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续航长且轻薄的笔记本?得看高通和微软能不能给力

砍柴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来源:雷 科技   作者:白徵明

PC 产业经历过的辉煌岁月在不少人心中记忆尤新,飞速发展的硬件产业、全出不穷的全新标准、以及进步巨大的操作系统,回想起来一切都充满着朝气和现在的全年 2.7 亿市场规模完全不同。

很多因素导致了这样的结果,比如说智能 手机 市场的爆发,PC 产业陷入创新不足的困境等等。 为逆转现状,PC 产业引入过不少新概念 ,一体机、上网本、二合一产品 ......

(图片来自 the verge)

最近的一大热门是 ARM 架构 PC,借由 ARM 架构芯片的低耗高能,带来续航更长更具竞争力的产品。 从微软 2016 年演示至今,ARM 架构 PC 走过了近四年时光也推出了三代产品 ,但充其量还只能说是在做尝试,而非现有产品的有力竞争者。

那么究竟是哪些因素,让看上去很美好的 ARM 架构 PC 和主流市场仍有距离,迟迟不能进入消费者法眼呢?

先从 "Wintel 联盟 " 的失落说起,过去的近 30 年间微软操作系统 + 英特尔处理器组合成为 PC 产业霸主,在笔记本上也延续了这样的合作。迅驰、凌动、Core M...... 英特尔不断带来新的平台,微软却发现英特尔产品很难满足其对移动时代产品的期待

长续航和轻薄,是一款优秀移动产品应具备的硬指标,英特尔却在让旗下 x86 架构处理器满足移动需求的道路上走得跌跌撞撞,迟迟拿不出足够让人满意的成果。 同一时刻 ARM 架构处理器经历一番性能大提升,延续了低功耗低发热发热的特性 ,让微软眼前一亮。

高通骁龙芯片结合 ARM 处理器和基带的设计风格,更为相关产品带来了可以随时随地访问移动网络的能力。于是微软提出了一种概念,AC-PC(Always Connected PC,始终在线 PC): 性能堪用、尺寸轻薄、拥有他们一直期望的长续航,同时也能持续连接网络

想要续航长且轻薄的笔记本?得看高通和微软能不能给力

AC-PC 非常理想化 :既拥有当前笔记本的形态,照顾了用户使用习惯和心理预期;也拥有手机平板的移动设备特性,便携简单拿起来就能用,放下去也不用在意如何管理网络和电量;两者相结合有望带着 PC 平稳进入到万物互联、移动应用为主的时代。

但是在当下,AC-PC 为代表的 ARM 架构 PC 离成为主流还远得很,过去三年间的市场反馈不会骗人。 它并没有像之前的上网本或是二合一笔记本那样快速发展 ,反而是直到今天都没有成为市场调研数据中的独立品类,连网络中的持续讨论都不曾有过。

这可能和现今 AC-PC 产品性能、体验与价格的不匹配有关。 大部分产品处于笔记本市场中的中高端档位,但是性能又无法和同时代的同价位产品相提并论 ,再加上 Windows on ARM 系统和传统 x86 架构 Windows 系统体验有差距,自然无法获得消费者的青睐。

实际性能数据可以很好的说明问题,根据 PC World 的测试结果,售价 999 美元的骁龙 8cx 机型 Galaxy Book S 在 Geekbench 测试中获得了单核 677、多核 2284 的成绩。与之相对的, 同价位轻薄本代表在跑分上都多出其 50%~100%,差距明显

想要续航长且轻薄的笔记本?得看高通和微软能不能给力

(图片来自 Fergus Halliday)

很多 AC-PC 都有着个性鲜明的工业设计, 在仍有不小增量空间的手机市场中或能够获得一席之地,但在已经转入存量市场多年的 PC 产品却行不通 。性能被主流 PC 消费者视作重要指标,性能没有优势的 AC-PC 自然无法入其法眼,更何况还没有较大形态突破。

微软带来的 Surface 的确为市场注入了活力,也如上面所说是源自于性能和形态的双重进步。2019 年微软效仿过去,带来了同样是骁龙 8cx 平台的 AC-PC 产品 Surface Pro X,但形态和性能都缺乏亮点。

虽然 Surface Pro X 试图用手写笔抢占特殊的市场定位,却把问题引向了微软另一个重要产品 Windows, 当前版本的 Windows on ARM 还不能做到 1+1 大于 2

2012 年微软发布 Surface 的同时,还带来了对 ARM 架构 PC 正式进军的产物,Surface RT。这款产品搭载 Windows RT,是微软在 Windows CE 等针对移动平台进行裁剪的系统之后,首个试图在 ARM 架构下拥有完整桌面版 Windows 体验的系统。

Windows RT 并不成功:拥有与 Windows 8 完全一致的图形界面和交互,也有 IE 浏览器、Office 套件等微软引以为傲的生产力软件; 但它根本不能运行传统的 x86 架构程序,不完善的 Morden 应用又有巨大落差,最终被所有人冷落

Windows on ARM(WoA)可以视作 Windows RT 的重装上阵版本,同样运行在 ARM 架构的 PC 上,同样和 x86 版 Windows 保持一致。 WoA 与之前的系统有巨大不同,微软引入程序转码能力,可以兼容一部分 x86 架构软件并像普通 PC 那样运行

想要续航长且轻薄的笔记本?得看高通和微软能不能给力

WoA 看起来很不错,但厂商们都谈不上特别喜欢。虽然华硕、联想、惠普、华为、三星等几乎所有的主流 PC 厂商都响应了大哥微软召唤,推出过一些基于高通平台 +WoA 的产品,却都没有较多的产品线不同产品间也缺乏延续性。

这和之前两种二合一笔记本形态的热度完全不同,厂商们先后推出过多款屏幕可翻转 360 °、屏幕与键盘可拆卸产品,联想、惠普甚至还有常驻产品线每年都在进行更新。 PC 厂商参与热情的区别,能够侧面说明 WoA 与 ARM 架构 PC 的一些问题

不过 WoA 的积极性值得肯定,除了这些年各个平台都有份的 Office 套件,连 iPad 都还没普及的 Photoshop 也有提供支持,差不多有了个生产力工具的大致模样。然而问题在于,愿意购买 PC 产品的用户,需要满足的场景远不止于办公和修图。

由于架构和性能的客观问题, WoA 现在几乎不能运行 x86 架构下的 游戏 或是视频处理软件 ,虽说这些场景在几年前的笔记本上也不敢想象,但近几年产品都提供了或多或少支持,AC-PC 无法实现自然会被诟病。还有 64 位软件兼容,短时间还看不到解决的可能性。

正是这些偏深度的应用场景,才给了消费者愿意为 PC 产品溢价买单的动力,高端笔记本的价格也由此而来。AC-PC 乃至所有 ARM 架构 PC 偏偏在价格和应用宽度上都不占优势,也就自然难以得到专业人士青睐, 至于 社交 和影音娱乐——大部分人有手机平板就够了

所以即使是微软再度以身作则,也无法用 Surface Pro X 在 ARM 架构上重现 Surface 之于笔记本的成功。 好的产品讲究多角度的优越,而 Surface Pro X 除了工业设计之外几乎没有太大亮点 ,注定了不能火热的结局。

既然现在的 ARM 架构 PC 并不让消费者买账,那么能不能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并带来行之有效的产品?这并非不可行,但很可能会违背相关产品诞生之初追求较高利润率的目标,甚至因此失去较为出色的工业设计。

笔记本诞生就是为了满足能够把 PC 体验带出去的目标,因此需要在满足便携性、长续航的同时,也能够拥有足够全面的体验。 这两点不是厚此薄彼而是缺一不可,纵观现在高端市场上热卖的产品,无一不是达成了这些要求

AC-PC 为代表的产品现在还不能在高端市场上正面竞争,无论是 Macbook Pro 还是 ThinkPad X1,都有着 ARM 平台目前还无法实现的性能水准。更不用说软件兼容性以及外围拓展等情况,统统存在着明显差距。

不过采用 ARM 架构也让其因祸得福,较小的散热压力可以实现完全无风扇,长时间在线也有不错的续航,而且厚度和重量都能控制得不错。 放下身段面向并没有太繁重桌面生产需求的轻办公场景,或许会是不错的出路

至于 PC 市场最 " 硬核 " 的 DIY,短时间内没有属于 ARM 架构的机会。ARM 架构续航和持续在线的优势到了桌面端并不明显,而且相对宽裕的尺寸已经能够塞下被动散热的高性能 x86 处理器,再加上 WoA 系统的客观情况,DIY 消费者很难多看两眼。

当前 ARM 架构 PC 的运作模式也做不好品牌机。 PC 市场能够在数年间快速发展起来,离不开 x86 架构下的兼容模式 ,准备好硬件之后可以直接搭配市场上现有的系统软件使用。而 ARM 架构还面临着驱动、调试等环节,研发投入成本和最终收益并不成正比。

想见到 ARM 架构 PC 真正的春天?可能还要再等等。

AC-PC 随时在线的特点具有前瞻性,但当前的网络环境和使用场景并不能将其优势最大化 。即将普及开的 5G 有望带来移动交互体验大洗牌,人与设备、设备与设备之间的关系将被重写,到时候续航和便携可能才会是更被关注的点。

当前 ARM 架构 PC 主要推手之一的微软,看起来仍有抓住移动市场的信心,WoA 的不断更新、Windows 10X 等未来计划可以看出端倪。但问题在于,微软能不能有足够的定力将方向贯彻下去, 如果仍旧是面对移动系统的态度,恐怕将又一次半途而废

本文被转载1次

首发媒体 砍柴网 | 转发媒体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