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傅利叶智能创始人顾捷:我们正处在人形机器人即将商业化的黎明时刻

砍柴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对话傅利叶智能创始人顾捷:我们正处在人形机器人即将商业化的黎明时刻 傅利叶智能 GR-1 通用人形机器人

随着特斯拉擎天柱(Optimus)引发全球人形机器人行业热潮,国内企业也开始纷纷发力这个百亿美金的 " 高技术 " 赛道。

钛 媒体 App 获悉, 7 月 6 日 -8 日举行的 2023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上,智能机器人公司上海傅利叶智能 科技 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 傅利叶智能 ")发布最新研发的一款通用人形机器人 GR-1。这是国内首先实现自研可 商业 化落地的通用人形机器人产品。

据悉,GR-1 采用电驱动技术,身高 1.65 米,体重 55 公斤,全身自由度达 40 个,最大关节模组峰值扭矩可达 300NM,步行速度可达到 5KM/h,最大负重 50 公斤,具备快速行走、敏捷避障、稳健上下坡、抗冲击干扰等运动功能,或将能够应用于工业、康复、居家、科研等多应用场景。

傅利叶智能创始人、CEO 顾捷对钛媒体 App 表示,从动作来看,目前中国人形机器人已进入领先状态。相比液压驱动技术,采用电驱动技术的人形机器人可以很好的量产,未来 1、2 年其运动能力和各个方面将有快速改进,潜力巨大。

" 为什么今天我们发布通用人形机器人,因为我认为人形机器人已经接近开始可以商用化的一个黎明时刻。" 顾捷表示。

对话傅利叶智能创始人顾捷:我们正处在人形机器人即将商业化的黎明时刻 傅利叶智能创始人、CEO 顾捷(来源:受访者提供,有略微调色)

据悉, 傅利叶智能成立于 2015 年,深耕智能机器人技术,集团总部位于上海张江,同时在新加坡设立区域总部,在上海、广州、墨尔本、苏黎世、芝加哥等地进行研发及生产布局,多年累计超过 5 亿元的研发投入,垂直应用于健康、教育等多个生态场景。而集团旗下核心康复机器人已进入规模化应用,为全球超过 40 个国家和地区的 2000 多家客户提供智能康复综合性解决方案,已是康复机器人赛道龙头。

融资方面,最近一轮是 2022 年 1 月,傅利叶智能宣布完成 4 亿元 D 轮融资,由软银愿景基金 2 期领投,沙特阿美旗下风险 投资 基金 Prosperity7 Ventures、元璟资本跟投,创下当时国内该领域史上单轮融资额最高的纪录。此前,该公司已获国中创投、IDG 资本等机构的多轮投资。(详见钛媒体 App 前文:《傅利叶智能完成 C 轮 1 亿元融资,加速转向产业型平台企业》)

实际上,早在 2017 年,傅利叶智能就率先发布了国内首款商业化下肢外骨骼机器人,以双足机器人的形态开启了人形机器人的雏形探索,此后不断自研核心硬件及技术。2019 年,通用人形机器人项目正式启动。

顾捷告诉钛媒体 App,他从 20 年前做学生参加机器人比赛的时候就意识到,人形机器人有一定的通用性发展场景,比如它能帮助人们在家照顾老人、做野外巡检等。此次 GR-1 发布之前,傅利叶智能更多研发的是下肢外骨骼机器人,他认为这是穿在身上、没有上半身的 " 双足人形机器人 ",而过去十年,团队一直打造机器人关节技术能力,并长期处于产品迭代中。

如今,傅利叶智能发布了公司首款通用人形机器人产品。

具体到 GR-1 上,据顾捷透露,相比外骨骼机器人,GR-1 通用人形机器人在硬件结构、运动控制方面均有不同。GR-1 可自行上下坡走路,可保持平衡且拥有一定越障能力,而且肌肉部分可实现力量负载,手拿水瓶放置箱子中,拥有和人的交互能力等。

" 以前大家觉得人形机器人只是做很缓慢的动作,好像除了跟你招手,没什么用处而且特别昂贵,就有点类似 手机 功能机时代到智能机时代。" 顾捷表示,随着技术迅猛发展,当前人形机器人已可以做翻跟头、跑酷等一些简单动作 ,他预测未来 3 到 5 年,人形机器人就可以落地实现一些通用场景任务,而且可以简单和人做交互。

对话傅利叶智能创始人顾捷:我们正处在人形机器人即将商业化的黎明时刻 不过,顾捷对钛媒体 App 表示,当前 GR-1 人形机器人在走路、越障等能力上,相较期望值可能只达到了 20-30 分。" 我们还没有做到 60 分到 70 分,但是公司已经有了足够的技术储备,在接下来几年里让我们的人形机器人运动能力迅速迭代到 60 分的水平,它的应用场景才会出来,比如电网巡检、远程看护等。"

同时在认知方面, 顾捷提到,GR-1 仍存在一定的迭代空间,需要 ChatGPT 在内的大语言模型做一些技术工作,把模型拆解成不同的任务自动在机器人上进行执行。" 未来与人机交互环节需要不断迭代、打磨 "。

此外,在感知层面, 人形机器人的传感器技术需要不断迭代;大脑层面,人形机器人需要大语言模型未来更有多模态、视觉、听觉能力不断融合,从而让机器人的大脑能够思考问题;执行层面,人形机器人需要更轻的材料、肌肉关节等能力需要提升。

当前,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处于追赶海外局面,特斯拉等科技巨头也在研发人形机器人。特斯拉 CEO 马斯克在今年 WAIC 开幕式上提到,其研发的人形机器人 Optimus 还在比较早期的开发阶段,但他认为,未来将会诞生更多机器人,地球上人行机器人的数量将会超过人类数量,而且计算能力要强很多,进而让机器人主导的生产效率将会比人类为主导的生产效率更高。

" 人形机器人最大的挑战就是运动智能、认知智能,需要变成通用智能。而运动智能是傅利叶智能在做,那么认知智能是需要大模型支撑。" 顾捷称,目前,傅利叶智能已经与学术、科研机构以及一些 AI 公司合作,推进国内人形机器人的技术迭代和商用落地。

" 无论是 2015 年,还是现在想,哪怕今年傅利叶智能已经有先发优势下,我依然觉得,人形机器人是一个失败概率极大的事,正常情况应该不要去做。但我们愿意去做技术发布和迭代,是因为不想等着别人把这件事做出来。我们希望,通用人形机器人能走向生活,哪怕我们是一块‘石头’过河,我们仍觉得这件事还是蛮有意义的。我们没考虑商业化,一开始也没有一个商业计划书,也没有市场价测算该怎么卖、定价怎么做,坦白讲是没有的。我们觉得这个事儿做出来应该有点价值,但这个价值很难去量化。

如果失败了怎么办?我们整个康复板块的专用机器人其实做的挺好的,我们也做到世界领先水平了,所以(人形机器人)失败就失败,失败也没有关系,再继续做,第一代不行就做第二代,第二代不行就第三代。" 顾捷告诉钛媒体 App。

对于量产,傅利叶智能透露, GR-1 通用人形机器人将会在 2023 年底正式实现量产发售,目前有一些 AI 公司已经买了 GR-1 来验证其 AI 算法。

顾捷强调,未来 5 年内,我们就有可能会拥有能执行通用任务的人形机器人,它们会走到我们身边,这不是一件非常遥远的事情。" 我们家里有 汽车 、手机,那么下一个你可能买的是什么,未来说不定就是一台(人形)机器人。"

来源:钛媒体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