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巨头为了他们,不惜高薪挖角!
天朝两种互金公司,最近几年都拼命“挖角”
根据《证券日报》的统计,近两年从银行离职后投身 互联网金融 行业的19名银行高管中,跳槽至 互联网 银行的12人,到综合性互联网 金融 平台任职的有12人,到 P2P 平台的有23人,另外到其他互联网金融公司的有2人。
(图片来源:虎嗅)
光有这样一个表还不行。DT君想要告诉你的,是这张表后面更加深远的BAT等互联网公司的大旗。
仔细看一下这些传统金融人才纷纷流向的互联网金融公司(最右一栏),大部分都有着大型互联网公司的影子。事实也是如此:与米国互联网金融公司大多为纯种金融 科技 公司(FinTech)不同,中国做得大的互金公司,多是在其他领域做大后才涉足此地的:
一个常见的模式是,一些科技公司或者电商先试水金融部分,不小心“搞大”了以后就剥离,然后独立运作。走这个模式的例子有蚂蚁金服、百度金融。京东金融和苏宁金融等。
另一种模式是,公司在成立伊始就立志要做一家闪闪发光的互联网金融公司,但基本上这都是有了一个强大的传统金融机构做“靠山”后才能做起来,比如平安旗下的陆金所。
那么这两种天朝最为常见的互金公司,这几年到底是如何从传统金融业“挖角”的呢?他们辛苦组建起的互金高管人才队伍,是不是和别家不同,风格鲜明?
蚂蚁金服 | 网罗人才,“空降”高管真心多
先来看出镜率最高的蚂蚁金服。
蚂蚁金服是中国成立最早的互联网金融公司之一,现在业务条线已经全面铺开:对三方支付,借贷,征信,消费金融,众筹……要啥有啥。
业务要扩张,就急需能干活的人才。从DT君搜集到的资料来看,除了一把手彭蕾以及总裁井贤栋是阿里的老员工(两人分别于1999年、2007年加入阿里),蚂蚁金服的高管(副总裁级别以上)中有很多是外部招聘的,高管们不仅有来自中国本土金融业(中国人寿、建行、招行和杭州银行等)的,有海外背景的人才以及老外人才也是鲜明特色。
DT君总结了一下,被蚂蚁金服看中的人有两种特征:
第一,原来在传统金融机构就是负责新金融业务的,如原建行网络金融部总经理黄浩,原招行零售网络银行部总经理胡滔等。
第二,蚂蚁金服也喜欢找在传统金融行业耕耘许久,有人脉懂规则的人。比如原杭州银行行长俞胜法以及原中国人寿财险副总裁尹铭。
不过阿里老员工也别灰心,机会还是有的,你们要对标的是现任的蚂蚁金服农村金融事业部总经理袁雷鸣。
袁雷鸣早在2005年就加入阿里巴巴了。他刚进入蚂蚁金服时是分管财富业务的。2015年9月底,蚂蚁金服的保险事业部从财富事业群中独立出来,之后保险这块就由刚才提到的尹铭主管。2016年1月起,袁雷鸣开始负责农村金融事业部的筹备,这也是蚂蚁金服近几年要着力打造的业务。
蚂蚁金服番外:两位海外来的高级副总裁
接下来DT君要深扒一下,蚂蚁金服会找什么样的人来做高级副总裁。
你已经在上图中看到了,2016年上半年,蚂蚁金服一下子迎来了两位高级副总裁,分别是道格拉斯·费根(Douglas L. Feagin)和首席法务官陈磊明。他们是为什么被蚂蚁金服给收走了呢?
费根是原高盛资深合伙人,蚂蚁金服明说了:找来费根来就是希望他来负责蚂蚁金服的国际业务的。
陈磊明原是美国顶级律所盛信律师事务所(Simpson Thacher & Bartlett LLP )的合伙人,他本人是出色的IPO律师——当年阿里巴巴纽交所上市的御用律所就是盛信,陈磊明是这个项目的负责人之一。
(图片来源:美国盛信律师事务所官网)
这里DT君还忍不住小八卦一下,陈磊明和 马云 的另一层关系是……他俩都是杭州师范大学校友。所以这是一种从“同窗”到“同框”再到“同事”的缘分:
(图片来源:美国盛信律师事务所官网)
2016年4月蚂蚁金服完成B轮融资,融资完成后,蚂蚁金服估值约600亿美元,它之后要上市是板上钉钉的事儿。蚂蚁金服此番以高级副总裁的职级请来顶级IPO律师坐镇公司首席法务官一职,透露了公司灰常重视IPO的小心机。
百度金融 | 技术都用自己人,不行再找外人
相比之下呢,度娘在互金领域起步有点晚。而且有意思的是,百度在聘用高管方面的策略,好像和蚂蚁金服的完全不同:能用自己人的时候,度娘绝对不用外人。
2015年12月,百度才宣布成立百度金融服务事业群组(FSG),FSG由消费金融业务、钱包支付业务、互联网证券业务组成。当然啦,百度对外还和中信银行等金融机构有合资,但这些都不算是百度互联网金融版图的核心。
不过还好度娘手速快,仅半年时间里,就基本搞定了FSG的高管团队,还拍了一张有点山寨的官方宣传照:
(图片来自网络)
仔细分析百度FSG的六位高管发现,一把手是2008年加入百度的朱光,而负责偏技术、偏产品的——如FSG产品策略和体验负责人孙云丰,以及研发负责人沈抖——都是原来百度的人。百度作为一家科技公司,这点人力资源还是不缺的。
不过DT君刚才也提到了,百度毕竟还是一家科技公司,这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其缺乏金融人才的局面。这种情况下要搭上互联网金融的晚班车,只有一个办法:从外面挖人。
百度在这半年中分别从美国运通公司,光大银行和陆金所找来了三位大将负责风控,资管和消费金融业务。
百度金融番外:请动张旭阳,带来一整个光大
百度能请来张旭阳估计花了一番功夫。
张旭阳在他上个东家光大银行工作了足足19年,光大银行牛掰的资管业务也是张总一手带大的。
2004年起,张旭阳开始负责光大银行理财产品的开发设计和管理;之后任光大财富管理中心总经理,负责光大银行的个人金融、财富管理和私人银行业务。2015年5月,光大的财富管理中心升级为资产管理部,张旭阳继续任资产管理部总经理。
在张旭阳的带领下,光大银行的“阳光理财”系列产品光在知名度方面就秒了其他同类产品。
随着张旭阳加入FSG,光大银行也成了百度金融的合作机构。百度真心赚到!
(图片来源:百度金融官网)
腾讯 | 目前只牵头设立了微众银行,高管多为“平安系”
那么腾讯的互金事业做得怎么样?
外界对腾讯金融的解读是,腾讯在金融业务上的破局始于 微信 支付,财付通、理财通等诸多业务都依赖微信作为入口。也有人称微信是整个腾讯金融的救命稻草。微信的 社交 属性能为它的金融服务提供便利和流量是一定的,但是金融最重要的是风险和定价。要把这两块做好,对于缺乏金融基因的腾讯来说,并不是件容易事。
其实腾讯也不是没努力过。2015年7月,市场曾传出消息称,腾讯内部要建一个金融事业群,进军互联网金融了。但是,当后起的百度金融已经把高管团队的架子搭好,准备开门营业了,腾讯的金融事业群还是不见踪影。
百联咨询有限公司创始人庄帅评价说,
腾讯今后不会建立金融事业群,更多地是以独立公司的形式从事金融业务。
庄帅口中的独立公司,或许就是像微众银行一样的存在。
微众银行是由腾讯牵头发起设立的银行,2014年12月正式开门做生意,这也是国内首家民营银行和互联网银行。
但腾讯在这家银行所处的一个尴尬境地是,虽然微众银行有四成员工来自腾讯,但原腾讯人在微众银行大都处于中低层岗位,如产品开发和销售。而微众银行真正的高管大部分来自“平安系”。
为什么微众银行的最大股东是腾讯(持股30%),但高管却都是“平安系”的人呢?
知乎大V水长东,道出了其中原委:
微众银行全称深圳前海微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前海是指前海理想金融,前海理想是平安集团的子公司,代表的是金融界的集团力量和巨额财富支持。
腾讯微众番外:去年连续走了两位高管
值得注意的是,上图中还可以看到,微众银行去年9月到11月间,连续走了两位高管:行长曹彤和副行长郑新林。
这两位高管有一个共同特征:都是原传统金融机构里的领军人物。
最先离开的是行长曹彤,他曾先后担任中信银行副行长、进出口银行副行长,从业经历横跨 商业 银行和政策性银行的人行业中很罕见。
曹彤9月离职后,副行长郑新林也紧跟着在11月递上了辞呈。郑新林原是“同业之王”兴业银行同业部总经理。
有业内人士表示,微众银行高管团队存在文化、观念的冲突。互联网以创新、体验为先,而银行以风险为先,两种思考方式必然带来碰撞。
陆金所 | 埋伏着好几个电商“老司机”
DT君再花点时间来和你们说说陆金所,这可是和BAT不一样的另一类天朝互联网金融公司。
看下图,是的你们没有看错,陆金所的这个当家老大计葵生,是个歪果仁。
但这并没有什么好奇怪的,毕竟人家也是在中国风生水起了三十年。但好玩的是,DT君发现,陆金所对高管的喜好,特别明显。
整理了一圈陆金所的高管图谱后,DT君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陆金所的八人高管团队(副总经理及以上)中,除了出身传统金融业的几位之外,居然有三位是有丰富的电商经验的:分别是当当网原副总裁戴修宪、京东集团原副总裁李振广和1号店的销售副总裁潘飚。这个比例在互联网金融公司已经是相当高了。
可见陆金所深深明白“酒香也怕巷子深”、“要做得好也要卖得好”的道理。而且本身缺乏互联网基因的陆金所,找一些具有互联网基因的高管,也是特别在情理之中的。
值得注意的是,陆金所的大股东平安在潜心打造一个“大陆金所”,作为未来上市的主体。有一些人员从现在的陆金所平台流出,是出于“大陆金所”组建的需要。例如,原陆金所副总经理倪荣庆现在在到“大陆金所”的平安普惠任副总裁,现任的陆金所副总经理黄文雄也将任平安重交所总裁。
对于这部分高管而言,虽然目前表面上看,是从陆金所平台离职,但是仍留在了“大陆金所”的圈子里。
“大陆金所”将涵盖重庆金融资产交易所(平安重交所)、前海金融资产交易所(前海金交所)、平安普惠金融业务集群和现在我们熟知的陆金所平台。
陆金所番外:铁打的计葵生,流水的其他人
接下来我们再来说说陆金所的人才流动问题……陆金所2011年成立,高管层也是几经变动。
陆金所的董事长倒是没换过,一直是计葵生。他1987年就来到中国,在麦肯锡任职14年,担任全球资深合伙人,主要负责并带领团队开展众多有关亚洲、尤其是中国的金融发展项目。现在做董事长,不知道是不是一直要操心具体业务?
因为总经理职位,目前似乎是没有人担任的。据21世纪 经济 报道2015年8月统计,从2011年9月成立以来,陆金所成立4年里换过4任总经理,分别是史良洵、周廷源、谢泓源和叶朋。
DT君近日好奇,又上了下陆金所网站,想看看他家总经理是不是又换人了,结果发现,陆金所官网的高管团队直接不显示总经理是谁了……(DT君猜,大概是风水不好,所以该职位目前空缺?)
(图片来源:陆金所官网)
可能因为总经理换得过于频繁,陆金所2014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修改公司章程的议案中有一条就是,将“公司法定代表人由总经理担任”修改为“公司法定代表人由董事长担任”——陆金所也不容易。
比较有意思的是,除了总经理目前空缺之外,陆金所成立至今,已经走了至少7名副总了。DT君分析认为,这可能是由于公司业务结构变动造成的。
陆金所当年是由做P2P平台起家的,之后业务重心在不停调整,直到最近一次计葵生透露,P2P的业务占陆金所整体业务比重不到10%。所以呢,这样调整业务重心,不适合的高管自然必须走人了。
一分钟Get:互金公司招揽人才规律
梳理了这四家天朝最具代表性的互联网金融公司的高管由来和变迁,DT君可以总结出这么几个规律(当然了,这规律的解释权……归DT君):
“平安系”的大腿很粗,请牢抱(微众银行、陆金所);
如果互金公司是依托科技公司起家的,那新公司的一把手往往是科技公司的老员工(蚂蚁金服,百度金融);
在传统金融机构里新金融业务的负责人是互金公司眼中的“香饽饽”;
传统金融机构王牌业务的负责人,到哪儿都有自己的一片天:兴业银行几个负责同业业务的人不是都被挖走了么?光大资管总经理不也在为光大服务了19年之后离开了?恩,你懂了吧?
互金圈里没有不可能,如果亲也刚好符合上述四点特征中的某一点,下一个被互联网金融公司高薪挖角的人,可能就是你。
文/DT财经 张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