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力创新拉动数字经济发展,青云超级智算平台为“东数西算”添动能
“东数西算”,顾名思义,就是通过构建数据中心、云计算、大数据一体化的新型算力网络体系,将东部数据有序引导至西部进行计算、处理、存储,进而促进数据要素流通应用,实现东西部协同联动。据相关机构估算,该工程每年 投资 体量将达数千亿元,对相关产业拉动作用将达到1:8。
对于这一工程的部署实施,青云 科技 总裁林源表示,“东数西算”主要解决三方面的问题:一是能源能耗问题,“数据中心本身就是能耗大户,加上之前的建设没有规划,导致能源消耗巨大,国家需要在顶层统筹设计,让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建得更加有序、集约化”。二是兼顾东西部 经济 发展平衡,目前我国数据中心大多分布在东部地区,由于土地、能源等资源日趋紧张,在东部大规模发展数据中心难以为继,而西部地区资源充裕,特别是可再生能源丰富,具备发展数据中心、承接东部算力(即对数据的处理能力)需求的潜力。三是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作为数字经济的核心生产力,算力已经成为全球战略竞争的新焦点。发展数字经济一定要有算力的支撑,部署‘东数西算’工程,类似于先修路再通车,‘算’是道路,数字经济才是最终核心”。
《2021-2022全球计算力指数评估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计算力与经济增长紧密相关,计算力指数平均每提高1点,数字经济和GDP将分别增长3.5‰和1.8‰。一个国家或地区增加对算力相关的投资可以带来经济的增长,且这种增长具有长期性和倍增效应。当一个国家的计算力指数达到40分以上时,国家的计算力指数每提升1点,其对于GDP增长的推动力将增加1.5倍;而当计算力指数值达到60分以上时,国家的计算力指数每提升1点,其对于GDP增长的推动力将提高到3.0倍,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变得更加显著。
根据国家发改委高技术司数据,截至目前,我国数据中心规模已达500万标准机架,算力达到130EFLOPS(每秒一万三千亿亿次浮点运算),随着数字技术向经济社会各领域全面持续渗透,全社会对算力需求仍十分迫切,预计每年仍将以20%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长。根据《报告》评估,我国AI算力发展已领跑全球,AI服务器支出规模同比大幅增长44.5%,位列全球第一;过去5年,《报告》统计的15个国家AI算力支出增长中,近60%来自中国。
“现在我们强调更多的是服务器等硬件属性的算力设施建设,而数字经济囊括各行各业的应用场景,需要不同类型的算力支撑。”以 手机 为例,林源解释道,“如果想使用手机里的应用软件,没有操作系统是不行的,真正能将算力设施和应用场景联系在一起的是‘操作系统’。”为了进一步推广这一理念,两年前青云科技在山东进行了实践。“我们在当地建立了超级算力中心,使其成为接驳算力设施和应用场景的‘操作系统’,也就是我们现在超级智算平台,向下接驳各种异构化的算力和硬件平台,向上接驳各种行业应用场景。这些应用场景可以分为四类,一是政务类应用,解决政务需求;二是该区域的产业应用和企业应用;三是智慧城市里的数字化、智慧化场景;四是科创、数字仿真、气象预测等科研算力需求。”林源说道。
在落地过程中,青云科技也发现了很多新的问题。其一是单一的算力无法解决多样化应用。“我们曾经有过一个案例,给当地政府做业务支撑和应用部署,他们说之前已经建了一个算力中心,能否在这里部署?理论上是合理的,也不需要重复投资,但真正落地时才发现,单一化的算力中心根本无法支撑特定的应用部署。”其二是多个厂商建立的算力如何更好地支撑应用场景。就算力中心而言,算力并不是单一的,而是由不同厂商建立的,各具特点且互不统一,算力运营方需要面对多个技术栈(即通过多种技术相互组合,作为有机整体实现某种功能),且不同技术栈所支撑的应用场景也不尽相同,需花费很大精力进行算力管理和调度,导致效率降低。
“‘东数西算’工程正在开展,肯定会建设很多算力中心和一体化数据中心,但我们始终要回答一个问题,即投进去的这些‘道路’,未来怎么运营‘车辆’,能否真的‘上路跑好’,这是全行业的机会,需要一步一个脚印,才能抵达支撑数字经济的终点。”林源总结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