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域名案胜诉,将腾讯不要脸的本性发扬光大

砍柴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张小龙在微信公开课演讲

或许腾讯天生与猴年八字不合,先是微信红包输给了支付宝红包失去了春晚独家合作权,现在又因为强取“weixin.com”域名被起诉。

2月16日上午,海淀法院官方微博发布消息,北京将至网络公司和一位29岁的李先生将腾讯诉上法院,与其争夺“weixin.com”域名。

2000年11月21日,该案原告(北京将至网络 科技 有限公司和一位29岁的李先生)注册了weixin.com域名,原告通过正当的受让方式成为了weixin.com域名的所有人,并承继了该域名注册时产生的权益。

2015年12月1日,被告腾讯向亚洲域名争议解决中心香港秘书处就该域名提出投诉,仲裁中心审理后做出裁决,将该域名转移给了腾讯公司。

原告认为,腾讯无论是在中国大陆还是在大陆之外的台湾、香港、马来西亚等地区和国家,最早注册包含“weixin”/“微信”的商标均是在2011年10月25日,比原告方的注册时间晚了10年多。况且,直到2011年初腾讯才向公众推出“微信”概念。

目前,此案已被北京市海淀法院受理。不过,一旦微信域名案胜诉,腾信“抄袭大王”的光荣历史又将掀开新的一页。回顾腾讯以往的“抄家”史,那可真是好不热闹。

腾讯QQ抄了ICQ的“家”

1996年,ICQ一经推出便风靡全球,凭借着前所未有的创意很快在全世界拥有了大批的用户,即使在当时 互联网 不太发达的亚洲,市场用户量也占到了70%,在国内更是占到了80%。

不料,ICQ被腾讯一眼“相中”。1998年,腾讯创始人马化腾和张志东,蜗居在深圳的一个民房里,埋首研发半年时间,在ICQ的基础上开发出一款属于中国的即时通讯软件,即现在大名鼎鼎的QQ。

2000年时,QQ打败了ICQ,成为国内即时通讯软件的王者。同时,国内的其他即时通讯软件,也在QQ的迅速崛起中,慢慢地销声匿迹了。

QQ 游戏 抄了联众游戏的“家”

2003年,联众是世界上最大的休闲游戏平台,以棋牌类游戏为主,拥有2亿注册用户,月活跃用户1500万,最高同时在线人数60万,年收入超亿元。当时,联众、边锋、中游是休闲游戏市场上的三巨头,三巨头名气之响,影响之广,不亚于现今的三巨头BAT。

眼看联众在游戏市场玩得火热,腾讯岂能只看不玩?也是在2003年,腾信效仿联众推出了QQ游戏平台,专攻棋牌类的游戏。只怪联众太自信轻视了腾讯的“抄袭”手段,在短短一年内,联众游戏平台被腾讯打败,失去了国内互联网游戏的霸主地位。

QQ音乐抄了酷狗音乐的“家”

2004年,酷狗音乐腾空出世即刻拥有了千万用户,成为国内最先提供在线试听功能的音乐播放软件。看着酷狗在音乐播放届出尽风头,腾讯也按捺不住表现的欲望,在2005年正式推出QQ音乐,不过几乎就是酷狗音乐的孪生兄弟。

为此,酷狗曾经公开指责QQ音乐“毫无重新,严重抄袭”。总之讲理不如赖脸皮,2014年QQ音乐所在市场份额几乎与酷狗持平,忠厚老实的狗狗还是没能斗过到处撒娇、卖萌的小企鹅。

看家绝活“微信”同样源于抄袭

按照腾讯自己所说,微信是其生死关头推出的产品。为何这么说呢?因为当时小米推出了“米聊”,直接冲击了QQ。面对“米聊”的迅速爆发,腾讯即刻发挥了其抄袭的敏感性和果断性,在无线部门迅速开启了一个叫Q信的产品,也就是微信最早的雏形,复制了“米聊”基于 手机 通讯录的模式。

“米聊”虽然是早,但毕竟小米不是做即时通信出身的,相反腾讯却是即时通信起家。基于天生的抄袭、复制、改造的能力,腾讯很快会聚所有力量对微信加大马力,使得微信在几个月内迅速发展起来。加上语音对讲、微信群等新功能的推出,奠定了微信移动互联网第一入口的地位。换言之,没有“米聊”或许就不会有“微信”,从这个角度看,大众还真的感谢腾讯的“抄袭”癖好。

抄袭无边界手段稳准狠

毫不夸张地讲,腾讯的抄袭技能已经修炼到炉火纯青的地步。腾讯旗下的每一款产品几乎都能找到被复制的“对象”。比如,QQ网购--阿里淘宝、QQ直播--PPLive、QQ工具条--百度谷歌工具条、QQ软件管理--360软件管家、QQ旋风--快车、迅雷、QQ输入法—搜狗输入网、soso问问--百度知道、QQ影音—暴风影音、QQ游览器—遨游、QQ相册—网易相册、QQ校友—人人网、QQ医生—360安全卫士等。

尽管腾讯抄袭几乎包揽了 社交 、游戏、音乐、下载、影音、搜索等互联网市场的全部领域,但也不是胡乱发作,而是紧紧盯住了优秀项目才去抄袭,其手段可谓“稳准狠”。仔细审阅,腾讯抄袭的对象哪一个不是领域内的精英或者新秀呢?

不能忽视抄袭所产生的“负能量”

即便腾讯凭借抄袭改良了相关产品应用,但是我们依旧不能忽视抄袭所产生的“负能量”。正如3Q大战360败诉之际公开声讨所说,腾讯用“抄袭+捆绑”的手段逼死了很多“ 创业 公司”,挤压了创业公司的发展空间,截断了创业公司的生存之路。所以说,腾讯欠许多创业者一个道歉和一笔赔偿,更欠行业一个公平竞争的规则。以眼下微信域名争夺案来讲,不仅仅是谁胜谁负那样简单。如果腾讯胜诉,对域名界将产生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

从仲裁内容看,腾讯赢得仲裁的关键原因在于“注册时间认定”。注册于2000年的“weixin.com”域名在使用过程中进行了持有者信息变更,而变更时间晚于微信官网注册时间。在“weixin.com”域名裁决中,有两位专家的意见认为,在域名有期内发生的域名持有者信息变更(俗称“过户”),信息变更应视为“新注册”。基于这样的“注册时间认定”,腾讯赢得了仲裁的支持。

既然域名持有者变更信息被视为“新注册”,那么“过户”岂不多此一举?又或是没有了“过户”这样的环节,域名交易该如何进行?没有了交易和买卖,域名市场该如何发展呢?一个行业失去了统一的认知原则,那必然会导致行业混乱无序发展。

一旦微信域名案胜诉,腾讯不要脸的抄袭本性更会变本加厉,愈演愈烈。希望法律不要被强大的“资本”所绑架,如果偏离公平的天平,失去的不仅是公正,更会毁掉整个域名行业的未来。

【潮起(chaoqi.net)创始人,每篇覆盖100万人的科技评论,微博@互联网分析师于斌,微信个人号117821818,订阅号『互联网分析师于斌 ityubin』】

本文被转载1次

首发媒体 砍柴网 | 转发媒体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