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pulation:One》试玩:吃鸡玩法与VR结合的失败尝试
来源:映维网 作者 梦秋
大逃杀类 游戏 十分有趣, VR 同样十分有趣,所以这两者结合起来应该能够产生一款比2D绝地逃生类游戏更为有趣的作品。社区已经进行过多次尝试,但迄今为止都尚未实现理想中的化学反应。
另一个挑战者是BigBox VR。这家公司的《Population:One》将于2020年秋季登陆Oculus Store和Steam,支持Valve Index,Oculus Quest,Oculus Rift,HTC Vive和WMR头显。
《Population:One》完全是围绕大逃杀类游戏的核心概念设计。三人一组的六支队伍将传送到一张大地图中,并在不断缩小的区域内进行生死抓杀,直到其中一队获胜。其中,战利品散落在环境中的各个角落,包括枪械,血包,盾牌,背包和手榴弹等等。
这就是大逃杀类游戏的基本组成。
但要想卖座叫好,困难的地方是将绝地逃生玩法与VR有机地结合起来。不出所料,这正是《Population:One》所挣扎的地方。
1. 武器和物品交互
就其核心而言,《Population:One》是一款射击游戏。所以武器交互需要达到社区对VR射击游戏的标准期望,尤其是现在已经来到2020年末。但遗憾的是,这款作品显然并不符合。
开发商BigBox VR希望简化大多数的武器交互。从表面上看,这是一个好主意,因为这意味着给玩家留出更多空间来应对恢弘的大逃杀玩法。不过,团队的简化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并最终削弱了玩家操纵VR游戏的满意度。
与武器和物品的交互过于笨拙,无法支撑大逃杀类游戏的一个重要闪光之处:流畅的战斗体验。对于《Population:One》的物品和库存管理,你会惊愕地发现“物品是粘在你的手上”和“这个二维菜单就是你的背包”等尴尬的界面操作。
这意味着装备武器要求你打开一个浮动菜单,然后用激光指针指向你的目标,然后枪械就会固定粘着到你的手上。
当武器弹药用完时,你可以在离枪械机匣几英寸远的地方找到弹匣。若要重新装弹,你只需把浮动弹匣滑进枪里,然后用装填杵推进炮膛即可。这是提高子弹装填简易性的聪明方法,但实际执行起来却无比尴尬。手不是直接触握枪械,所以你很难判断是否已经建立了操作部件所必须的附着条件。
想给队友分享弹药吗?打开2D菜单,点击缩略图,将弹匣扔到地上。接下来,队友只需指向弹匣,扣动扳机键,然后它们就会吸入到库存之中。
总体来说,游戏的交互并不尽如人意,在某些情况下甚至会给你一种草草赶工的感觉。开发团队并没有实现期望的化学反应,反而造成了两者的排斥感。
2. VR需要一种创新解决方案
以手雷为例。你不是真的用手投掷手雷,游戏会向你呈现一个可视轨迹,然后你在瞄准后只需扣下扳机键即可“投掷”手雷。
我们可以理解开发者是担心玩家难以精确地投掷手雷,但团队选择的解决方案却非常尴尬。
与其“发射”手雷,为什么不给玩家配备一个榴弹发射器呢?或者为什么不思考一下手雷在大逃杀类游戏中的作用:“迫使对方走出掩体”,然后选择其他替代性的物品或武器呢?
3. 攀爬,建造和飞行
除了射击和物品管理外,团队明确地表示游戏是围绕三根支柱进行开发:攀爬,建造和飞行。
尽管你可以在游戏中做到上述的一切,但它们与整体的射击和捉杀玩法似乎并不相融。例如,攀爬要求你收好枪械并变成活靶子,否则你只能用一手一脚挂在墙壁,并且是放空一边身体,上下不能(如上图所示)。当然,如果不断地装备武器和卸载武器对你而言是有趣的事情,这或许不算是什么问题。
《Population:One》采用了《堡垒之夜》风格的建造系统,你可以随时放置方形平面,前提是它们需要附着到某物。但你不会有一种“之所以增加建造系统是因为它能够为VR带来乐趣”的感觉,它增加建造系统只是因为《堡垒之夜》是这样做。
4. 欢迎来到“又一个”大逃杀世界
《Population:One》的另一个问题是单调重复,毫无特色,并且会令你不禁发出黑人问号的美学设计。游戏主题有着浓浓的《堡垒之夜》味道,角色穿着莫名其妙的工作服,比如摩托车头盔,蓬松的滑雪夹克,以及傻乎乎的护目镜。如何恢复血条,像猴子一样啃一根香蕉即可。
BigBox VR本可以开发一套创造性的VR专属武器,并提供有趣的游戏角色和环境交互,但取而代之的是标准SMG,突击步枪,散弹枪和狙击步枪等你已在2D大逃杀游戏中见惯不怪的武器。
如果说有什么令人印象深刻的地方:第一是BigBox VR提供了一张能够支持Quest且相当巨大的地图。《Population:One》能够同时兼容Quest和PC VR,这非常了不起,因为游戏能够触及相对充足的玩家基数,毕竟困扰VR多人对战游戏的一个难题是用户数量不足,以至于你往往是和乏味的AI进行对战。但令人担心的是,大逃杀游戏和VR之间缺乏协同效应意味着届时的玩家留存率可能会非常低。
原文链接:https://yivian.com/news/78750.htm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