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创始人张瑞敏“功成身退”,他做对了什么?

砍柴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11 月 5 日,海尔集团官方 微信 发布公告,海尔集团第八届职工代表大会上, 72 岁的创始人张瑞敏辞任董事局主席,周云杰接替当选新一届董事局主席。 海尔正式告别长达 37 年的 " 张瑞敏时代 "。 海尔创始人张瑞敏“功成身退”,他做对了什么?

根据公告,海尔选举产生新一届管理委员会和董事局,邀请张瑞敏担任新一届董事局名誉主席,聘任周云杰为首席执行官、梁海山为总裁。

此前,周云杰任海尔集团董事局副主席兼总裁,梁海山任海尔集团董事局副主席兼执行总裁。

作为改革开放年代走出来的中国 家电 行业标杆性人物,张瑞敏在 互联网 时代已极少被人谈论。

不过,要是提到 1985 年海尔著名的 " 张瑞敏砸冰箱 " 事件,还是能够唤起人们对这位企业家的一个初印象。

海尔的发家史是中国传统家电制造企业成长的一个典型缩影,而张瑞敏则是一个无法绕开的核心人物。

事实证明,在中国家电行业的每一个发展节点,张瑞敏带领下的海尔都有不俗的表现。

挽救濒临倒闭的青岛电冰箱总厂(海尔集团前身)。

改革开放初期,国内家电市场供不应求,大小家电厂商处于大规模引进国外家电生产线的阶段。彼时,只要能够生产出家电,无论质量好坏,不愁没有买家。

和其他家电厂商相比,张瑞敏所在的青岛电冰箱总厂当时亏损严重,1984 年营业额仅 348 万元、亏空达 147 万元,并且在引进国外家电线上也慢人一步。

在这种情况下,35 岁的张瑞敏接下这个 " 烂摊子 ",通过引进德国企业利勃海尔的冰箱技术和设备,并派技术和质量人员前往利勃海尔学习和培训,将青岛电冰箱总厂挽救于水火之中。

为海尔确立 " 名牌 " 战略,将质量与海尔品牌绑定在一起。

上世纪 80 年代中后期,国内家电市场开始转向买方市场,而当时家电厂商对于产品质量、品牌的观念总体还较为薄弱。

在这个时候,海尔于 1984 年启动 " 名牌战略 "。1991 年获得全国十大驰名商标,与茅台酒、青岛啤酒等国产老字号并列。而 " 张瑞敏砸冰箱 " 这一惊举也正是发生在这一时期。由此,海尔家电高质量的品牌形象逐步深入人心,消费者对海尔品牌的认知度大为提升。

进入 20 世纪 90 年代,海尔开始密集兼并家电企业,并在中国加入 WTO 之前就开启 " 走出去 " 战略。

这一时期,当诸多家电企业开始意识到产品质量的重要性时,张瑞敏进一步提出服务体系建设的理念。在兼并家电企业的过程中,坚持以海尔文化来统领和盘活并购资产。

21 世纪初期, 海尔趁着中国加入 WTO 的东风,在美国南卡罗来纳州建厂,并购意大利一家冰箱厂。当时,国外企业纷纷追求廉价的人力成本而在国内设厂,张瑞敏反其道而行之,这一举动被外界批评为盲目扩张。

不过事实证明,这给海尔的海外扩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005 年 9 月,张瑞敏在海尔全球经理人大会上首次提出 " 人单合一 " 的管理理念。简言之就是把每一个员工和用户结合到一起,让员工在为用户创造价值的同时实现自身价值。而这一管理理念也被证明是先进且成功的。

经过多年 " 人单合一 " 的管理实践。2018 年,张瑞敏又提出物联网生态品牌的概念。2019 年,海尔集团正式开启生态品牌战略阶段,从科层制企业成功转型为生态型企业。 同年,青岛海尔更名为 " 海尔智家 "。

目前,海尔已经形成高端品牌(包含卡萨帝等品牌)、场景品牌三翼鸟、生态品牌卡奥斯的三级品牌体系,围绕全球用户需求构建衣食住娱康养医教的物联网生态系统。

2020 年年报显示,海尔智家实现营业收入 2097.26 亿元,同比增长 4.46%;归母净利润 88.77 亿元,同比增长 8.17%。

其中,海外业务营收首超国内家电业务营收,前者为 988.80 亿元,同比增长 6.6%;后者为 1006.22 亿元,同比增长 8.3%。自 2011 年以来,海尔陆续收购日本三洋、澳新斐雪派克、美国 GEA 和欧洲 Candy 等品牌。

来源:ZAKER  熊悦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