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迭代突破彩电增长瓶颈,量子点有望率先爆发?
受原材料成本上涨、房地产市场调控等因素影响,彩电消费市场整体依旧处于缓慢增长期。奥维云网近期发布的报告显示,今年一季度,国内彩电市场难言乐观,零售量1179万台,同比下降5.2%。此种背景下,彩电业将技术升级作为了发展的关键突破口。
特别是三星、海信、TCL等巨头力推的量子点技术,有望成为推动行业转型升级,刺激市场扩容的关键。
技术成熟可量产
自上世纪70年代问世,量子点技术得到了科学界的广泛关注和深入研究,产业进程也不断加速,在生物医疗领域、照明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尤其是在显示领域有了较大突破,被视为突破LED技术天花板的革新性一步。
近期,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赛西实验室出具的三星等量子点电视的检测数据表明,量子点电视在峰值亮度、白场亮度、黑色亮度、动态对比度、NTSC色域等方面对传统的液晶电视存在相当大的优势,表现力方面,量子点能够媲美同样作为“下一代显示技术”竞争者的OLED。
据了解,目前,量子点显示在色域覆盖率、色彩控制精确性、红绿蓝色彩纯净度等各个维度已全面升级,在显示领域中,背光源中使用量子点材料有四大独特优势:
一、相对于OLED而言,采用的是成熟的无机材料,寿命更长;
二、在不增加CF膜厚的情况下,将LCD色域提升了38%,色域更广;
三、显示的红绿蓝三基色对应的光谱峰清晰明了,彼此无重叠,色彩更纯;
四、量子点显示材料能够大幅提高LCD亮度,亮度更高,同时节省能耗。
以三星为例,其QLED光质量子点电视就具备“亮、久、广”等特性,能呈现高达1500-2000尼特的峰值亮度,是普通电视的6倍,WOLED的3倍。三星QLED TV能够还原100%显色体积、准确呈现DCI-P3的色彩空间,可以在任何亮度水平下还原所有的颜色,提供超高色域覆盖率。
表现力不相上下,使用寿命和稳定性就成了量子点当前相对于OLED的主要优势,量子点作为无机晶体不怕光晒、不怕热,而OLED中的发光材料是有机分子,稳定性问题仍需解决。另外,从产品推向市场和满足更大量的购买需求来看,目前量子点也更有优势,毕竟,OLED的良率问题仍是对产品量产能力的制约。
分析机构的预测数据也从侧面支持了上述论证:NPD Display Search预测,量子点电视在中国市场的年增长率将达到100%,有望从2016年的60万台增长到2017年的120万台,同时全球范围内也会从300万台增加到600万台。相比之下,数据预测认为,2017年,OLED面板的全球出货量仅能达到约150万片。
巨头引领有合力
技术的诞生和应用,相对而言更容易,但技术的市场推广就要更困难一些,因为这个过程,需要的是整个产业链的协同,早些时候,彩电领域的液晶与等离子之争,恰恰能说明这个问题。
在等离子的市场地位仍占据上风的时候,少数几家掌握等离子制造技术的电视玩家,并没有利用大规模生产建立起更大的规模与成本优势,而是垄断等离子技术及上游面板资源,整个产业链缺少了开放分享,致使生产成本过高,给了液晶队伍赶超的机会。
相较而言,2000年以后,三星等液晶显示阵营成员开始加速布局,液晶面板技术也处于相对开放的状态,诸多技术先进的液晶面板生产线接连落户亚太,充足的货源供给之下,阵营愈发扩大。在庞大的市场需求拉动下,液晶技术也获得了进步,从而最终成为市场主流。
量子点阵营目前的状态,就与当时的液晶颇为相似:
首先,产业巨头的参与。 三星、TCL、海信等领导品牌,均位于彩电市场的第一梯队,整体实力雄厚,其中,三星坚定不移地走量子点电视技术路线,并将量子点电视作为主推产品。三星QLED光质量子点电视凭借高亮清晰的画面、历久弥新的颜色、宽广的自然色域,同时融合了创新生活方式的Q格调和突破人机交互的Q智能,成为三星量子点电视的攫利消费市场的利剑。在产业链方面三星 投资 了具备300项量子点技术专利的德国Nanosys公司,还收购了美国量子点企业QD Vision。
巨头的助推,更容易引领行业潮流。例如,三星首创曲面屏获得市场广泛认可后,曲面阵营就逐渐扩展,据北京中怡康报告数据显示,2016年有20家以上的消费电子品牌推出了155款以上曲面产品。
其次,产业链状况良好。 据了解,全球已有三大量子点材料制造商——英国Nanoco、美国Nanosys及美国QDVision(已被三星收购),其中Nanosys公司握有超过300项量子点显示的相关专利,而在国内的面板企业方面,如京东方、华星光电、龙腾光电等都有量子点技术的相关研发、生产。
再次,量子点阵营保持了开放合作的态度。 近期的国际量子点显示产业论坛上,国内外量子点显示产业领域专家、学者以及制造企业、渠道商对量子点技术未来发展达成共识,并成立战略合作伙伴,试图共同推动量子点显示技术产业的发展,重构量子点显示产业新秩序。
最后,发展空间巨大。 尽管相对于其它技术,量子点已经相当成熟,但其本身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从而保障了技术的持久生命力。据了解,量子点显示技术主要分为光致发光与电致发光两个阶段,目前三星等企业已经实现了光致发光产品的落地,而第二阶段的电致发光,被认为,最有可能是“下一代显示技术”。
性价比高易接受
迈过技术研发与产业风向的关卡,量子点依旧要经历市场选择的进一步考验,其首先要面对的,就是存量市场正在展开的“换机潮”,随着大屏高端产品渐成趋势,性价比,无疑会是量子点的有力依仗。
量子点现有的性价比,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生产成本。 由于工艺相似,量子点屏幕继承了LCD低成本的特点,同时,量子点滤光层的成本也不高。相比之下,虽然随着技术的发展,OLED面板的成本也在下降,但由于其工艺复杂,良品率低,相比LCD,它还是要贵出大约20%。
使用寿命。 OLED技术因为其材料为有机材料,面板蓝色子像素的寿命有限,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很容易出现“烧屏”的现象,目前依旧存在寿命短、易老化等天然弱点。以无机材料为量子点,其相应彩电产品的使用寿命,经检测已经可高达6万小时。另外,结合其使用寿命长的特点,量子点的使用稳定性,在现阶段有更好的保障。
渠道赋能。 在近期的国际量子点显示产业论坛会议现场,国美、苏宁、京东、天猫、五星、重百、唐百等渠道商与量子点彩电制造企业现场签约,助推量子点电视消费普及。其中,三星等品牌和渠道商今年的签约金额达到100亿元。
显示技术革新驱动彩电业升级,已经成为业内共识,新的“争鸣”局面也在逐渐显现。但就目前而言,技术的成熟、产业的协同以及市场的认可,无疑将使得量子点产品,有望在推动行业增长的过程中率先引爆市场。
来源:钉 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