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蜂窝事件引发科技股估值新难题:“数据泡沫”成为又一投资大敌
在线旅游服务新贵马蜂窝被捅了马蜂窝。日前一篇揭露其社区评论数据涉嫌作假的文章,引发全民热议,并在进一步发酵。
马蜂窝将这起事件定性为 " 有组织的恶意攻击 ",并宣称已提起法律诉讼。
有业内人士指出,若造假嫌疑最终被做实,马蜂窝的估值很可能大幅缩水,从 175 亿元跌至 20 多亿元——这一跌,可是将跌去 88.6% 的估值。
作为一家典型的未盈利、负现金流的成长型 科技 公司,马蜂窝用自身的数据疑云,为广大 投资 者上了一课:投资那些所谓的科技新贵股票,面临的很可能包括通过人为数据造假手段填充、拉升估值的风险。
马蜂窝其实还不错?
据笔者身边多个朋友反映以及个人亲测,马蜂窝平台上的参考游记做得其实还不错。甚至可以说是市场里体验最好的之一。
尤其是对于自由行用户来说,马蜂窝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游前参考:一个自由行的路线,很多国家,没去过的,都不知道怎么下手。
在马蜂窝上面,不同费用成本区间的旅游方案都被照顾到,辅以有用的游记,的确可以避免在出游中踩雷。
但问题也就来了:好端端的企业,为什么(涉嫌)评论造假呢?最有可能的是,这与如今 互联网 公司的估值方式有关。
用户数据就是现金流
与传统的现金流 商业 模式不同,成长快速的互联网科技公司一般利润为负、现金流为负。如何为利润为负的成长型科技股进行估值,目前仍是投资界的一个难题。
通常,在对高成长公司进行估值时,投资者首先考虑行业和公司的未来。尤其是公司从当前的高成长、不确定较强的阶段,演变为未来可持续的财务增长模式的过程,然后再反推当前的估值。
未来的经营状况可以通过经营业绩衡量来定义。例如客户渗透率、每位顾客的平均营收、可持续利润率和投资资本回报。以此为基础,可以估算其快速成长能持续多久。
这样做的结果便是公司的损失越来越大,市场给的估值就越高。
以马蜂窝为例,它最早是采用 UGC ( 用户原创内容 ) 模式,后来又升级加入了 PGC ( 专业生产内容 ) 模式。
使用 UGC 模式的马蜂窝显然是需要激励用户为其生产内容的。它通常是鼓根据游记内容产生的流量多寡,给予作者相对应的流量鼓励和现金奖励。
行行业内的说法是,一个出境游交易的获客成本大约是 2000 元。而蚂蜂窝联合创始人、CEO 陈罡曾表示,蚂蜂窝因为有攻略、数据,形成内容壁垒,获客成本会低一些。
无论如何,流量数据是马蜂窝这类网站平台的核心考核标准。但比较尴尬的是,虽然产品体验尚可,但其用户数据增长却似乎并不如人意。
去年 12 月,马蜂窝完成 1.33 亿美元的第二轮融资。当时,蚂蜂窝拥有 1.2 亿用户,月均活跃用户数达 1 亿,其中 85% 来自移动端。号称每月用户撰写优质游记超过 13.5 万篇。但根据官方日前公布的数据,快两年过去了,蚂蜂窝的用户数只增长了 2000 万。
马蜂窝今年 8 月份,又被曝计划融资 3 亿美元,其估值或达 25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175 亿元。但问题是,就算有好产品,没有亮眼的用户数据也会让投资人望而却步,能够支撑其 25 亿美元估值的一定是用户数据这类核心资产。
" 数据泡沫 " 成为又一投资大敌
实际上,根据笔者日间的业内走访,得到的反馈是:马蜂窝的 " 数据门 " 并不是个体事件,在科技业界存乎普遍性。这样的事实,无疑昭示了如今互联网公司中的估值泡沫。
归根到底,对于无法用现金流和利润来估值的互联网科技公司,用户相关的数据便代替了现金流,成为了最终要的投资指标。
但是用户数据是否能最终够转化为现金流,以及用户数据是否存在造假,都是难以衡量的不确定性因素,也极易产生泡沫。
所以投资者在构建互联网公司的投资体系时,一方面要为数据的不确定性因素留出估值空间;另一方面也要提高警惕,通过数据分析技术,在海量数据中验别用户数据以及运营数据的真假。
来源:环球老虎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