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微软收购LinkedIn的真正原因吗?
最近很多文章都在分析微软收购LinkedIn(领英)的原因,其中有些谈到了领英能够为微软创造更多价值。
我认同这样的说法。我认为,领英在中国的市场价值或许是推动这场交易的一个重要因素。
2014 年初,领英正式进入中国,目前在中国已经拥有超过两千万名用户,其中绝大多数是中国中产阶级的中坚力量,他们或已经进入或有志于进入中国领先的私营企业和跨国公司工作。
这使得领英得以从众多尚未进入中国市场的非本土 社交 媒体 中脱颖而出。领英始终专注于与 商业 相关的主题,并且愿意遵守中国的特定约束条件。领英已公开表示,同意接受对领英中国网站内容的审查,这使他们迈出了颇具意义的第一步。
透过那些中国 互联网 巨头,以及更多正处于上升势头的中小公司,我们可以看到,100 亿美元的估值还只是成功的第一步。在中国,一家规模庞大的互联网领军企业,至少拥有500 亿美元以上的市值。能够预见到的是,中国会员规模将快速增长至1 亿人次,至少微软已经把握住了这一上升机会。事实上,这样的机会还会有更多。
实际上,我们很难对中国的互联网基础业务进行描述。这一直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连接人群的能力赋予了连接者地位,同时也使被连接者产生了义务。由于我本人拥有接触中国业务的一手经验,领英也在向我咨询如何更好地连接人群并创造商机。
由于具备挖掘并满足基础网络需求的能力,领英中国具有以下几点独特优势:
第一。绝大多数《财富》500 强公司主要通过网站进行招聘工作,这对那些抱负不凡的高管人才极具吸引力,反过来也更能够吸引企业的积极参与,以及希望接触高收入群体的广告主的加入。海外服务提供商在目标受众看来具有很大的优势。目前,几乎每位来到中国的海外高管都有自己的领英档案,不仅提供了他们的个人信息,也显示了他们的人脉网络。
第二。这种连接驱动型的方式可以有效控制学历和工作经历的造假现象(虽然难以完全避免)。在领英上,你完全可以将那些谎称是校友的人排除在自己的人际网络之外。
第三。因为即便在中国这样的社会,一个抱负不凡的高管人才愿意与潜在雇主分享的东西也是有限的。而领英独具天然优势,因其仅限于为商业服务,只聚焦于分享商业领域的成就与想法。
第四。领英拥有一整套已被证实具有盈利性,并适用于中国市场环境、可规模化发展的服务模式。而对于如何为中国市场定制产品,微软有着数十年的经验,微软中国的顶尖研发团队可以更好地帮助领英提供产品服务。
第五。迄今为止,领英中国的竞争对手们并没有真正占领中国的在线招聘市场,也没有与招聘方和应聘者们建立起良好的信任关系。在线招聘市场对领英来说依旧是一片蓝海。
此外,微软在收购领英之后,可针对那些期望通过领英寻找工作机会和拓展人脉的中高收入精英人群推广职业学习和发展课程。这对于举办过数十万人参与的大型技术学习项目的微软来说可谓轻车熟路。提供职业学习项目,或者是提供求职者目标公司的相关资料,这些业务都将可能成为领英飞速增长的营收来源。
未来,微软还将赋予领英中国更多社会和本土价值。而对于微软,将来在特定公司、行业、职能或商业园区创建具有共同兴趣的封闭社区,会因为有了领英而更加容易。
领英对微软的加持绝不止这些。比如,你可以了解到参加工作集会的人,哪些分别属于你的一度、二度和三度人脉,并在你的电脑屏幕上弹出他们领英上的照片。并且,因实时人脉网络更新和未来版本可能提供的互动性,最终或能增加中国消费者愿意购买正版Microsoft Office 的意愿。
并且,领英还可以帮助微软更好地集成必应,至少在商务人脉网络相关的搜索领域,或替代信誉不太好的百度。
最起码,针对那些愿意购买付费服务的中国精英商务群体客户,领英将会成为微软向其提供更多的服务、解决方案和内容服务的重要渠道。
然而,长期以来,因为市场竞争激烈加以政府监管难以捉摸,少有海外企业在中国互联网领域获得成功。关于可能的危险,有两点:
首先,是BAT三大巨头跟进的风险;三大巨头强势的“复制并杀死” 商业模式,加以其大量的资金,将可能缔造更敏捷、更移动友好、更具中国特色的服务。
其次,对于中国政府关于外资公司互联网内容服务提供方面的限制,微软实际上能做的不多。
但无论如何,我认为,微软联手领英后将实现二者的全部潜力,新的Microsoft-LinkedIn在中国将是一个真正令人兴奋的机遇。
【 来源: 爱活网 作者: Gordon Or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