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内容付费”功能或将上线,内容创业者的春天将要来临?
随着各大平台对内容生态搭建的逐渐完善以及付费内容趋势的崛起, 微信 作为最大的 社交 平台何时推出付费阅读内容功能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焦点。
近日,有微信公众号运营者发现微信公众号后台内,公众号原创声明中转载状态栏出现“付费订阅“功能。
此后有记者向微信求证,微信公关人士回复“这个事情做不做还没有定下来。会尝试,但没有具体的计划。”
微信终于要做付费阅读了?联想到近半个月以来微信频繁发生的“故障”,真的让人很难不产生怀疑.....
微信故障回顾:
7月26日晚:
微信朋友圈更新内容无法查看,或者更新内容过长。当时微信官方回应称服务器升级;
7月27日下午:
微信公众号大面积受影响,大批公众号推送后被秒删文章。之后微信方面在此解释为系统升级所造成的,被删文章之后也得到恢复;
7月30日下午:
同样是朋友圈大规模故障,公众号文章的链接无法打开。这次故障之后,微信团队发表声明称,对近日来的接连故障表达歉意,并表示会不断提升自身运营维护的能力;
8月3日下午:
微信又抽风了!点击公众号后台的“素材管理”,会出现“返回首页”页面。同时,后台的素材库也打不开,正在编辑的图文页面也无法保存。虽然这种情况仅持续了15分钟,但还是吓坏了不少运营小编。当天微信公众平台的工作人员亦表示这是服务器故障引起的风波。
十天之内四次故障,当时就有不少人猜测微信是在憋大招,其中就有不乏直播功能和付费阅读功能的猜测声音。
虽然目前为止此事还未得到官方人士的证实,但是结合各方消息以及网上流传出的各种功能内测截图等来看,微信“付费订阅”的推出应该说基本是顺理成章了。
不管你是否接受 知识付费时代已到来
其实,“付费订阅”的出现,早已是一个必然。
今年4月上线的值乎、分答,一度成为中国 互联网 最火爆的产品。两者开创的付费问答模式取得了极大的成功,用户通过付费参与到问答之中再通过用户付费听取答案,得到的利益按比例分发给问答双方。一时之间,付费订阅被看作是大势所趋。
今年6月5日,罗辑思维推出了一款付费杂志《李翔 商业 内参》,定价为199元/年。被打上了“ 马云 推荐”的标签后,截至当天下午2点,《李翔商业内参》的订阅数轻松突破1万,订阅额超200万。
几乎在同一时间,由马东团队推出的付费音频课程《好好说话》在喜马拉雅独家上线。定价为198元/年的课程,销售情况异常火爆,一天的成交超25000单,首日全天点销售额突破了500万元。
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只有人们不在为基本的生活资料发愁的时候,他们才会去为更高层次的需求付钱。
为快乐付费(电影、电视、音乐)
为功利性知识付费(首先是功利性的知识,譬如各种考试证书的培训班,新东方之类的是代表)
为非功利性的知识付费,譬如让你更好理解这个世界的知识让你开拓眼界的、让你更深刻思考的知识等。
人们可能都不爱学习,但他们的工作和生活中都需要"消费知识”,将知识作为一种消费品去生产和销售,只要能找到潜在客户并想办法去满足,这样的生意一定可以做。
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普及、支付手段的完善,让付费变得更容易,这个时候为知识付费的条件已经成熟了。
对其他平台产生极大冲击
此前的微信,已经有了全中国最庞大的用户群体,同时还拥有对优质内容来说传播性最好、获客成本最低的社会化 媒体 ——朋友圈,从流量来说,它是无可匹敌的。
可以预计的是,这一功能上线后,微信必将在对于优质内容生产者的争夺中占据决定性的优势地位。不止是喜马拉雅等付费内容平台会感受到压力,包括知乎、今日头条、等一般性内容平台,可也能都会受到极大冲击。
但其他的内容平台肯定也不会就此作罢,知乎、今日头条等或许都将被微信倒逼而开始大力发展内容收费,培育付费用户——毕竟这样看起来的话,在未来1-2年内,谁的付费用户多,优质内容生产者们很可能就会投入谁的怀抱。
这会是内容 创业 者的春天吗?
目前微信已有的公众号内容生态中普遍采用“免费阅读+广告”的“流量变现”模式,对所有的公众号来说,想要拥有更多的关注和阅读量,就必须在内容上做到大众化,以满足更多人的需求,甚至用各种各样的标题党吸引用户点击,内容的专业度和深度就肯定会受到影响。
就在这样在大众化和专业度二者不可兼得的情况下,微信付费订阅成为了新的趋势所在。
一旦微信付费订阅到来,对所有的公众号都将是一次巨大的冲击。 在新的订阅模式到来,巨大的粉丝 经济 和流量浪潮退去后,让大家第一次拥有了可以纯粹依靠内容变现的可能性。谁的内容更有价值,谁只是依靠标题和噱头吸引点击,都会被一一证明。
由于巨大的经济效益,越来越多的专业领域的人成为内容生产者,抢人是成为各个 新媒体 公司的常态,提供专业化知识的公众号将崛起。
而用户会把更多的时间花在付费的内容上,而不是免费内容。这将加速马太效应,低质量内容的号更快死去,用户分配非付费内容的时间越来越少。用户因为花钱会对付费的订阅号产生更强的黏性。
这个时代的“内容”之争,本质上还是优质的内容生产者之争。
在内容付费时代,内容分发者的地位进一步被弱化,内容生产者的中心地位则将进一步被巩固。就现在来看,已经成名的一批优质内容生产者,尤其集中在70年-85年的这一波资深媒体人,将会是目前各大内容平台争抢的对象,也几乎肯定会是微信推出付费订阅后第一批用户。
总之,那些优秀的内容生产者们,可能会是这一波浪潮里最大的赢家。
作者:王凯丰
来源:砍柴 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