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餐消费升级趋势明显 长虹智慧厨房系统助推团餐革命
眼下,我国正在进入新一轮的消费升级进程中,被称为“餐饮行业最后一片蓝海”的团餐市场,目前也面临明显的升级态势,促使团餐企业必须在消费场景、服务需求和健康需求等方面不断革新。可以说,团餐行业的数字化、智能化已经迫在眉睫。
团餐企业应该如何应对消费升级?就在不久前,长虹推出了全球首款打通一三产业的智慧厨房系统,通过数据打通从农场种养、净菜加工、冷链配送、智能烹饪到 手机 点餐、食材溯源等全流程,为用户提供安全、味美、高效的餐饮服务,全方位满足团餐市场的消费升级需求,促进行业快速、健康发展。
规模小服务能力有限 团餐企业面临消费升级压力
所谓团餐,即团体膳食,是一种为群体消费者提供集体就餐服务的餐饮。我国餐饮业从2013年出现了35年以来的首次负增长,全国各地的一些高档餐厅营业额度急剧下滑,团餐却作为后起之秀突飞猛进,迅速占领部分市场份额。《2018中国团餐产业餐饮大数据研究报告》指出,在我国总计3.9万亿的餐饮市场中,2017年团餐市场规模达到9500亿元,约占四分之一,服务涉及7-8亿人的就餐市场,并以年均超过20%的增长率快速增长。
在高速发展的同时,团餐行业同样存在众多痛点。如大多数团餐企业规模小,服务能力有限,管理水平低下,行业规模化与标准化程度低等。特别是在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更是面临来自消费者的巨大压力。
据中国烹饪协会的调查显示,团餐市场可以感受到明显的升级态势。首先,团餐用户对卫生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仅是看起来干净已经不能满足客户的要求,达到国家最高标准成为多数用户对于卫生等级的必备要求。
其次,团餐消费者主要集中在一二线城市,以学生和白领群体占比最高,对健康品质的追求明显高于价格、菜量等因素。这就要求团餐企业在充分了解消费者需求的基础上,提供一整套综合性的服务解决方案。
最后,团餐企业在供应和需求两端面临更加多变的竞争格局,需要在供应链、运营模式、服务体系上做出更多的创新,在人才培养和招募上展现更强的实力。
目前,团餐行业正在运营模式、 营销 模式、服务模式、 商业 模式四个方面不断创新,从后台走向前台,以更好地适应客户和消费者的需求变化,但相对急剧扩张的市场规模,大部分团餐企业的创新力度显得颇为乏力。
是挑战也是机遇 长虹助力团餐企业收获消费升级红利
眼下,餐饮市场正整体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而团餐行业同样可以依靠智慧升级扩过这一发展门槛。然而,不同于普通的大众餐饮,团餐的数字化、智能化涉及食材、净菜、炒制、支付、安全、用户管理等数十个流程,仅仅某个环节的升级远远不够,而是要围绕饮食生态构建全流程的解决方案。
9月初,长虹基于其自身的数据运营能力、软件能力与制造能力,构建了全球首款打通一三产业的智慧厨房系统。该系统以厨房机器人为核心,实现端云一体设计,将物流、信息流、资金流高度集成,为用户提供安全、味美、高效的智能餐饮服务,掀起了一场团餐行业的升级革命。
据了解,长虹智慧厨房系统彻底改变了传统餐食制作流程,通过数据把消费者、厨房机器人、供需交易平台等系统及设备连接在一起,消费者可以通过手机点餐、支付、取餐,厨房机器人按照预制菜谱制作工序智能完成菜品制作、出锅、清洗等动作,供需交易平台完成食材入库、食品溯源、供货等流程。
其中,净菜车间是整个智慧厨房系统的枢纽,连接种植、供应链、厨房机器人等,集物流与配送中心为一体,实现食材标准化、转运容器标准化、料包标准化。高自动化的净菜车间,减少人为参与,尽量避免了二次污染,进一步保障食品安全。
值得一提的是,长虹采用人工智能技术,支持人脸识别取餐,而且消费者线上充值和支付都非常方便,有效降低团餐排队等待周期,让用餐更加方便快捷。
不仅如此,长虹组建了由著名烹饪大师、系统工程师组成的菜谱研发团队,已经标准化了回锅肉、宫保鸡丁、鱼香肉丝、麻婆豆腐等65个菜品,455个规格,为用户提供丰富的菜品选择。
更智慧的就餐体验、更安全的饮食、更丰富美味的菜品更短的排队等待时间……长虹智慧厨房助力团餐企业满足消费者在餐标、健康、消费场景、服务等各方面的升级需求。而在成本方面,团餐企业启可减少厨师的使用量,节省用工成本。据测算,在成都,一个原本15人的后厨团队,启用长虹智慧厨房后,预计一年可省用工成本19.82万元,并产生长期 经济 效益。
“基于国家政策和资源的倾斜,坐拥巨大的市场人口基数,团餐的刚性需求不断释放,政府机构和企业大量开放餐饮服务外包需求,团餐市场的社会化趋势凸显。”一位餐饮界人士指出,顺应消费升级大势,我国团餐企业将在餐标、健康需求、消费场景和服务需求等方面不断革新。可以预见到的是,重塑团餐经营管理全流程的长虹智慧厨房,将引领团餐行业的智能化升级,助力团餐企业成为消费升级大潮中的“弄潮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