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团小米要盈利摩拜ofo要烧钱,互联网模式还得阿里腾讯买单?
经纬张颖又来预警市场寒冬了,这也是他最擅长的事。2014年底整个资本市场一片向好的情况下,张颖曾准确的预测到2015年年中的资本寒冬,赢得了整个市场的尊重。所以这次预警对整个市场接下来的走势具有指导性意义。
其实即便张颖不预警,这两年大家也都在紧张防备时断时续的寒冬状态。
滴滴打车价格越涨越高,这还能套到滴滴快的合并已经垄断市场身上。各平台外卖集体涨价优惠券越来越少,这事总不能再归到垄断身上了吧?还有,团购电影票,美团可是用尽各种办法要盈利。而靠性价比起家的小米,连着两年出的新机型完全找不到性价比的痕迹。就连今年双十一,都找不到货真价实的优惠了!
大家都在勒紧裤腰带过日子,听从号召转做供给侧改革。
近两年 互联网 市场的寒冬一波接着一波,人口红利、移动互联网红利消耗殆尽,资本寒冬、市场寒冬来了走走了立马又来,搞得整个市场疲惫不堪。用户手里的福利自然也就剩不了多少。
社交 、O2O、网约车、 互联网金融 、直播、共享 经济 等概念,都是忽起忽落,刚开头的时候大家集体爆发,半年的时间就气数散尽,该倒的全部倒闭只剩下一两家独角兽。一路朝向“C轮死,D轮合”方向死奔。搞得现在资本越来越看“关系”,都跟着阿里腾讯的脚步亦步亦趋。原本撒大网多捞鱼的策略大幅收紧,都在押注未来的前两名。
初创公司不好受,张颖都开始建议初创公司提早合并,以提高融资能力。
现在互联网市场的基础,智能 手机 市场正迎来难以预估的市场寒冬。手机厂商为了提振手机市场,正在处心积虑重构现有的应用生态,这给互联网 创业 者带来了诸多变数。2018年又是互联网在文娱市场融合求变的一年,可整个文娱市场却处在极为不稳定的状态,无法形成全新的盈利空间。
这里张颖预警中的两句话很有意思:
你也需要记住中国是没有联席CEO制度的,6-8个月会有一方不得已离开善待合并业务线员工。处理好各自背后利益和诉求各异的 投资 人,有些时候他们是助力,但也有些时候他们是阻力。
说白了就是阿里腾讯这两个创业公司接盘侠,正在发生重大变化。结合蚂蚁金服领投哈罗单车D1轮,作为投资方的阿里明显不愿让处于风口浪尖的摩拜ofo合并。ofo投资人朱啸虎夹在中间感觉很受伤,不愿继续烧钱但拦不住,接下来摩拜ofo是继续烧钱还是各退一步实现盈利?这是创业者们接下来要面对的资本难局。
各方困境之下,市场进入了剩者为王的时刻。激进的市场扩张规划在这样的环境下,不再适宜,创业公司要储备粮草、独角兽得收紧补贴拿出盈利模式,连业界大佬都要操心找新的盈利增长空间。
2001的互联网资本寒冬中,国际电商巨头另辟蹊径推出云服务,靠着这一稳定收入活了下来。国内的网易则是与电信运营商合作推出增值服务,随后看准时机推出了 游戏 业务,才有了后来的首富丁磊。
有了近几年接二连三的寒冬做“预热”,互联网从业者们已经有了充分的思想准备、业务调整,来应对难以捉摸的寒冬市场。
第一招就是认爹。
市场为此发明了新词——toAT,看准阿里腾讯需求所打造的业务。从toVC到toAT,可以看出整个创业市场环境的恶化。一开始资本市场的目的是长期跟随扶持一个项目,从无到有成长为有价值的企业。
但现在大家的玩法都变成了:快速烧钱扶植一个创业公司,让他迅速垄断市场,然后慢慢发展,没有盈利能力就找阿里腾讯接盘,让巨头帮其实现有价值的业务成长。给人感觉就是:以前大家创业是拼命干活,现在大家都是为了占坑。
当陈一舟把糯米团购卖给百度之后,就正式确立了这种模式。BAT在外卖市场的三国杀,到今天变成了阿里的饿了么对垒腾讯的美团。网约车市场也迅速从群雄争霸,迅速变成了滴滴快的拉着阿里腾讯掰手腕。去年到今年的共享单车争霸赛又是如此,阿里力挺ofo、腾讯押注摩拜。
只要有巨头调动自己的业务资源坐镇,不愁业务不上涨,不愁以后不赚钱。
在这种背景下,原本都是小心翼翼、谨慎言行的投资人们,突然变得不设底线、热衷炒作。当然效果也不错。
金沙江创投的朱啸虎,近些年靠着四处卖力站台引战,为自己投资的滴滴、饿了么、映客直播和ofo单车等公司拉来了不少优势资源。将传统上十年的投资周期压缩到两年,不到五年的时间快速捧出多个独角兽,赚得盆满钵满。
有这样的例子在案,资本市场当然不愿再广撒网,慢慢培养种子选手。
创业者不仅要会认阿里腾讯当爹,还要学会找到一个有能耐的资本像亲爹一样栽培自己。
第二招就是赚钱。
上面说过,亚马逊、网易就是在资本寒冬里找到了自己的赚钱业务,才活了下来。创业者们学会这样的保命技能,很有必要。
今年大火的共享单车,因为进入冬季退押金的高峰期,酷骑小蓝等这样的二三线共享单车因为没有盈利能力,又挪用了用户押金用于经营,接连倒下。
而还在缠斗的摩拜ofo,则频频受到投资方的压力,要求停止竞争合并实现盈利。投资人朱啸虎在各种场合,直言共享单车不应继续烧钱,“以后不投烧钱项目”,两家应该合并实现盈利。朱啸虎这种态度,也表明了接下来的资本市场寒冬不容乐观。
摩拜ofo管理层则纷纷表示没有合并必要,看起来两家是要在资本寒冬中,继续烧钱拓展新业务。
团购、外卖、网约车等原本补贴力度最大的明星市场,早已缩减补贴,正在想尽办法开拓全新的盈利市场。文娱市场的烧钱赛也有点偃旗息鼓,在腾讯旗下的阅文集团盈利上市的背景下,整个市场的盈利压力越来越大。未来没有盈利能力的企业,命运将更加坎坷。
接下来的竞争也是盈利能力的竞争,谁最先更好的实现盈利、创造出优质盈利项目,谁就能打倒对手活下来。
第三招则是转移市场。
说白了就是将业务模式推广到其他行业、其他地区,给投资人以炒高估值的空间,以求生存。什么拓展品类、国际化,都是这样的策略。但是这一策略只适合暂时续命,并不是长期发展之计。毕竟资本市场不看好业务多元化的公司。
亚马逊、京东、美团、小米都在干这样的活。
亚马逊从图书品类电商,干到3C品类、服装品类、食品品类、母婴品类到自有品牌爆款产品。这还没算云服务业务。使得亚马逊从成立至今,连年亏损的背景下,还能获得投资机构的“无私支持”,活得容光焕发。
京东的发展路线跟亚马逊相似,一路从3C品类起家,靠强势的快递服务在市场站稳脚跟,然后一路开拓品类,今天也学着亚马逊打造自己的自有品牌爆品。
美团的“T”形战略更是广为人知,团购业务之后,一路开发了外卖、票务、酒旅市场。去年在寒冬中,美团还试探过网约车业务,今年初又试探了共享充电宝业务。真是什么都不放过。
小米手机站稳市场后,先后画了几张大饼,互联网硬件模式、三大核心业务、智能家居平台、小米生态链企业、新零售……,各个都是有模有样。
在平板、路由器产品不温不火的情况下,小米近些年的发展并不如意,经过全品类试探后,小米电视、小米生态链中几个爆款爆发才为小米挣回来一些面子。今年小米手机业务全面反弹,同时在国际市场取得突破,才是雷军放心的真正原因。
在国内市场饱和的情况下,小米滴滴美团头条们都在试探进军海外市场。
市场红利不在了,送给大家的福利也就没有了。看个老电影都得买会员了,点个外卖必须给外卖小哥配送费,甚至连双十一都没有任何优惠了。
寒冬的市场里,用户们需要全方位理解企业,只有这样的超高智慧,才有可能抢到更多实用的优惠券。
来源|品途 商业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