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节投资的港口自动驾驶公司“斯年智驾”完成数亿元 A+ 轮融资

砍柴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字节投资的港口自动驾驶公司“斯年智驾”完成数亿元 A+ 轮融资       11 月 14 日, 泛港口自动驾驶公司 " 斯年智驾 " 宣布完成超亿元 A+ 轮融资。本轮由水木创投、容亿 投资 领投,辰韬资本、广发信德、智氢实业、湖滨资本等跟投,投中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

斯年智驾创始人、CEO 何贝对钛 媒体 App 表示,本轮融资资金将用于持续扩大研发投入,加速推进无人驾驶在港口领域的业务拓展和场景应用。" 因为我们预计,明年一定是公司业务增长的年份。"

据悉, 斯年智驾成立于 2020 年 4 月,是中国泛港口无人驾驶企业,总部位于北京,在上海、宁波、唐山、珠海等多地设有研发中心和运营子公司,专注于港口无人驾驶技术的研究和 商业 化落地。CEO 何贝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曾是百度无人车科学家、主线 科技 CTO,是连续成功 创业 者。(详见钛媒体 App 前文:《千亿赛道的港口无人驾驶,如何实现商业化?|快公司》)

人才方面, 公司拥有 150 人的行业资深团队,核心成员均拥有 10 年以上自动驾驶行业的研发经验,尤其在物流运输领域是国内第一批从业者。

融资方面, 算上本轮,斯年智驾共完成四轮融资。其中, 去年 12 月公司宣布的 A 轮融资,由字节跳动领投, 广发信德、劲邦资本和辰韬资本等老股东跟投。这是字节跳动 2021 年底裁撤财投部门前夕为数不多的新项目之一。

技术业务和商业落地方面, 据何贝介绍,公司大体有两块业务:港口无人运营的租赁服务,以及软硬件技术直卖的销售业务,占总收入比为 1:1。通过自身强大的研发实力、运营能力,加速完成 " 港内 - 港间 - 港外 " 渐进式港口运输枢纽圈链路。

其中,港口无人运营的租赁服务类似自如的概念,按照箱量和运力、车辆维保、保险付费,客户包括宁波大榭码头、唐山港口等;后者则是一次性把软硬件卖给港口,收取服务费用。尽管收入总额低于前者,但优势是省心、高效率、安全性高。

字节投资的港口自动驾驶公司“斯年智驾”完成数亿元 A+ 轮融资 目前,斯年智驾拓展了四大港口的商业化订单,并连续官宣了与徐工集团、挚途科技、速腾聚创的战略合作,持续在扩大港口无人驾驶的生态圈布局。公司表示,斯年智驾已实现了国内最大规模无人运营车队的批量化运营,核心技术和商业化速度均达到了行业第一。

" 一旦港口一停,整个中国的物流的大动脉其实就会受损。所以港口是永远不能停歇的,从而加剧了他们(客户)做港口无人驾驶的决心。" 何贝表示,自从 2020 年和一家港口客户合作逐步顺利后,最近在与他们谈未来三年续约的事情。

此外,斯年智驾表示,该公司开发的新产品 IMV(智能移动运输平板车)也将于 2022 年年末,投入 38 辆车参与无人生产运营。何贝透露,到 2023 年,该公司将考虑提高毛利率,有望实现盈亏平衡。

对于当下自动驾驶行业面临寒冬, 何贝对钛媒体 App 坦言,无人驾驶过热时很正常的,如同最开始的新能源、光伏一样,野蛮生长的时候肯定要交很多学费。

" 不过,可能大多数人可能低估了 Robotaxi(无人驾驶出租车)和 Robotruck(自动驾驶卡车)之间的区别和难点。我反而觉得,对于我们这些港口、矿山、环卫等垂类里面,自动驾驶的商业化会成为一个重要转折点。" 何贝对钛媒体 App 表示,自动驾驶是一个 " 朝阳 " 行业,但它却如同 " 造芯片 " 一样难。

何贝表示:" 能在 经济 下行的压力下,获得资方的支持,让我们有了更多的时间和底气潜心研发和投入运营。2022 年,是斯年智驾 " 加速跑量 " 的一年。我们在今年完成了六大港口百辆车队的第一链布局,通过量的积累,跑顺了商业模式,跑稳了赛道口碑,护城河优势在持续凸显。"

对于未来,何贝强调,"2023 年港内业务将迎来井喷式发展,斯年智驾将继续围绕无人化、智能化推进研发和运营,吃透港内,部署港间,扩大规模,引入更多支持公司发展的战略合作伙伴。"

来源:钛媒体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