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三小巨头TMD谁的后劲更足?
头条、美团和滴滴的后劲,五年后头条最强,十年后美团更强,二十年后滴滴更强。从前到后,回报周期越来越长,不确定性越来越高,业务想象空间越来越大。
日前,《财经》宋玮《对话沈南鹏:价值观的胜利》一文在 互联网 圈刷屏,不少问题都引发行业热议,我发现其中有一个话题特别有意思,涉及到当下炙手可热的三家超级独角兽:头条、美团和滴滴,流行的说法是:TMD。
宋玮问沈南鹏:
“TMD红杉都有 投资 ,这三家小巨头谁后劲更足?”
沈南鹏的回答是:
“这取决于你是看五年后、十年后还是看二十年。”
沈南鹏的回答四平八稳,谁都不得罪,但却将问题引入到一个开放式思考的方向:五年后、十年后和二十年后,TMD谁更强大?或者说,谁更具想象空间?
要讨论这个话题我们先回到二十年前,互联网最初出现了三座大山:搜狐、网易和新浪,也就是三大门户,当时张朝阳作为成功企业家在台上分享时,马化腾还是台下的听众。
二十年后的今天,三大门户已经拉出明显的差距,网易市值305亿美元,超过搜狐和新浪,同时也超过搜狐+畅游+搜狗,以及新浪+微博。
三大门户后,新三座大山即BAT在十年前正式成型,相当长一段时间三足鼎立,然而今天,阿里和腾讯市值又比百度高出了许多,中国互联网的核心竞争成为“两马战”,百度有机会借助于AI、内容战略以及自动驾驶等重返BAT阵营,阿里和腾讯谁的后劲更足,我的每个人有自己的答案,不是本文讨论的重点。
TMD今天成为互联网三小巨头。两年前很多人不屑于这个说法,我认识的美团和滴滴的很多朋友就认为,头条跟他们不是一个量级,说TMD不合适,当时美团和滴滴保守估值在500亿美元以上,头条在2018年上半年新一轮投前融资估值才350亿美元。
事情很快发生了变化,现在字节跳动估值已经超过美团和滴滴。2018年10月,36氪报道字节跳动已完成Pre-IPO融资,投前估值达到750亿美元;美团最新市值约合362亿美元;去年10月《华尔街日报》报道滴滴当时估值大约500亿到520亿美元之间,最高时一度560亿美元。从体量看,字节跳动在TMD中已成为领头者。
二年不到TMD顺序就已发生变化,五年后、十年后、二十年后,自然会风起云涌,城头变幻大王旗。正是因为此,当我们试着来回答沈南鹏的开放式问题时,就大概率会被打脸。好在,我不怕。
我试着从业务逻辑来给出我的答案。
我认为,头条、美团和滴滴的后劲,五年后头条最强,十年后美团更强,二十年后滴滴更强。从前到后,回报周期越来越长,不确定性越来越高,业务想象空间越来越大。
赛道:头条内容,美团消费,滴滴交通,想象空间一个比一个大。
TMD赛道各有不同。
头条是内容赛道,即给用户提供各种内容满足精神需求。
内容市场 商业 模式成熟,头条在商业化上走在最前面,2018年已实现500亿-550亿的营收目标,有 媒体 报道2019年其营收目标已瞄准1000亿,这远远超过今日头条当初的预期。
2016年3月张一鸣在内部年会演讲时指出,希望能够通过1/7的媒体时长,通过更强大的广告系统、更强大的商业系统达到1/5的广告市场收入,希望在2020年能达到100亿美金。
当时,字节跳动还是今日头条,抖音也没上线。
张一鸣同时还提出一个目标:到2019年全球化全面成功,能够成为全球第一的创作平台,“如果到那个时候的话,我相信头条是有机会跻身下一个市值千亿美金的公司。”现在字节跳动成为全球化最成功的中国移动互联网公司之一,Tik Tok在海外市场一骑绝尘,成为霸榜级App,千亿美元估值对字节跳动来说不再是神话,而是眼前。
TMD中,只有字节跳动明确了五年内的收入目标,甚至提出了2019年千亿美金市值这样的估值目标,这跟腾讯做战略只看三年的务实风格倒是十分相似,它们都是产品驱动,都十分务实,都关注市场现状,都布局可见的未来,因而更加重视确定性。
这样的确定性就是,字节跳动五年后吃的蛋糕是1000亿美元的中国广告市场。当然,有两个想象空间:一个是转型泛娱乐以及 社交 化成功,可以进入千亿美元级的泛娱乐市场;另一个是全球化成功,则可以获取全球广告和娱乐市场份额。
美团是消费赛道,以生活服务为入口让用户Live Better。
美团覆盖吃住行的消费市场,未来十年会保持稳定增长,规模比广告市场大多了,广告跟物流、 金融 、制造等一起为消费服务。
普华永道预测,2019年中国零售市场总体规模将达6.77万亿美元,其中线上零售规模约1.25万亿美元。2016-2021年中国零售市场每年将以9%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其中线上和线下增长比例分别是21%和6%。
现在电商渗透率不到20%,未来新零售会推动零售业变革,线上零售规模更大,10年后有多大?没有预测,但零售总额会超过10万亿美元,新零售渗透率即便只有20%也是一个2万亿美元市场。
在餐饮外卖、酒店旅游和电影票务后,美团可以横向扩展的类目较多,有望抓住新零售趋势,在其中份额会有多少,取决于战略落地,但总的来说,零售市场规模比广告市场大太多了。
滴滴是交通赛道,从出行平台到智能交通运营商。
滴滴是交通赛道,虽然眼下以网约车出行为主,但长期来看会成为一家智能交通运营商。2017年开年,滴滴在内部邮件中有一个五年规划:
“未来五年希望成为一个世界级的 科技 公司,推动和引领全球交通和 汽车 产业的变革,进一步成为全球最大汽车运营商和智能交通技术的引领者。”
2018年因为种种原因,滴滴战略有所收缩,更加聚焦到出行市场本身,但走得慢是为更换引擎以求走得更远,滴滴远景不变。
智能交通技术和汽车运营商五年内都不是很性感的故事,前瞻 经济 学人的预测,2023年智能交通行业市场规模有望超1300亿元,只是一个200亿美元的市场,十年后交通出行市场也能看到大概的框架,但二十年后呢?智慧城市、新能源汽车、无人驾驶汽车、智能公共交通、共享出行,都将是截然不同的图景。滴滴智能交通以及汽车运营商的故事,在二十年后极具想象空间。
周期:AI趋于成熟,新零售初级阶段,智能交通极早期。
技术驱动的产业发展,一般都逃离不了高德纳(Gartner)的“技术成熟度曲线”模型(Gartner Hype Cycle),该模型认为,一门技术的发展要经历五个阶段。
启动期(Innovation Trigger):概念,媒体有所报道,引起外界兴趣。
泡沫期(Peak of Inflated Expectations):个别成功案例,一些激进的公司开始跟进。媒体大肆报导,各种非理性的渲染。
低谷期(Trough of Disillusionment):该技术的局限和缺点逐步暴露,对它的兴趣开始减弱。基于它的产品,大部分被市场淘汰或者失败,只有那些找到早期用户的公司艰难地活了下来。媒体对它的报道逐步冷却,前景不明。
爬升期(Slope of Enlightenment):该技术的优缺点越来越明显,细节逐渐清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理解它。基于它的第二代和第三代产品出现,更多的企业开始尝试,可复制的成功使用模式出现。媒体重新认识它,业界这一次给予了高度的理性的关注。
高原期(Plateau of Productivity):经过不断发展,该技术慢慢成为了主流。技术标准得到了清晰定义,使用起来越发方便好用,市场占有率越来越高,进入稳定应用阶段。配合它的工具和最佳实践,经过数代的演进,也变得非常成熟了。业界对它有了公认的一致的评价。
我们用技术曲线来看TMD的发展,会有更清晰的答案。
头条的核心技术是AI,AI趋于成熟,正在收割。
字节跳动的核心技术是AI,AI技术在AlphaGo战胜人类后已经成为显学,2018年开始走向大规模落地,不只是字节跳动,越来越多公司用AI技术赚取到了真金白银。
AI技术已进入爬升期,五年后将走向完全成熟。
美团点评未来看新零售,新零售处于初级阶段。
在AI技术已经开始普及时, 马云 提出新零售,行业已掀起热潮,各种新零售项目层出不穷,所有电商平台和零售巨头都在做新零售,甚至国外世界级零售巨头也在跟进(当然,作为阿里的对手,很多平台不承认他们在做新零售的事实)。
当下新零售尚未开花结果,获取回报需要时间,而且一定会比AI晚一个小周期,十年后或许会全面进入收割季节。有人说新零售不是一个技术,在我看来,新零售本质是技术驱动的零售变革,就像互联网技术之于产业互联网一样,正是因为此,新零售发展逃离不了高德纳(Gartner)“技术成熟度曲线”。
滴滴要做智能交通技术公司,技术处于更早阶段。
自动驾驶技术处于更早期,智能交通技术也是,不论是机器视觉算法、传感器、高精地图还是车路协同,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智能交通出行市场本身因为涉及到大规模基建,需要更长的投资周期,早在2006年,国务院就发布《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将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列入交通运输业优先发展主题,这样的五年、十年甚至二十年规划在交通行业很常见(但零售、广告行业却不多见)。
智能交通需要足够长的时间,无人驾驶汽车、车路协同技术的落地,也不例外,现在虽然有一些应用雏形如智慧停车支付,但都只是皮毛,未来的智能交通一定是基于自动驾驶技术,在云端、路端和车端智能协同下,革新当下的交通出行运输体验,行业普遍认为,基于无人车的大规模智能交通,会需要二十年左右的时间。
因此从技术曲线来看,字节跳动依赖的AI技术已经成熟,不再是瓶颈;美团点评的新零售技术以及模式尚在探索,但十年内就会陆续开花结果,跟电商十年成长周期一样;滴滴的智能交通,则要更长的时间落地技术和基建。而且不难发现,新零售和智能交通技术都依赖AI技术,却不止于AI技术,比如智能交通需要5G技术甚至6G技术,各种技术全部成熟也需要时间。
竞争:头条VS百度腾讯,美团VS阿里,滴滴VS周期。
宋玮还问了沈南鹏一个问题:
“腾讯和头条的战争,阿里和美团的战争,结局会怎样?”
沈南鹏的答案是:“长期共存。”
从这个问题可以看出头条和美团都有清晰的对手,但滴滴在中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具体对手。
字节跳动的对手: 腾讯和百度。
头条的对手不只是腾讯,虽然头条怼东怼西,但最直接的对手只有两个,百度和腾讯,前者从PC时代掌握内容分发权;后者基于社交拥有用户内容消费时长,以及背后的泛娱乐场景。百度和腾讯的共同点是都吃广告的饭,百度2018年广告收入破千亿,腾讯2018年581亿,2019年广告收入目标900亿,在 游戏 版号受限后广告会更被倚重。字节跳动2018年营收做到500亿左右,2019年目标是1000亿。
所以头条、百度和腾讯会越来越激烈地争夺一个确定的市场,头条五年后能做到做大,取决于战争结果,正是因为此,头条更有一种斗士姿态,“头腾大战”“头百大战”早就打起来了,战斗感强。
美团的对手:阿里。
美团的核心对手是阿里,不是因为后者有饿了么导致两者外卖竞争激烈,而是因为两者本质都是新零售玩家。阿里成立本地生活服务公司,布局同城物流,编织新零售网络;美团点评基于T型战略从餐饮向酒店旅游、电影票务等延伸,推出闪购业务。我一直都有一个观点:美团和阿里在新零售领域必有一战,美团是腾讯与阿里在新零售赛道对垒的核心代理人。
相对于头条而言,美团与阿里的竞争尚未到真刀真枪的境地,整个市场比较和谐和早期,外卖对阿里是局部战争,酒店旅游美团最直接对手是携程,新零售大战尚未打起来,这个市场怎么玩儿,会有多大,去向何方,需要大家一起来定义,这是一个五年后才会激战十年后才会见分晓的市场。
从企业(主动或者被动)锚定的对手,可以看到其未来的出息,阿里是习惯于面向二十年做战略布局的企业,因为相信而看见,基于此,阿里巴巴描绘了宏大的蓝图,要成就一个承载20亿人的超级经济体,可见美团点评十年后想象空间十分可观。
美团点评崇尚亚马逊“无限扩张”的理念,即便是上市后也依然将规模增长放在第一位,而不是利润。2017年美团经调整亏损28.5亿元,在2018年扩大了近两倍,达到85.17亿元。周刊君不完全统计,仅过去四年里,美团合计亏掉了1508亿元,调整会计准则后,这个数字依然高达227亿元。王兴曾直言:
“如果不开拓新业务,我们可以在一年之后规模盈利,但我不认为短期赢利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站在投资角度来看,美团点评是一家10年期甚至更久的Long Term型公司。
滴滴的对手:周期。
滴滴没有直接对手。
虽然中国网约车市场还有一些玩家,但都不能进入滴滴的视野,要说是滴滴对手也是抬举它们了。就智能交通和自动驾驶而言,虽然百度也在自动驾驶和智能交通领域进行战略布局,但要说这是百度主业也没人会认同。百度不能算滴滴的对手,因为市场本身都在极早期,大家都在努力走出黑暗森林,而不是盯着对手去搏击。
程维此前也接受了《财经》宋玮的采访,他的言论强调了弱化竞争的理念,他当时就明确,“滴滴不是一家打拳击的公司”,他厌倦了“在一个黑暗的森林里和所有人博弈”,他认为滴滴要做更高纬度的事情,要去全球市场,去和Uber和Google竞争。
如果滴滴国际化失败了,就会成为一家中国本土的竞争驱动的多元化公司,这将是滴滴战略的失败。
滴滴对无人车市场有很大的野心,程维的判断是,无人驾驶只有一二名,没有第三名,谷歌是第一,希望滴滴能成为最终活下来的另一家。同时,程维当时就判断无人驾驶有很长的周期,“十年之内,无人车卖给普通消费者是很难的,因为无人驾驶要在特定道路和环境才可能实现。”他说这一点是佐证滴滴做无人车在商业场景上的优势(即将IPO的美国网约车第二Lyft已经在尝试无人出租车服务了)。
3月22日,长安汽车、中国一汽、东风汽车联合腾讯、阿里巴巴共同成立T3出行公司,以网约车市场为切入点,打造一家基于国家信息以及交通安全和云计算平台的智慧出行服务公司,看上去会成为滴滴竞争对手,但滴滴真正意义的竞争对手只会是技术周期本身。在做好出行市场的同时,坚定不移地投资智能交通技术,在二十年甚至更久的周期后,获取高额回报,可能会是滴滴要走的路。当然,要做到这一点很难,有干扰因素,有亏损压力,有二十年的不确定性。
总结:五年头条,十年美团,二十年滴滴。
从赛道的特性、技术的曲线,以及竞争的格局来看,TMD谁的后劲更足,答案已经十分清晰。
五年后,头条将最早丰收,在未来五年字节跳动在业务数据上会表现更好,最先盈利,市值领先,因为其业务最清晰,不确定性更低;
十年后,美团点评如果能够在新零售赛道有所作为,将从阿里主导的市场找到自己的位置,成为参与新零售收割的重要玩家;
二十年后,无人驾驶技术主导的智能交通将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现实,滴滴将成为智能交通主导者——如果它坚持智能交通投资的话,这很难,能够持续一个二十年的大故事的企业家少之又少,马云、贝索斯算是其中两位。
商业最大的不变就是变化,五年互联网行业会发生很多事情,二十年更是沧海桑田,新的模式、新的技术、新的市场会不断涌现,TMD也会不断调整自己的姿态去迎接未来,就像2018年,美团和滴滴分别进入各自领地一样。二十年前,谁又能准确地判断三大门户抑或BAT的今天呢?不过,即便如此,我也希望立下这个小小的Flag,见证历史的发生。
来源:36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