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将成为粉丝经济时代最强原动力
中国人均GDP的稳步上升,为文化娱乐行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到2015年,我国人均GDP达到7800美元,有望在未来几年内突破1万美元,这将开启粉丝与爱豆的时代,也势必将迎来偶像粉丝 经济 的大爆发。
根据2016年报告显示,在当前追星的粉丝当中,20-29岁在所有年龄段中占比高达47%,显然拥有 互联网 基因的年轻一代更加热衷。而粉丝也都是高学历人群,大学及以上学历的占比53%,可想而知粉丝所带来的经济也是多元化,时代化的。
现代追星不仅走“心”还走“肾”
随着经济的增长,粉丝对爱豆的感情诉求也有了新的跃进,现在粉丝的定义是要对偶像付出情感溢价的才能称之为真正的粉丝。简单而言,如果你只付出了情感,但是没有溢价那就谈不上粉丝。原来粉丝是个人产品的消费者,现在的粉丝需要更多情感溢价,需为爱豆付出更多的资金去追星。
几年前,TF Boys在音悦台的榜单上突然蹿到了第一名,这让人感到意外,甚至有人怀疑是否存在作弊嫌疑。最后结果让他们惊奇,没有依靠水军,就是TF的粉丝把他们刷上了第一名。
再以鹿晗的走红为例,粉丝帮他做专辑、卖周边、策划演唱会、做广告客户的开发等,“围绕鹿晗可以挣出来几千万的营收”,和鹿晗相似的艺人还有吴亦凡、李易峰、TF Boys等,他们和传统艺人最大的不同是,基本都是受过韩国的练习生培训制度出来的,非常懂得粉丝要什么,懂得服务粉丝。
偶像会服务粉丝,粉丝会消费有情感溢价的商品。粉丝会省吃俭用为偶像花钱,因为那是他的情感。而这种趋势在今天越发明显,消费升级带来了巨大的市场。据统计,在淘宝上鹿晗的周边一个月就卖了一亿两千万。
据搜狗联合音悦台共同发布了《中国粉丝追星大数据报告》显示,粉丝们的月个人消费在500 元以下档位的占比最多,占37.4%,但是为了明星的月度消费最多的500元以下的人占比更大,高达 62.9%。还有一个更有意思的现象,粉丝个人月度消费在5000元以上的人占比虽然只有1.9%,但是为了明星而月度消费5000元以上的粉丝却占到2.8%。粉丝经济正在形成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粉丝的钱都花在哪里了?报告显示,偶像周边和纪念品最吸金,占63.2%,唱片等实体作品占59.3%,打榜也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成为新晋消费对象,占57.3%。那么国内物质丰富后的粉丝能付出更多的钱去追星,已经到了穷人做不了粉丝的地步。
强大应援刷新“粉丝经济”新高度
随着人均收入增高,粉丝情感述求也在不断增家,粉丝开始一掷千金“玩大的”。整版报纸、公交车身、豪华灯光秀、楼宇广告等不再是“土豪”们的告白专属特权,而是日益演变成粉丝告白偶像的全新途径。
吴亦凡和王源两个最火“小鲜肉”的生日,他们的粉丝也将各种告白形式诠释尽遍,粉丝团体的高昂付出,将娱乐圈豪华版的“粉丝经济”大戏高调上演。与此同时,女星叶璇也遭神秘粉丝告白,豪华灯光秀加喷泉的高档配置据传刷新了“粉丝经济”的价格高度。
买签名海报、购演唱会门票,这种传统“默默的爱”的方式,正在向“爱要大胆说出口”转移。而这种转移的高成本,粉丝们甘之如饴。一掷千金的眼球效应,并非一朝一夕的产物。“粉丝经济”发展至此,粉丝力量的不容小觑。
粉丝的现代化力量
偶像与粉丝经济已经进入了新型娱乐经济时代。那么,粉丝力量到底有多大?与原先简单的“追星”相比,粉丝们在形式上和空间上都有所变化,更具现代化,并且表现出强大的自组织能力,以公开方式确证其社会性的存在。他们的能力,已经到了能让偶像分分钟“上头条”,能让李易峰经纪人下岗,能让鹿晗微博评论创吉尼斯纪录。
第三只眼观点:从国内市场来看,偶像粉丝多元化的娱乐需求给处于瓶颈期的娱乐产业带来了创新的源泉,而粉丝的 商业 价值却尚未被充分开发出来,因此粉丝经济的市场潜力十分巨大。
决定着明星效应议价标准
明星的知名度和话题性能快速吸引用户和 媒体 ,其中最直观数据就是明星的微博粉丝数、百度新闻数和百度搜索指数。而其中的微博粉丝数、百度新闻数、百度搜索指数绝大部分有粉丝群来主导的。
明星的粉丝自然是坚定支持偶像的事业,明星代言产品,粉丝将首先成为了产品消费的第一阶梯。粉丝数和粉丝与爱豆的感情成为明星身价的议价标准。
想做粉丝经济,先做粉丝服务
“第三只眼”观点:目前大谈粉丝经济,但误区是粉丝不是吸金管道,急功近利榨取粉丝消费能力,只会禁锢粉丝市场。那么如何做好粉丝经济的生意?只有更完善的服务于粉丝,让更多人达到“路转粉”的效果,做大市场,把粉丝作为用户去服务,走可持续性发展的路线。
而粉丝经济倾向与粉丝服务,而粉丝服务,不是一个买卖关系,而是一个服务关系。例如:为了服务好粉丝,音悦台做了上线音悦V榜、为43组艺人打造了专属APP、建立基于图片的粉丝社区“舔”等等。在魏晨巡演中,为更好服务于粉丝,在巡演中,音悦台降低了门票价格、还可以和魏晨亲密互动、更方便地购买周边商品,甚至为粉丝提供了机票和酒店打折服务。
从“追星族”到“脑残粉”,再到如今力量强大的“粉丝会”,从这种词汇上的微妙变化,可以看出社会各界对粉丝现象认同度的变化。如今的粉丝行为虽然仍时见疯狂,但在发生过很多负面事件之后,更多的粉丝逐渐具备一定的组织性——他们变得有组织、有纪律,在追捧明星的同时,很多粉丝团体组织的一系列活动都具有很正面的社会意义,比如用公益方式追星等,这都是粉丝文化和粉丝经济演变的好兆头!
洞察互联网内幕,另类眼光看IT,请关注“第三只眼” 微信 公众平台:thirds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