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四周年,中国大学MOOC是如何坚持普惠教育愿景的
“放映网课的时候,孩子们都感觉好新鲜,还可以这样子来体验到一个大学的课堂。”徐天一从来没有想过,一年前离开苏州来到云南省临沧市斗阁中学支教的自己,竟然有一天可以和班上的孩子们一起登上《新闻联播》。
时间往前推移半年多,任教初中一年级的徐天一和孩子们首次接触到被她称为“网课”的慕课。彼时,全球最大的中文慕课平台中国大学MOOC送给他们一份“大礼包”——四川大学《中国诗歌艺术》、华中 科技 大学《天文漫谈》、山东大学《音乐导聆》等双一流名校的精品慕课首次被带给了山区孩子们,斗阁中学有两个班约50名学生选修了慕课课程,开始尝试 用 互联网 学习的方式来学习本地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开阔视野。
这是中国大学MOOC的“一起看见更大的世界”公益计划,自2014年5月由网易公司和高教社“爱课程网”合作推出以来,致力于让“好的大学、没有围墙”的中国大学MOOC已经拥有了1300万的注册用户和超过6000门课程,累计选课人次超过5500万。
推动普惠教育,受益的不仅仅是大学生
什么是慕课?新华社在专题文章中解释道:只需一根网线,就能连通高等教育殿堂的梦想之路——慕课这一互联网、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结合的产物,正最大限度共享优质课程资源,打破传统教育时空界限和学校围墙,颠覆传统大学课堂教学方式。
在中国大学MOOC的官网上有这么一句话:在这里,每一个有意愿提升自己的人都可以免费获得更优质的高等教育。来自山东农业大学的MOOCer谢秋实说,自己大一的时候首次接触高数,感觉有些吃力,感谢中国大学MOOC这个优秀平台免费提供了各个高校的网课资源,让“双非”学校的学子也能享受优良的学习资源。
事实上,中国大学MOOC在打破学校围墙和时空界限的同时,也打破了年龄的界限。来自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小学生王洵和来自四川省成都市85岁的安老先生,是中国大学MOOC上年龄最小和最大的学员之一,慕课为他们打开了认识世界的新窗口。
王洵学习了武汉大学《古文字学》、吉林大学《奇异的仿生学》、华东师大《人体科学》等课程,有的课程还获得了优秀证书;中医爱好者安老先生,在去年发现了北京中医药大学的《针灸学导论》慕课课程,让他有机会正规学习针灸知识。
原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武汉大学原校长刘道玉曾撰文《身处学习型社会,你会学习吗》表示,中国是一个人才资源大国,但就质量而言还未成为人才强国。他认为,社会普遍提倡“学以致用”,但在“学以致用”之外,更应该提倡“学以致慧”,即智慧才是我们应当追求的学习根本目的。
推动普惠教育助力“学以致慧”,也正是中国大学MOOC一直以来的使命。正如《古文字学》主讲老师、武汉大学副教授肖圣中得知王洵的故事后欣然写下的寄语:“让更多的大小朋友走进知识的殿堂,挑战人生与学术的极限,一切皆有可能。
科技时代下,如何讲好普惠教育愿景
谈到为何要把中国大学MOOC定位为普惠教育平台,网易创始人丁磊曾说:“中国最不公平就是教育资源,因此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本身就是网易教育重要使命之一。”
今年3月,首次当选为全国政协委员的丁磊在全国两会期间表示,基于互联网创新可以探索教学技术的新模式。他说:“优质的教育资源肯定集中在大城市里的极少数几个学校里。让这些老师上课的课件、课程模式无地域的推广,让三线、四线、五线的小朋友不用到城市里搞学区房,也可以有同样接受教育的机会,我觉得现在这是可行的。”
为此,丁磊在提案中建议:加快义务教育信息化改革,深化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平台建设,通过建设中小学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平台,把最优质的教育资源公开到互联网上,这样就可以让无数中小学生受益,而不是极少数人,真正做到教育普惠。
在很多人的传统印象中,慕课是为大学生自学准备的,但根据中国大学MOOC统计,已经有超过30万名中小学生进行了学习,并呈现上升趋势,一些勇于创新的中学老师还向学校的中学生引入了慕课课程。
在斗阁中学首次发布公益计划时,中国大学MOOC产品负责人就表示,将会不断地优化与调整该公益计划,生产与筛选更适应山里孩子们学习的素质教育课程,创新出更好的线上线下教学方式,把“一起看见更大的世界”公益计划长期坚持下去,覆盖到更多的中西部学校,为教育资源普惠贡献一份力量。
7月4日,中国大学MOOC四周年公益计划“一起看见更大的世界2.0——用我的爱心撑起你的梦想”正式启动,宣布将邀请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名师,为山区的孩子们定制青少年版本慕课课程。一位自述从农村考入985高校的用户留言到:“希望孩子们可以用知识战胜一切挫折,迎接美好的未来。”
正如网易在线教育负责人蒋忠波所说,中国大学MOOC已经初步实现了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向社会、互联网用户和缺少资源的学校的传播和供给,未来中国大学MOOC也将继续秉承使命,为促进中国教育资源平等化向纵深发展继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