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1000亿估值高不高,不看联想看苹果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小米以1000亿美金估值将在香港上市,有望成为香港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IPO项目。但业内外似乎更关心该估值的科学程度,毕竟做为公众普遍认知的硬件厂商,联想也就100亿美金上下。
《华尔街日报》甚至有观点认为,小米若以硬件厂商为参照,市值最多100美金,即便以腾讯和阿里为代表的 互联网 企业为参照,市值最多到500亿美金。
在我们看来,将小米与联想或者腾讯做对标都是不准确的, 应该将参照物设定为 苹果 。
小米在创立之初是坚定的苹果粉,雷军本人也有“雷布斯”之称,因此认真对比这两家企业我们会发现一定的共通性。
根据苹果第一季度财报,我们整理了苹果的营收占比,见下图
其中,iPhone、ipad、Mac、Apple Watch 、AirPods等硬件产品的销售占营收比接近90%,说苹果是一家硬件销售驱动型公司是毫不为过的。
与此同时,根据小米招股书,其硬件销售占比也在90%以上
图表摘自腾讯 科技
硬件销售堪称两家公司的生命线。
但其中亦有所不同,苹果第一季度利润达到138.2亿美金,利润率为22.6%,净利润较去年增长了25%,苹果的硬件销售仍然保持着较高的毛利率。
但小米则完全不同,经营利润仅122亿人民币,占总收入10.6%,考虑到小米一贯的低价策略和此前”硬件综合净利率不超过5%”的表态, 小米对硬件的态度很是明显:贡献销量却保持低利润率 。
双方对待硬件态度的不同,一方面在于品牌溢价能力的不同,iPhoneX平均售价在1000美金之上,且将iPhone均价由640美金推到700美金,但仍然为iPhone带来了14%的收入增量,小米则停留在品牌溢价的初级阶段,由小米MIX加大中高端市场进军的步伐,但短时间内小米是难以有苹果那般品牌溢价能力;而另一方面,我们也认为这是“雷布斯”开始摆脱“乔布斯”标签的开始。
在招股书中,小米将业务分为“硬件、新零售和互联网服务”三大类,其中硬件保持低利润率,那么小米的成长就放在了其他两类上面,尤其是互联网服务。
考虑到应用分发和互联网广告已有腾讯和阿里两大巨头做参照,且有文章已经测算此模式最多能支撑500亿的市值, 若要支撑小米的1000亿市值,必须重新分析苹果 。
虽然库克在分析师提问以“全球功能机销量高达5亿部”为理由对iPhone未来抱以厚望,但在实际运营已经开始将“互联网服务”做为接下来的主要增长点。
根据苹果财报,其共有13亿台包括iPhone在内的设备被使用,单个设备的服务收入支出为30亿美金,苹果2017年互联网服务总收入为300亿美金,增速高达23%,是iPhone销量增速的两倍。
且苹果方面表示2020年互联网服务收入总数要达到500亿美金,且在接下来的五年时间里要贡献60%的营收增量。
显然,苹果希望互联网服务能稀释iPhone销量对营收的压力,尤其是在iPhone X销量不佳的刺激之下。
根据招股书披露, 2017 年小米每用戶平均互联网服务收入为9.1美元,远远低于苹果单设备30美金的收入能力 。
关于此问题,主要由于苹果的闭环生态所致,苹果在应用以及音乐领域分发上的优势使其具有较为强大的盈利基因,相比之下小米基于安卓开放生态天生劣势。
但我们发现 小米正在搭建自己的闭环系统:米家 。
招股书披露,小米的loT业务共有过亿设备连接(除 手机 和笔记本),主要是以家庭为场景,代表产品为电饭煲、净水器、空气净化器等,通过手机App米家进行连接。
根据艾瑞咨询的信息,IoT领域是接下来五年中,小米主营业务中年复增量最大的领域(智能手机2017-2022年复增长仅2.6%)。
若以米家今日之规模,小米极有可能成为家庭为场景的物联网的重要生态提供者,为开发者提供用户, 且已经为小米带来了1亿以上的设备使用量 。
当我们在讨论小米单用户9.7美金的贡献远低于苹果单设备30美金的标准,其实忽略了米家项目对互联网服务的拉动力,设备的增值服务有望成为重要的增收来源。
至此,在小米与苹果的对比中,我们基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双方均以硬件为模式主要驱动力;2.双方均要向互联网服务要收益,但苹果基于自身生态,小米要打造米家生态,这是雷军由“雷布斯”回到雷军的重要标志;3.小米的优势在于设备多,米家有1亿设备,小米手机三年出货两亿部,加上笔记本等产品,计算产品的推出量, 小米设备使用量也应该在3亿以上,是苹果的四分之一 。
苹果9000亿美金市值,小米为1000亿,但对比营收,小米不足十分之一,若以此计算,小米估值确实过高。
但小米的 商业 模型和目前运营数据来看,双方在接下来五年时间会有很大相似处,在小米的低价和海外市场的扩张中,双方设备运行总量差距会缩小,小米2017年互联网服务收入共99亿元人民币,主要是由广告和 游戏 收入增加,目前米家的优势也主要体现在IoT产品的销售拉动上,但随着规模效应的攀升,米家生态的互联网服务收入潜力会不断显现
由于苹果具有极强的硬件溢价能力,小米在此劣势之下若要保持快速发展势头就应该做好以下事情:1.产品的快速迭代和多层次用户的覆盖,如主打全面屏的MIX为小米带来的不仅是销量还有品牌溢价,带动全产品线的增长;2.继续低价策略,硬件综合净利率不超过5%,也是要 基本放弃硬件收入,不仅是要在资本市场中与联想、三星为代表的硬件厂商做好切割,讲好小米生态故事,更是要保持硬件的使用量,提高生态变现能力 。
但小米几乎是没有iPhoneX的试错机会的,一方面国内手机厂商列强环伺,小米很难再有2016寻找印度转移危机的机会,另一方面,硬件的低利润运营的目标是快速销售,一旦犯错出现滞销,硬件就会成为包袱。
即便是苹果也在为iPhoneX的高定价纠偏,此前有 媒体 报导苹果有意将OLED屏幕订单份额交由LG一部分,希望能逼迫三星降低屏幕成本,最终降低iPhone价格,业内普遍认为2018年的iPhone新款应该会在高价策略上有所收敛。
但无论如何,小米估值为苹果的九分之一,是有一定合理性的,两者短期看手机长期看生态。
作者:老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