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导师骗走数千元 360手机卫士提醒警惕陌生来电
近年来,由于大学生身处学校这座象牙塔内,社会经验不足,对陌生人的防范意识较弱,不幸沦为了骗子眼中的重点目标群体,针对这一特定群体的诈骗案也屡屡出现。许多大学生受害者不仅遭遇了难以承受的财产损失,部分人甚至还因无法接受诈骗后果而失去了宝贵的性命。
据 媒体 报道,来自陕西的准博士生小李近期因为假冒导师的一通电话,被骗走了8000元钱,事后悔恨不已。针对此类案件,360 手机 卫士安全专家提醒,需时刻警惕身边的陌生电话,凡是涉及到财产交易的情况,要及时确认核实对方身份,谨防上当受骗。
骗子冒充假博导一通电话损失8000元
近日,小李报考博士刚结束便接到一通陌生来电,对方自称是自己将来的博导,并要求小李抽时间到学校一趟。由于这通电话关乎个人学业和前途,小李对此万分重视。然后,在小李还未到达学校前,该“导师”再次打来电话,对方表示因与领导谈话,暂时不方便见面,所以要求小李在到学校前给他打电话。
随后,小李又接到“导师”来电。这次,对方称自己为找领导办事预先准备的现金遭拒,需要小李马上帮他转账8000元,并承诺小李见面后会直接将现金给他。因对方身份是自己博导,所以小李并未迟疑便按照对方指示,将8000元全部转给了对方。
图一:小李多次接到“导师”电话
还没等到“导师”同小李碰面,对方再一次通过电话告知小李,需转账8000元给另一位领导。直到此时,小李才开始对这位“导师”的身份产生怀疑。对方遭到小李质问后,却直接挂掉了电话,而小李也无法再同对方取得联系。
身份冒充诈骗以“伪装”来压制受害人
对于上述假冒博导诈骗案,360手机卫士安全专家指出,尽管这类以博士生导师身份实施电话诈骗的案件较为罕见,但骗术仍有迹可循。骗子在套取得受害人信息后,便会适时选择一种最为恰当的身份作为伪装,先从个人身份上采取压制战略,一旦受害人被骗子的假身份唬住,就会听之信之。
在骗子取得受害人信任后,还会通过不断催促,以及各种耸人听闻的借口,来营造紧张氛围。当受害人处于精神紧绷的状态时,再难对陌生来电提高警惕了。最后骗子便会巧立名目来骗取钱财,给受害人带来不可挽回的财产损失。
据360手机卫士此前发布的《中国2017年Q3手机安全状况报告》显示,身份冒充诈骗涉案总金额高达672.1万元,名列第三。除此之外,报告中还指出, 金融 理财诈骗、赌博博彩、虚假兼职、交友等,也属于涉案总金额排名靠前的电信诈骗类别,广大用户在日常生活中需严加提防。
图二:2017年Q3主要网络诈骗举报情况分布
面对多种多样的电信诈骗手段,360手机卫士安全专家提醒广大用户,在接到陌生来电时,不论对方自称是何种身份,博导也好,公检法机关也好,客服也好,都应当先对其身份进行细致核查。一旦发现对方身份可疑,用户可直接拨打公安局电话,向警方寻求帮助。
图三:360手机卫士可有效拦截诈骗、骚扰电话
若用户想要从手机源头有效降低被骗风险,除保护好个人信息外,还可选择在手机上下载安装360手机卫士等安全软件,通过其诈骗、骚扰电话标记和拦截功能,直接对陌生来电的属性进行甄别,保障个人移动端安全,避免遭遇电信诈骗。此外,360手机卫士还具备“诈骗鉴定”和“诈骗理赔”两大功能,用户利用这两项功能,不仅可对可疑的电话号码、短信、银行卡号、网址等进行鉴定,还可在遭遇诈骗后,通过申请“360手机先赔险”获得赔付,减少个人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