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嘉斯物联网智能物料系统,为中国制造构筑降本增效“新引擎”
11月6-7日,2020年循环热成型国际研讨会暨CTF2020第4届中国热成型大会在广西梧州召开。来自国内外的热成型(吸塑)制品生产企业、终端用户及供应商通过主题演讲等方式,分析探讨塑料再生行业的发展现况,上下游的产业链升级以及建立塑料产品回收机制,进一步发展绿色循环 经济 等议题。
作为热成型全产业链领先供应商,东莞市尼嘉斯塑胶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唐亚青受邀在大会上发表了“智能升级、降本增效”的主题演讲。会议第二天,中国热成型会会员单位及与会嘉宾还参观了由尼嘉斯为合作伙伴打造的智能集中供料系统。
热成型代表一种工艺条件和方式,其应用包罗万象,影响着每个人日常生活的每个环节,近年来在我国发展十分迅猛。但和其他制造企业一样,我国热成型企业也面临着生产成本高企、利润下降等问题。包括热成型企业在内的中国制造企业该如何顺利突围?又该如何做到成本领先呢?在演讲中,唐总给出了具体的介绍和分析。
据介绍,当前我国制造业面临诸多不利因素,其中就包括:贸易战引起的市场需求下降,行业竞争引起的订单质量和利润在下降,原材料、用工成本及人工成本的上涨,越来越多的“小批量多品种”订单让保质保量的交付更加困难。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制造企业以往那种“只要开机就赚钱”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日趋不利的竞争环境倒逼中国制造企业必须转向精细化运营管理。所谓精细化运营管理,就是以最小资源投入创造出尽可能多的价值,为客户提供高质量产品和及时的服务。而传统制造大多走粗放型发展路径,以直接影响生产效率和生产成本的供料流程为例,从人工码垛、叉车运输、仓储到再次叉车运输、拆包、称重、搅拌、送料,由于各环节均未实现自动化、精益化、智能化,不仅让整个过程显得繁琐复杂,而且涉及大量的物料搬运和储存,极大降低了生产效率,也导致产品质量上不去,成本下不来。
面对这种情况,近年来国内掀起一股智能制造的热潮。制造企业迫切希望在“如何利用历史生产数据进行生产参数的优化和应用、如何利用大数据实现生产成本的精确掌握,如何评估生产设备的 投资 回报率,如何借助 互联网 +实现设备投资效益的最大化”等问题上有专门的解决方案给予解决。
作为自动化、合理化、环保化的塑料制造工艺流程的设计者,尼嘉斯一直致力于为大型塑料行业粉/粒体输送工程、塑胶制造行业集中供料系统工程、塑胶无人化车间设计施工统包工程及自动化辅助特有设备提供全面、专业的解决方案。
针对上述问题,尼嘉斯借助物联网技术这一新型数字化利器,推出全新的物联网智能供料系统解决方案。该方案以中央供料系统为核心,将自动化与信息化贯穿于从数据采集到车间生产再到工厂管理的各个生产管理层级。
在数据采集层,尼嘉斯物联网智能供料系统通过安装通讯盒子RBox实现所有设备状态的监控及数据收集,并借助物联网技术完成整个生态链条互通联动,SCADA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CRM/ERP、MES等系统对接,建立大数据库,自定义事件规则设计,从而将原料管理的每个流程节点转化为信息,实现生产流程数字化。可以说,精准实时的数据是生产自动化、合理化的前提,如果无法获得精准实时的数据,那么数字化就是无本之木。
在车间生产层,通过采用微机集中自动控制,尼嘉斯物联网智能供料系统可根据现场机台分布情况和现场原料用料情况,结合辅机设备实现数据化集中供料、控制。这样,一方面可以完全实现原料的除湿、干燥、输送、计量、混合、配比等特殊要求,让原本流水线、标准化生产转变为高度个性定制化成为可能;另一方面,还可以帮助企业构建生产过程执行系统,实现生产状态实时跟踪、生产异常预警提示和全制程可追溯等功能,从而减少生产中的冗余环节和人为错误,达到全面、精确的管控效果。
在工厂管理层,唯有正确的数据信息,才能让管理洞悉纤毫。生产过程中信息的实时反馈,不仅有助于企业管理者时了解生产状态,精准决策,也有助于企业规范流程,将不同部门之间的响应时间压缩到最短,有效降低沟通管理成本。
凭借强大的智能化赋能能力,尼嘉斯物联网智能供料系统已广泛应用于各种生产制造场景,合作客户遍布各行各业,备受客户信赖。就在此次会议的第二天,中国热成型会会员单位及与会嘉宾参观了现代化闭环热成型制品工厂——广西梧州国龙再生资源发展有限公司。该公司所采用的片材称重计量系统即由尼嘉斯提供,参访嘉宾对该系统的设计、品质、运行效率大加赞赏,并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据了解,为客户打造智能升级解决方案,需要的不仅是过硬的产品实力,更需要专业能力和经验,需要对各行工厂实力考察后,对痛点和问题进行分析后,给出合适的解决方法。尼嘉斯在进行方案规划时,会深入生产车间,根据合作伙伴的产品结构、工艺流程、质控手段等具体情况,运用专业知识为其把脉问诊,并提供针对性对策建议,从而确保解决方案效益的最大化,切实助力合作伙伴智能升级、降本增效。
未来,尼嘉斯将加速技术创新,不断优化产品和服务,探索物联网智能供料系统更多应用场景,助力更多合作伙伴开启从传统制造向智能工厂跃进的快速通道,创造更大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