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指导意见暖风频吹,盈利和精细化运营成两大角逐点
该来的总会来,躲都躲不掉。8月3日,交通部、中宣部、中央网信办等10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鼓励和规范 互联网 租赁自行车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各城市应制定车辆投放机制,增加停车点位,统筹发展互联网租赁自行车。
总体看,共享单车的指导意见要比预想得更积极乐观,既为共享单车在公共交通出行中的身份正了名,也对租赁自行车服务在便民、缓解交通拥堵、绿色低碳出行方面给予了肯定。
不过,这份共享单车指导意见有几大看点值得关注,比如对用户注册实名制的要求,12岁以下儿童禁止提供服务,不鼓励发展共享电动自行车,提倡采用免押金方式提供租赁服务,有效规范单车乱停乱放行为和区域投放数量控制机制,推广应用电子围栏等技术,智能化的调度和运营等方面。
指导意见消除了监管盲区,厘清不少问题的边界。但就如当年网约车新政出台后,各家平台几家欢乐几家愁。共享单车指导意见落地后,对ofo小黄车、摩拜及一众共享单车平台来说,究竟影响几何呢?
鼓励免押金,ofo先行一步,摩拜该掉头了
在共享单车指导意见中,首当其冲且关注度最高的话题就是押金和资金监管。新规要求,用户资金需专款专用,明确区分押金和预付金,强制要求两个账户分离,并进行银行账户托管。
考虑到车辆使用损坏的情况,指导意见基本上认可押金运营模式,但鼓励免押金租赁服务,要求支付和结算业务应通过银行和非银行 金融 机构完成,“即租即押、即还即退”。
实话讲,即使没有共享单车指导意见的“倡导”,单车免押金也是未来发展趋势。共享单车之所以出现押金模式,有两个客观因素:
一是为了快速圈用户,单次骑行成本太低,单车投放量动辄百万级起步,一次性砸数十亿资金,因为要摊薄巨额的投放成本,押金就成了必然选择;二是,国内共享单车的故意损害率过高,以致于出现了“共享单车是国民素养的照妖镜”的说法。押金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约束条件,起到了降低蓄意破坏或公车私占行为的作用。
但另一方面,押金模式确实带来了诸多争议,间接触发了各大单车品牌疯狂投放车辆的动作,道理很简单,投放出去一辆单车,可以锁定7-8个人,仅仅押金所形成的沉淀资金规模,就是一个天文数字。
虽然指导意见给出了免押金的运营模式,但短期看,押金背后涉及不小的利益,取消的可能微乎其微。未来,随着单车业务模式进入良性发展期,以及用户信用体系的完善,会逐步从押金模式向免押金过渡。
对比一下ofo小黄车和摩拜对待押金问题的策略和态度,可以发现异同之处。两家都坚持押金运营模式,但ofo小黄车仅收取99元,摩拜则一直坚持299元不动摇。
今年3月,ofo小黄车推出“信用解锁”,与支付宝芝麻信用合作,只要信用分值高于650,就可以免押金骑行。但摩拜最近才象征性地在天津、杭州、成都三个城市推行免押金服务,还只是针对 微信 端小程序注册的新用户,每周仅享受5次免押金试骑,老用户则无法享用,这更像是刺激拉新的推广行为。
可见,ofo看起来早就预料到有这么一天,正逐步向免押金过渡,但摩拜要迟缓一些。 当然,这也情有可原,摩拜单车成本超过千元,第一代的经典款高达3000元,真免押金了,成本这么高,运转起来就更难了。
机械锁未明确禁限,智能锁将统一江湖
指导意见鼓励企业利用智能锁技术进行经营管理,但并没有明确禁止、限用“机械密码锁”。这对ofo小黄车来说算是一大利好消息了。因为之前曾有传言称,机械密码锁由于损坏率高,将面临召回。一旦如此,ofo前期投入机械锁车辆数量不小,召回涉及到的成本和负担就大了。这恐怕是摩拜乐于看到的结果。
但这次指导意见放了ofo小黄车一马,机械锁可以继续存在,且无需召回,算是官方正式的一次“辟谣”。这表明,单车是机械锁还是智能锁,并不是政府监管的重点。
目前来看,ofo小黄车已经在智能锁上持续改进,一方面更新升级已投放机械锁车辆为智能锁,另一方面投放搭载新一代智能锁的新一代单车。ofo小黄车还与中国电信、华为展开合作,首家引入NB-IoT物联技术,连接数量更大,网络覆盖深度更广,功耗更低,省去了充电维护的麻烦。
消息透露,今年10月底之前,所有ofo小黄车车辆将升级为智能锁,甚至还支持公交卡刷卡。一旦完成这一步,ofo小黄车将彻底告别机械锁,短板也就不存在了。
相比,摩拜一开始就使用智能锁,的确在早期占有一定优势,也有较好的用户口碑。但也有 媒体 报道,摩拜的智能锁并非是最先进的NB-IoT物联网技术,存在一定的技术漏洞,有点“伪物联”的嫌疑。
专门研究物联网的RFID世界网发布的一篇标题为《摩拜智能锁存在技术漏洞,实际上只是“伪物联”》的文章指出:
“摩拜使用的还是传统的短信和GPRS、蓝牙功能,其实就是限定只能通过一个服务器IP发短信给卡终端进行控制,做不到精准定位。”
当然,摩拜的智能锁也在不断更新换代,从最初的短信开锁到二代的GPRS信号开锁,再到三代的GPRS+蓝牙开锁模式,确实体验上得到了改善。继ofo之后,今年5月,摩拜宣布与四川移动、华为达成战略合作,将围绕着窄带物联网应用及NB-IOT进行技术攻关,瞄准的同样是ofo小黄车所采用的智能锁方向。
看来,ofo小黄车与摩拜围绕着“锁”的技术,最终会殊途同归。
12岁以下儿童被禁入,初衷好但难落地
指导意见针对用户端也做出了详细规定。规定指出,共享单车运营企业需对用户注册使用实行实名制管理,并签订服务协议,明示计费方式和标准,还需要为用户购买人身意外伤害险。同时针对此前各地频繁出现的儿童使用共享单车服务的现象和风险,指导意见明确规定,禁止向未满12岁的儿童提供服务。
这一点,无论是摩拜、ofo小黄车,还是其他各种颜色的单车品牌,同在一个屋檐下,面临的是同样的情况。其实,“合规”的难度并不大,也不会对共享单车的市场和发展空间带来影响。
目前来看,共享单车的用户注册门槛较低,基本上有一个 手机 号码就可以注册成功,绑定好支付宝或微信支付就可以使用了,并未对身份证信息进行核验。按照指导意见的要求,下一步,共享单车会走手机号码注册实名制的旧路,新用户注册需要审核身份信息,老用户的身份核验和补充也会提速,当然,会给一定的缓冲期。
但话说回来,这一规定的初衷是好的,但可能治标不治本。因为不管是实名制,还是禁止向12岁以下儿童提供服务的规定,在落地实施中存在人为无法弥补的漏洞,比如儿童使用家长的手机扫码骑行,就可以轻松逃避,带来后续隐患,很容易让这一规定成为摆设。而不少家长的视而不见和纵容行为才是病根所在。
所以,长远来看,公众监督、家长看护、儿童自觉氛围的建立更为重要。
乱停放现象将被遏制,无桩到有桩成必然了
一直以来,共享单车乱停乱放问题饱受媒体、社会界诟病,不仅挤占了社会公共空间,在人流量密集的 商业 区、住宅区,共享单车几乎成为灾难,停放完全没有“规矩”。更甚者,一些遭恶意损坏的单车被丢在城市的各个角落,沦为钢铁垃圾。
就此,指导意见首次明确了车辆投放企业的主要责任,终于有法可依了,以后各家共享单车都没法脱责了。
其实,针对这一问题,各家单车企业没想逃脱责任,也投入了不少精力、人力。比如增加线下维护人员,对单车摆放进行规范,对随意丢放的车辆统一调配。只不过,这种方式并没有从源头解决停放问题,仅仅是“擦屁股”的措施,还间接默认和助长了用户的不良习惯。
除此,ofo小黄车、摩拜两大品牌都在试图构建系统化的解决机制。其实办法有很多,公众虽然缺乏自觉意识,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行业内始终没有统一的停车规范,这是问题所在。如果全面应用电子围栏技术和指定停车点方式,将用户停车习惯引导到正途上并不难。只不过设置停车点,又涉及到了更复杂的路政规划、公共空间资源问题。
一篇来源于龙虎网,标题为《南京三山街摩拜单车停车点被拆除 管理部门:违建》的文章点出了背后的尴尬:
“摩拜私搭停车点,结果被城管部门依法拆除。 其实,摩拜建停放点,积极的态度是值得肯定的,只不过,停车点的选址、建立和运营,需要由市政、城管部门统筹规划,乱搭、乱建的行为有些尴尬了。 ”
未来,从无桩到有桩的进化,会存在一定变数。共享单车之所以能快速扩张并成为3公里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很大程度上与无桩的模式相关。因为无桩,单车随处可见,也可以任意停放。但过大自由度的无桩模式是不可能存在的。
未来,随着政府相关部门配套细则的出台和实施,共享单车回到有桩时代是一个必然。只是,这到底在多大程度上会影响单车的使用频率、使用率,目前还无法预测。
总体看,共享单车的指导意见是开放、包容的,比预期更为积极,也充分体现了政策对待新兴事物的呵护。新规的出台在厘清问题的同时,也有望成为共享单车发展史上的一道分水岭。不出意外,接下来,海量车辆投放的现象将减少,几十家品牌同台竞技的景象恐怕要不复存在了。
而更值得关注的是,共享单车经过一年多时间的野蛮生长后,从粗放式运营到精细化运营,从单一的资本驱动到寻找良性盈利模式,会是下一步竞争的关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