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开怼算法,今日头条躺的冤吗?
欢迎关注“创事记”的 微信 订阅号:sinachuangshiji
文/
躺枪?
是这么回事,昨天呢,人民日报发了一篇文章,标题叫《新闻莫被算法“绑架”》,这篇文章开门见山的就说,最近一段时间,一些痴迷于技术和算法的新闻客户端越来越“简单粗暴”了。点开一篇文章,它会迅速用大量相似的内容刷屏,连拒绝的权利都没有。
有些人则将这些新闻分发的算法上升到人工智能的高度上,认为这是发展的大势,代表了文字的未来,代表了内容的未来,甚至代表了 媒体 的未来。
文章分析了一通,接着忧心忡忡的说,但当一些热衷于搬运新闻、沉溺于算法的客户端在 商业 上取得成功之后,却给新闻的未来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最后得出了结论:“一些新闻客户端仅靠揣摩人们的点击量,反复推荐低质量内容,只能让人生厌。”
打完收工。
虽然人民日报这篇文章没有点名哪家具体的公司,但明眼人都知道,这家“痴迷于技术和算法的新闻客户端”中就有今日头条。今日头条起家早,规模大,对于算法的执着又远超于同行,并且人民日报和今日头条不是第一次打交道了,上一次今日头条的CEO张一鸣接受杂志采访时候说“今日头条没有价值观”、 “不需要总编辑,没有主编”的时候,人民日报就来了一篇《算法盛行更需“总编辑”》,直指张一鸣的言论,这一次更是毫不客气,说现在的新闻已经被算法绑架,还把头条的算法,也就是精准匹配认为是揣摩人们点击量的令人生厌的机器,这差不多算是否定头条存在的价值了。
虽然官方媒体没有正面炮轰今日头条,但这也算是一个不大不小的鞭打和警告了,在某种层面上,今日头条的算法其实已经影响到了人性和文化,越来越多的博眼球的内容在吸引用户点击甚而至于影响到青少年。如果真等到人民日报点名批评的那一天,恐怕今日头条未来的发展也走到了尽头了。
头条冤吗?
头条被怼,冤吗,其实并不冤。
原因主要有两个。
一个是今日头条从一开始就一直坚持说自己不是媒体,不是新闻客户端,一方面原因是希望能和现有的新闻客户端产品进行区隔开来,比如腾讯新闻,新华社app,网易新闻等,这有利于今日头条去资本市场讲它利用算法去进行内容分发的故事;另外一方面也是希望能够规避一些政策上的风险:比如今日头条它如果承认自己是新闻客户端,那么就会面临一系列政策法规上的要求,比如要有新闻资质,所以头条一直不把自己当成媒体公司。
但问题是外界并不这么看。
随便点开头条,里面就有澎湃新闻,都市快报这样的机构新闻媒体生产的内容,还有大量的 自媒体 生产的内容,这就导致一个问题,大量新闻性质的内容,和大量非新闻性质的内容混合杂糅在一起,这些内容实质构了一个非常庞大的新闻&资讯库源,而外界是察觉不到的,也是难以区分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用算法去规避自己的实质上是一个新闻内容分发平台的责任,就有点难以自圆其说了,尤其是在头条的注册用户几亿,日活大几千万的情况下,今年头条的用户增量还在涨,考虑到头条现在的增长都来自于三四线城市以及更为年轻的群体,面对青少年儿童教育这个问题,头条对于内容的出口就要更慎重了。
但可惜的是,头条对于内容管理上还是失控了。
再回到之前张一鸣接受采访时候提到的价值观问题,作为一个理科生,张一鸣的观点是,对于今日头条来说,价值观有没有不重要,能满足用户需求就够了。事实上,在我认识的理科男里,持这种价值观技术中立论观点的并不在少数。
这个答案如果放在其他任何一个产品,都没毛病,但问题是今日头条是一个内容分发&新闻资讯类的产品,而媒体,在国家的意识形态中,一直是有教育大众的功能的。
这两天闹得沸沸扬扬的《王者荣耀》事件就暴露了类似的问题,争执的重心还是在 游戏 对于青少年的影响上,最终腾讯上线了史上最严厉的防沉迷系统,但这件事还不断发酵,你想啊,连一个游戏,都要加强对于内容和青少年引到责任,今日头条作为一个影响力巨大的内容分发平台,怎么能把内容教育和价值观引导这件事,甩锅给机器和算法呢?
今日头条上这样的内容已经司空见惯了,如果你的儿子女儿把你的 手机 拿过去,告诉你他在看新闻看资讯,在今日头条看到一堆这样的内容,结果会怎样?
我们设想一下,如果今日头条的用户群体再年轻一些的话,大家像打游戏一样沉迷于这样的内容中,会给青少年以及用户带来怎么样的影响呢?
头条有采取过措施吗?有,头条用的是最简单粗暴的方法,封账号。
我们看一下今日头条公众号上发的内容。
封账号是一个简单快速的方法,但问题是,如果不能营造一种良好的氛围和环境,还是会有大量的垃圾小号上来,头条只能用更加严格的方法去控制新增的账号,但社区的氛围就跟治水一样,靠堵的方法不如靠疏。
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内容水化的问题,这也是最为外界所诟病的。
人民日报的文章里说,只写平台可能会推送的话题,只展示读者想看的那部分世界,事实上,大部分内容分发平台,都绕不过这个坎儿,因为悖论在于,一方面需要尽可能的揣摩读者的喜好,一方面又要照顾平衡流量、公正、客观,所以导致绝大部分依靠算法的内容分发平台,都走上唯阅读量论的歪路上,而那一些钻空子的人,通过做号,刷量的方式,去赚取超额的收入,更是助长了这样的歪风邪气。
虽然头条一直在避免内容水化,但从产品层面却在不断鼓励这样的行为,我再举个例子,我们看头条的标题,已经悄悄从十几个字扩充到50多个字,这意味着什么,以后一篇新闻的内容,可以在标题里就说清楚,大家更不会好好的写稿子,都琢磨怎么想个博眼球的标题了。
最后,人民日报的批评,是站在社会的角度去看问题,和 互联网 人产品优先的思路,肯定会有抵牾。但既然服务的社会,并且是内容生产领域,那么就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正如一位朋友在朋友圈里说的那样:“你必须要做的比用户和法律要求的更多,因为你创建了一个新世界,并从中获益,你必须帮助整个社会学会如何治理它,如果你不主动做,社会就会接管过去”。
的确如此。
【来源:创事记 作者: 唆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