依然能够享受到极致的阅读体验,且内容的形式也更加多元化,从图文到漫画到短视频等,不一而足。另一方面,随着各大资讯平台和新闻客户端的崛起,算法开始逐渐取代编辑,大量符合观众口味的内容被推荐给读者,也就是所说的“千人千面”。

利好的一面是,新媒体的崛起带动了内容产业的爆发,吸引了大量的内容从业者,上下游产业链也逐渐完善。硬币的另一面却是,内容质量出现断崖式下滑,很多资讯平台上流行着源源不断的标题党和鸡汤文,新闻也开始沦为这种文化快餐中的一部分,甚至成为网络谣言的避风塘。

以食药类内容为例,在社交网络的驱动下,此类内容不幸成为网络谣言的重灾区。例如“小龙虾致癌”、“某类药物治疗百病”、“转基因食品有害”,如此种种。可以说,在这个网络高度发达的时代,谣言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达到上百万甚至千万的受众,三人成虎、以讹传讹等成语被演绎的淋漓尽致。

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不难理解,国内有基本科学素养的公众占比仅为6%,尤其是食药类等相对专业的内容,很多人难以辨识内容的真实性。此外,各大资讯平台的内容过滤和推荐机制,多是基于算法和关键词完成的,或许能够过滤一些敏感内容,在谣言面前却显得束手无策,甚至会根据用户兴趣主动推荐。

各大调研机构的数据很好的说明了这一点。在大数据服务商Questmobile刚刚发布的2016年度APP价值榜中,根据2016年12月MAU数据,新闻资讯赛道APP价值前三名被腾讯新闻、今日头条和天天快报占据,除腾讯新闻外均是以算法为主的新闻聚合平台。MAU月活背后隐喻的是更高的流量和更大的竞争力,符合新媒体时代的竞争特点。

再回头看看上个月数太奇大数据研究中心发布了《2016年11月新闻媒体健康度研究报告》,这份基于用户对产品内容感知和用户体验的报告,综合“媒体覆盖度”、“媒体公信力”、“产品体验”、“内容影响力”、“思想性”、“事件传播影响力”以及“品牌口碑”7项指评判资讯类APP,排名靠前的却是腾讯新闻、网易新闻、凤凰新闻和新浪新闻,清一色的新闻门户。不难发现,仅仅依靠技术驱动的产品在内容感知和用户体验上,并不是那么出众,也并不完全符合新闻的价值。

诚然,相比于人工审核仍然扮演重要角色的门户网站,新的新闻载体在内容上明显失去了温度。

“较真”不是喝酒吃饭,需要解决三大难点

那么,新闻门户有可能成为新媒体形态下的中坚力量吗?尤其是在纷纷引入推荐机制,寻求转型的情况下。庆幸的是,包括腾讯新闻在内的头部资讯平台已经意识到这一点,并试图通过自身的媒体价值观和专业主义的态度打造“较真”平台。

如果将新媒体形态下的内容传播过程进行拆分,分别是内容生产者、内容传播者和内容消费者。对于内容生产者来说,虽然关于造谣、传谣等已经有了一定的法律约束,但整体仍处于空白状态,主要依靠内容生产者的自律,比如引用权威的消息来源、不妄断因果等等,仍属于道德上的约束。而要想在内容消费者层面实现“流言止于智者”的理想境界,单就提高国民科学素养而言已绝非一日之功。诚然,诸如腾讯新闻等所扮演的内容传播平台恰是维护媒体专业性和权威性的核心角色,却也需要解决下面三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建立内容发现、审核及惩罚体系。

新媒体之所以会成为谣言的重灾区和“造谣”的低成本不无关系。微博、 微信 、论坛等社交网络几乎成为零成本的媒体渠道,而各大自媒体平台的崛起也在某种程度上成了“谣言”传播的沃土。举个例子来说,一篇养生类的文章因为爆炸性的标题和观点,在公众缺失辨识度的情况下,很容易在社交媒体疯传,在个性化算法的助推下更是可以直达目标人群。

从腾讯新闻给出的解决方案来看,依靠微信、QQ、腾讯新闻、天天快报等新媒体渠道,借助文本分析、词义处理、用户画像等缩短谣言发现的时间,然后分类、甄别后匹配给背后的专家团、智囊团和对应的机构。这大概是目前最有效的“辟谣”手段,但前提是,腾讯新闻此前积累了素质过硬的调查报道团队,且腾讯新闻多达两亿的月活用户和高素质白领人群,以及相匹配的举报体系,这种模式在其他资讯平台上却很难完全复制。

从另一方面来看,单凭资讯平台或社交平台的一己之力,难以形成行之有效的惩罚体系。相比之下,因为“谣言”传播带来的巨大流量和眼球效应反倒成为内容生产者变现的方式之一,产出和投入上的失衡可以说是虚假内容爆发的另一诱因。也就是说,在这个层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其次,流量决定论和内容至上的博弈。

任何一种事物的价值最终都会由“商业变现”去衡量,媒体也不例外。无论是纸媒将死的说法,还是新媒体时代来临的论调,一个核心的出发点就是流量。在阅读进入快时代以前,“内容为王”的说法似乎是毋庸置疑的,但在个性化算法流行之后,流量开始决定媒体类产品的排位。

就目前而言,资讯类平台对于流量和内容已经演化出了两种态度,一种是追求“千人千面”的信息传递形式,一种则选择了“算法+人工推荐”的组合形式。引申来看,这其实也是资讯类产品对待内容的两种不同态度。对于前者来说,个性化推荐是趋势,尤其是在即将到来的人工智能时代,机器取代内容加工者乃至生产者都将成为可能。而在后者的名单中,腾讯、网易、凤凰网等赫然在目,究其背景不难发现传统媒体人的身影。当然,两种不同选择体现在“媒体公信力”、“内容影响力”、“思想性”等指标上的不同。d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流量至上的产品在命名中很少看到“新闻”的字眼,产品本身的定位为内容聚合平台,而非媒体。这实际上也反映出了不同的定位,腾讯的较真在于打造一个专业的媒体平台,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引导正确的舆论走向。由此也带来了另一个问题,那就是在虚假信息成为一种普遍现象的情况下,选择遵循商业规则还是回归新闻理想?

最后,新闻理想和商业规则的取舍。

按照腾讯网副总编辑李天亮的说法,较真平台定义为一个专业事实查证平台,还包含内容生产、运营及会员合作计划,并将在内容分成和原创补贴上加大投入。从2015年来看,各大资讯平台纷纷开启内容补贴计划,尽管补贴金额、方式等各有不同,却有着相同的目的,即争取优秀的内容生产者。值得一提的是,传统的内容补贴并非是纯粹的“公益”行为,毕竟同样内容所产生的版权费用要远高于补贴金额。但“较真”内容的生产和运营上却可以视作为新闻理想和商业规则的取舍。

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辟谣内容对专业性和时效性有着更高的要求,也就意味着更高的内容生产成本。以食药类内容为例,国内专业的内容报道者只有两三百人,专业人士本身就是一种匮乏资源;二是从商业的角度来看,辟谣内容的真正价值在于对虚假内容的矫正,往往需要更加精准的渠道推送给目标人群,更多的是为了新闻理想而非商业价值。

社科院发布的2016年新媒体蓝皮书似乎给出了答案,2015年通过社交媒体传播的谣言高达60%,而2016年的数字更甚。其实也给新媒体平台一个警示,在追求商业变现的同时还应该权衡内容质量及关联性的影响,腾讯新闻等选择“较真”平台来重塑媒体的公信力,显得不无道理。

写到最后。谣言等虚假内容永远是悬在新媒体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以往的经验也告诉我们,谣言未尝不是一个隐形的洪水猛兽。当所有人都沉溺于浅阅读、快内容的时候,较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本文被转载3次

首发媒体 砍柴网 | 转发媒体

随意打赏

新媒体时代新闻新媒体新闻新媒体时代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