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顶级互联网公司都在研究的 “Bot” 究竟是什么?

砍柴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一觉醒来世界还是原来的样子,变坏的人工智能和终结者并没有诞生,更别提控制人类……可是就在一夜间,几乎所有知名的 互联网 科技 公司都重新捡起了一项已经“过时很久”的技术:“Bot”。

——可别搞错了,我们说的可不是 Alphabet 旗下波士顿动力制造的、能飞速狂奔数十迈还怎么都踹不倒的机器人,而是由一群看不见摸不到的聊天机器人组成的大军。

Bot 是什么?它们会出现在哪里,谁又在开发它们?它们能做什么,更重要的是,能帮你做什么?它们会像很多所谓的科技前沿人士认为的那样,最终取代你 手机 里的 App 吗?如果你对 Bot 感兴趣,你将在本文中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

Bot 是什么?

我们正在讨论的 Bot,全称应该是 Chatbot——聊天机器人。

过去的聊天机器人是计算机工程师们开发的软件,专门用来跟人聊天玩。之前在微博微信上刷存在感的微软小冰就是一个基于人工智能的聊天机器人,但最早的聊天机器人其实是计算机科学家约瑟夫·维森班在 1966 年编写的 Eliza。这些聊天机器人的拟人程度各不相同,计算机学界还专门为了评判这些机器人的拟人度设立了一项测试,你一定听说过他的名字——图灵测试。

但我们讨论的 Bot,会做的不只是聊天。它像是一个客服,要在跟你聊天的同时,了解你的意图,帮你处理你的事项,完成你想让它帮你完成的工作。准确的来说,我们讨论的 Bot,是一个功能强大的聊天机器人助理。

build-2016-bot

Bot 出现在哪里?

Bot 已经出现在我们生活中使用的各种计算机系统、 社交 服务和聊天软件里了。比如微软 Cortana、 苹果 Siri 和 Google Now,从聊天机器人的角度来看它们都属于这个范畴;微软小冰则已经出现在了微博、微信里;Slack 虽说是个工作用的 IM 软件,里面也有很多 Bot,具有各种有意思的功能;微信就更别说了,公众/服务号的自动回复也可以被理解为简单的聊天机器人,而微信也对服务号的运营者开放了接口,允许他们接入采用第三方服务设计聊天机器人,来满足用户的更多需求。

现在来看 Bot 出现在 IM 软件里最多。原因显而易见:Bot 是帮用户边聊天边把事办了,而IM 软件对于用户来说就是聊天用的……

更何况,如果要说 IM 是移动应用之王,相信没有人会反对吧?

谁在开发这些 Bot?

更合适的方式,是先把这些 Bot 背后的拥趸分成两个组别:平台方和服务方。

平台方指的是所有那些允许 Bot 在自己的系统、软件等平台上出现,那些鼓励开发者在自己平台上开发 Bot 的公司。

比如微软基于 Cortana 的经验、自然语言理解技术开发了一个 Bot 框架工具。开发者可以开发 Bot 并放到 Skype 上,也可以以 API 形式集成到其他聊天软件里;

出现在 Skype 里的 Bot,以 Cortana 的形态存在。

出现在 Skype 里的 Bot,以 Cortana 的形态存在。

Facebook 跟微软几乎雷同,但它主要是想让第三方服务商把 Bot 放到自家的 IM 软件 Messenger 上;Slack 和 Telegram 也一样。你可以把这些公司看做 Bot 平台。但这些公司首先要向第三方开放一定量的用于开发 Bot 的技术,以及开放自家 IM 软件的 API ,好让第三方开发完了 Bot 能放进去。

而服务方,指的是那些把自己提供的具体服务变成 Bot 的形态,放到平台上的公司。比如披萨速递公司达美乐 (Domino’s) 就在跟微软合作,让用户可以在 Skype 上用 Cortana 点披萨;再比如 电商公司 Spring、新闻服务 CNN 和天气服务 Poncho,这三家公司已经作为首批合作伙伴,把自己的服务做成了 Bot 放到了 Facebook 的 Messenger 上。

Poncho 和 Spring:它们都是第三方提供的服务,可以以 Bot 形态跟 Messenger 用户聊天,但并不限于 Facebook 的平台。

Poncho 和 Spring:它们都是第三方提供的服务,可以以 Bot 形态跟 Messenger 用户聊天,但并不限于 Facebook 的平台。

当然也有一些趁着这股 Bot 的势头获得了知名度的小型公司,专门夹在平台和服务商之间提供开发 Bot 的技术支持。比如硅谷有一家名叫 api.ai 的公司,专门帮助第三方减少 Bot 的开发时间,降低 Bot 的反应时间,提高对话的拟真程度,从而提升用户体验

可以说,因为微软、Facebook 这种巨头公司的推进,现在 Bot 已经成为了互联网科技行业中又一个崭新的热门类别了。

Bot 能做什么?

相信你看完上面这几段描述,已经对 Bot 的能力大概有所了解了。可以说,Bot 可以帮你做到任何事情,无论是订飞机火车票,还是追踪一个快递的位置,甚至在你最没头绪的时候,帮你选好今晚应该送给太太的生日礼物。Bot 能做到很多事情,但更重要的是它能帮你自动化很多繁琐的事务,让你在一个场景下(比如 IM 应用)里就把所有的事情都办了。

PingWest品玩在 Slack 里使用的 Bot

PingWest品玩在 Slack 里使用的 Bot

为什么 Bot 如此厉害?因为那些驱动它们的技术在近几年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首先是 AI。基于最先进的卷积神经网络,再整合相对传统但仍然有效的蒙特卡洛树搜索技术,Google 的人工智能 AlphaGo 在人们普遍认为机器无法驾驭的围棋项目上,赢下了世界上最强大的围棋选手李世乭职业九段。围棋都能下了,帮你叫个外卖还不是小菜一碟?

其次是与对话相关的技术。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已经如此发达,以至于你很难想象,现在的计算机软件已经能轻松理解那些高度口语化,甚至口音严重的闲聊。其实机器人不光能听懂一句话说的什么,还能参考上下文,在一段连续的对话中理解你的意图,帮你处理各种事务。目前这些 Bot 大部分还都在文字对话阶段,但很显然对语音对话支持已经近在眼前了。

Bot 会取代 App 吗?

另一个让 Bot 突然热闹起来的原因是大公司的推进。以微软和 Facebook 举例:Skype 有超过 3 亿 月活跃用户,Facebook Messenger 有 9 亿月活跃用户……

当用户量如此巨大的 IM 软件变成了各种 Bot 服务平台,它们对平台方带来的流量入口价值是十分显著的。苹果公司和 Google 在移动时代地位如此显赫,App Store 和 Google Play 的功劳巨大。任何提供服务的 App 想要来到用户的面前,都要先经过 App Store 和 Google Play,让这两家公司变成了流量的入口和 App 的把关人;而现在,当Skype、Messenger 成为了新的服务的聚合处,用户可以直接在 IM 软件里找到自己需要的服务。倘若这种模式被用户接受,未来的普及度越来越高,你很容易看出微软和 Facebook 将有机会取代苹果和 Google 现在的地位——我说的是倘若。

Facebook 相信 Messenger 平台有能力接入数以万计的 Service Bot。到那时,它将从一个 IM 成为一个 OS……

Facebook 相信 Messenger 平台有能力接入数以万计的 Service Bot。到那时,它将从一个 IM 成为一个 OS……

但显然,Bot 取代 App 不是说说就能做到的,毕竟不是所有人都喜欢那种跟机器人聊天的诡异的感觉。更何况也不是所有的 App 功能都能被 Bot 取代:比如玩 游戏 ,可能除了 Lifeline 这种纯粹对话型的游戏能用 Bot 来玩,其他的游戏仍然需要够大的窗口来显示画面,以及独立的交互;再比如电商购物,就算 Facebook 展示了能用 Messenger 买东西,大家肯定还是喜欢自己挑东西,而不是等着机器人给自己推荐。

但现在来看,很多服务性质简单(提供信息),功能单一的 App 很有可能第一波遭到取代的风险,比如天气、新闻、订餐、机票和酒店预订服务等。但这并不是说一定会取代,只是说那些需要立刻搞定琐事的人,可能会觉得让 IM 里的机器人代管这些琐事来的更方便一些。

【作者:光谱】

本文被转载1次

首发媒体 砍柴网 | 转发媒体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