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慌了,小米时代要结束了吗?
8月15日晚上8点,雷军通过小米直播再次解读了小米5 手机 拥有的黑 科技 ,虽然所谓的黑科技带有旧事重提的色彩,但也曝光了小米5的新功能以及鲜为人知的独特卖点。
此外,在直播临近结束时雷军宣布小米5全系版本降低200元,目前小米5标准版售价1799元、高配版2099元、尊享版2499元。
以价换量或许是雷军最不喜欢的小米的样子。
正在用直播加促销庆祝自己五岁生日的小米手机,同时也收到一个并不愉快的“生日礼物”——来自IDC的报告显示,小米第二季度的智能手机出货总量为1050万部,较上年同期的1710万部暴跌38%。
更为严峻的是,小米手机的销量已经被对手甩在身后。IDC数据报告显示2015年第四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排名华为第一, 苹果 第二,小米已经落到了第三。2016年第一季度华为依然排名第一,第二至第四名分别为OPPO、vivo和苹果,小米已经落到第五。2016年第二季度,OPPO和vivo则再度超越小米。
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
华为成为全球最大的智能中国手机市场最大的智能手机制造商的同时,小米排名渐渐下滑。
当然小米也给出了回应——仅以市场调研公司IDC一家所发布的数据为依据,并不能体现小米Q2的真实出货量。不过截至目前,小米官方并未公布自己在第二季度出货量。
短期高速膨胀,靠什么来延续增长力?最初的小米“诞生”时,就配置和性价比而言,确实对苹果有一定的冲击力。如今苹果手机也渐渐步入了下滑的通道,2016年第二财季季营收为505.57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580.10亿美元下滑13%;净利润为105.16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135.69亿美元下滑22%。这是苹果公司营收自2003年以来首次出现下滑,同时其iPhone销售量更是自该公司推出这种智能手机以来首次出现下降。即便如此,还是有不少人对iPhone7的到来充满了期待。不是么?
而小米手机却渐渐淹没在逐步升级的过程中。这位几度经历 互联网 公司兴衰的创始人比谁都清楚,红米手机巨大销量的光环背后,是小米在手机供应链管控的隐忧。正如雷军自己所说,小米正在经历自成立以来的首次谷底。
小米曾号称不做广告,只在 新媒体 渠道进行 营销 推广,认为用户的口碑传播就是最好的广告。而现实情况是,由于其鼓吹的性价比模式已经不再具备优势,仅仅依靠线上新 媒体 推广,难以到达三四线城市的目标用户,于是小米开始做楼宇广告,聘请代言人,甚至未来会考虑电视广告。
其实对于国内的手机生产商,粉丝们还是给予了极大的期待空间的。但之前各家一直打价格战,争性价比,包括乐视在内的手机公司甚至靠补贴走量,每卖出一部手机公司就可能亏损上百元。这些并不利于手机企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很容易在走量的同时迷失自身的定位。
从诞生以来,“小米”品牌以1999元的高性价比售价走红中国,这一价位在国人心中的定位已经根深蒂固,再以“小米”品牌主打高端市场多少显得有些错位。小米宣称其高端手机小米Note销量可观(小米没有披露销量数据),但市场普遍认为华为才是高端手机领域的赢家。
曾经,雷军提出的“专注、极致、口碑、快”的七字诀和小米模式一举成为业界标杆,但在快速扩张期过后,资本估值、市场份额、核心能力三者之间的马拉松长跑,拼的不只是冲刺,还有耐力。
对于现在的小米,到了触底反弹的时刻吗?
智能手机市场格局震荡的背后,小米以“性价比”著称的互联网手机和电商渠道销售模式承受了越来越大的市场压力。
眼下竞争激烈的手机市场,不仅仅是产品技术专利,而且是渠道资源的竞争。可以看到的是,例如,vivo、OPPO等手机广告频频现于电视剧,热门真人秀、脱口秀的节目中,无形中受到了粉丝效应,而朗朗上口的广告宣传语,更是将每款手机的定位清晰简明扼要的表述。“充电5分钟,通话两小时”、快得飞起来的vivo手机,收到了极为好的宣传效果。这两家都花了大价钱请国内国际的代言人,地铁、电视处处可见广告。反观小米,可能雷军就是其最好的代言人吧。时不时与格力董明珠拌上几场“嘴仗”,还是有一定的出镜率的。这两个自带“IP效应”的人如何能在“嘴仗”中获得最大限度的互利共赢,或许这也是双方每次见面都充满“火药味”的真实缘由。
小米模式的成功让其成为全球智能手机产业的一匹黑马,他与苹果、三星、华为等传统手机厂商的竞争中走出一条截然不同的道路。雷军 创业 之初欲将小米做到100亿美元估值的目标,实现仅用了三年。
随着小米模式遭遇困境,雷军开始重新审视小米的做法。从轻资产到亲自管理供应链,从不做广告到聘请代言人,从干掉渠道到扩张小米之家,现在的小米手机和传统手机厂商的套路并无二致。这背后,是对依托于互联网的纯线上 商业 模式的拷问。
不得不说,小米从无到有到做大做强,创始人雷军功不可没。但如今,许多公司都遇到了发展瓶颈。眼前的难关,或许是小米遭遇的“中年危机”。也许“脱胎换骨”之后,全新的小米还是会以傲骨的姿态,立于世人眼前。(综合第一财经日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