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智能手机越来越重视3D摄像头

砍柴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前段时间国内备受关注的两大 手机 品牌, 苹果华为相继发布2019年度最新旗舰手机。无论是iPhone 11还是华为Mate 30 Pro,两者均基于3D传感技术进行深度强化。3D传感究竟有何魅力,竟让一众主流手机品牌如此钟情?

智能手机厂商钟情3D传感摄像头

2017年起至今苹果一直推崇基于3D传感技术的Face ID,由此实现安全快捷的3D面部识别,可极大提升验证和支付等环节的便利性。为了实现3D传感与全面屏的完美融合,OPPO Find X采用的是全隐藏式3D摄像头模组,在解锁时镜头自动弹出进行3D人脸识别,独特的伸缩设计至今仍被众多用户津津乐道。

为何智能手机越来越重视3D摄像头

(手机前置摄像模组里面的3D传感模组)

当前应用在手机端的3D传感技术方案主要为3D结构光及TOF(光飞行时间法),苹果、OPPO Find X、小米以及华为Mate20 Pro设计上使用的3D结构光技术,OPPO R17 Pro、华为Mate 30 Pro、vivo陆续加入新的尝试,其3D深感摄像头均采用TOF技术。基于3D传感应用的创新体验彻底打开了人们的想象空间,手机厂商加速布局的原因正是看重其赋能智慧终端“看懂”世界的能力。

3D视觉技术:结构光和TOF有何区别?

什么是3D视觉技术?即是通过3D摄像头能够采集视野内空间每个点位的三维座标信息,通过算法复原智能获取三维立体成像,不会轻易受到外界环境、复杂光线的影响,技术更加稳定,能够解决以往二维体验和安全性较差的问题。目前的智能手机领域采用的3D视觉技术解决方案主要是:3D结构光(Structured Light)和TOF飞行时间法(Time-of-Flight)。

为何智能手机越来越重视3D摄像头

(3D传感技术可感知物体的3D结构)

3D结构光(Structured Light)是将激光散斑图像投射到物体表面,由摄像头接收采集物体表面反射的信息,根据物体造成的光信号变化计算出物体位置和深度信息,识别精度能达到1mm,在性能相当的情况下,结构光比ToF消耗的功耗更少。目前苹果全系支持Face ID的机型、市面上主流的3D刷脸支付均为3D结构光技术,更为适合应用在近距离面部识别验证等场景。

TOF飞行时间法(Time-of-Flight)则是通过专用传感器,捕捉近红外光从发射到接收的飞行时间差来判断并计算出物体的距离信息,这种方式具有实时性较好的特点,相对3D结构光算法比较简单,可测量较远距离(一般在100m 以内),比如华为Mate 30 Pro推出的“隔空操控”操作功能便基于TOF技术捕捉手势动作,相对来说TOF 更加适合远距离的应用。两种技术解决方案各有优势,适配于不用的应用需求及其领域,可以肯定的是,3D视觉技术已经成为智能终端必不可少的AI“慧眼”。

国内3D视觉技术发展现状

3D视觉技术在众多领域具有极高的战略意义,国内一些雄厚技术实力的企业群雄并起,在该领域展开深入研究,目前中国3D人脸识别落地应用居全球领先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国内3D视觉技术独角兽奥比中光,是唯一可实现量产结构光3D传感摄像头的中国企业,3D传感专利数与苹果、微软等并列世界前三,其3D视觉模组、算法以及配套解决方案可广泛适配于多品牌、多形态的智能终端,更是为3D视觉领域发展开拓广泛的应用场景。比如OPPO Find X、支付宝刷脸支付便是采用奥比中光3D视觉模组的方案。

为何智能手机越来越重视3D摄像头

(国内首条刷脸乘车地铁采用奥比中光3D人脸识别技术)

神通广大的3D视觉技术

除了在旗舰手机以及刷脸支付、刷脸过闸机领域的应用场景布局之外,3D视觉方案几乎无所不能,在智能家居、智能安防、 汽车 电子、工业测量、新零售、智能物流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堪称赋能产业创新的最大推力。

以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的智能家居领域为例,3D视觉可以令智能 家电 获得感知物体形态和距离的能力,为机器人增加“眼睛”智能识别不同物体的分类等;3D视觉所衍生的手势识别、骨骼识别可以让你用手势操控家电,开启智能家居的新时代。

而在工业自动化领域,3D视觉技术同样有着巨大的 商业 价值。当机械臂或者机器人利用3D感知物体的大小、形态之后,可以实现对不同形状的物体进行高度自动化操作,不再局限于处理单一形态的物体,驱动工业生产力迎来创新变革。

不难看出,无论是在涉及衣食住行的民用领域,还是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工业领域,3D视觉对于提升终端智慧化程度极为关键,这也便解释了为什么众多手机品牌如此钟情于3D视觉技术。一句赋能智慧终端“看懂”世界颇具深意,3D视觉技术在未来大有可为。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