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两年的银河 凭什么扛起吉利的百万销量大旗
2024年对 汽车 行业是不平凡的一年,我国新能源新车销量占比正式超过50%;我国新能源汽车年产量首次突破1000万辆,成为全球首个新能源汽车年度达产千万辆的国家。
但一片欣欣向荣背后,车企面临越发残酷激烈的淘汰赛,不少车企正在疲惫挣扎或已经遗憾落幕。因此即使在2024年表现亮眼的车企,也必须在2025年拿出更多实力应战。
目前,吉利、长安、小米等车企均纷纷公布了2025年销量目标,预期将有更高增长。值得注意的是,在去年凭借多个爆款车型大出风头的吉利,定下了总销量271万辆,其中新能源车150万辆的年度销量目标,而成立两年的银河将承担100万销量。
看似仍是行业“新生”的银河,为何能担起如此重任?在2024年第一个完整的销售年,银河实现全年交付49.4万辆,同比增速达到了80%,远高于行业平均34.5%的增长速度,成为销量增速最快的“大厂新能源”,已经跻身国内新能源头部品牌。
尽管增长强劲,但面对2025年竞争更加白热化市场竞争,银河能够释放出超过100%的增长能量,达成百万销量目标吗?
技术进入爆发期 助力高价值车型赢战市场
蔚来CEO李斌在去年年底称,“我们正处在智能电动汽车产业资格赛最激烈最残酷的阶段,两三年后,只有少数优秀的企业能生存下来。”
进入优胜劣汰的关键时刻,每家想要留在牌桌上的车企都要经历企业核心技术力与体系竞争力的全面考验。
从近年来频频发布新技术成果的动作来看,显然吉利已经做好了充分准备。
比如推出行业首个“智能汽车全域AI”技术体系,基于这一技术体系开发的端到端语音大模型、AI数字底盘、FlymeAuto智能座舱、智驾等很快将应用于旗下新车型上,并有望抢占智能化造车高地。
还有直接将油耗拉入2L时代的雷神EM-i超级电混;将电池循环寿命、充电速度和低温放电等多方面达到新高度的神盾短刀电池;让吉利新能源造车效率和造车成本大大降低的GEA新能源架构……
经过长期坚持自主创新,吉利已经在智能化、三电技术、架构等多个新能源关键领域积累了一系列行业领先的核心技术,实现了真正100%自主研发的中国新能源技术体系和解决方案。在近十年,吉利研发投入就超过了2000亿元。仅今年前三季度,吉利汽车研发投入就达到103亿元,同比增8.4%。
如今吉利新能源技术进入了集中爆发期,多项新能源高价值技术突破并上车,为吉利新能源的爆发提供了底层技术支持。银河作为吉利面向主流新能源市场的排头兵,在吉利先进新能源技术的强力支撑下诞生了银河E5、星愿、星舰7三大爆款。银河E5上市20天交付过万,星愿上市16天交付过万,星舰7 上市13天交付过万……交付速度不断被刷新,三款车在各自的细分市场销量均位居头部。
2025年,银河将推5款重磅新品,也将搭载吉利最先进的新能源技术,持续输出高价值车型,助力销量上涨。
何以取胜?极致性价比带来充分增长空间
能够在2024年实现突围,离不开银河坚持造“高价值车”的理念,对大众用车需求的精准契合。在同行疯狂“卷价格”的时候,银河能够更清醒的看到大众的本质需求——性价比。可以发现,银河大爆的这几款车,无一不是产品力领先同级的高性价比车型。
以星舰7为例,这款车首次搭载了雷神EM-i混动技术。有 媒体 进行了对比,星舰7(入门版)在多个重要动力参数、零百加速等方面均超过了同级热门车型比亚迪宋L DMi(入门版)。同时,神盾短刀电池、11合1混动电驱、银河Flyme Auto智能座舱等领先技术更是为消费者带来了远超同级车的价值体验。更关键的是,星舰7的起售价还不到10万元,远低于比亚迪宋L DMi。
无怪乎星舰7自上市以来持续热销,1月第二周更是以单周0.39万辆销量,成功超越了比亚迪三宋、比亚迪秦L和秦PLUS等热门车型,成为了单周最畅销的混动车。
能做到这样极致的性价比,正是吉利积累了大量的自研技术,助力大大减少了造车成本。比如电池技术作为曾占据新能源成本7-8成的大头的电池技术,便是关键突破口。特斯拉、比亚迪就分别通过自研的4680电池、刀片电池,为各自节省了45%、30%的成本,吉利自研神盾短刀电池技术带来的成本压缩想必也十分可观。
与此同时,吉利也正通过品牌端的战略聚焦进一步提升消费端的降本增效。随着《台州宣言》不断落地,吉利在渠道、研发与生产等层面迎来了全面的战略聚焦,银河的规模化势能有望将在今年集中展现,助力银河百万销量的达成。
民生证券指出,看好公司新能源品牌势能向上、效率提升,技术降本、规模化加速新能源业务步入盈利正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