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手起家成为商业巨子,这个华人在巴西创造传奇

砍柴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 做生意是为了赚钱,但赚钱不但要替自己着想,也要替别人着想,只顾自己赚钱的人是生意场上的孤家寡人。"

近些年,中国一直是全球大豆市场的最大买家,购买了市场上超过 60% 的大豆。根据中国海关总署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9 年以来中国进口最多的是巴西大豆,占比已升至 57%。来自中国的需求使得巴西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大豆出口国。

回顾历史可以发现,最近几个世纪的巴西,几乎在每一个世纪都出现了一个鼎盛的产业:17 世纪的蔗糖业、18 世纪的棉花生产、19 世纪的咖啡出口、20 世纪中期后的大豆种植。而巴西大豆种植的鼎盛,与华人企业家林训明有紧密联系。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林训明只身飘泊巴西谋生,凭借坚韧不拔、艰苦奋斗的 创业 精神,成为巴西的 " 黄豆大王 " 和 " 石化巨子 "。 声望颇高的他曾获巴西总统颁发的奖状,《时代》等 媒体 更是称他为 " 南美华人的骄子 "。

白手起家成为商业巨子,这个华人在巴西创造传奇 林训明祖籍温州,1921 年生于北京,他的父亲林立夫时任民国国会议员。1924 年 " 北京政变 " 后,国会解散,林立夫便带家人从北京返回温州。在家乡,林立夫创办私塾学馆,聘请当地名师,讲授儒家经典,林训明的童年就是在父亲的私塾里度过的。林训明 14 岁那年,林立夫意外去世。此后,林家家道中落,被迫辍学的林训明被母亲送到江苏省农业银行镇江分行做练习生。

四年后,林母突然离开人世。有一定工作经验的林训明决定回到故乡,在中国植物油公司温州分公司任职。 十年间,林训明凭借勤奋刻苦和诚恳待人,从一名小职员成长为精明强干的主任。

1948 年,林训明受公司派遣到香港工作,在那儿他遇见了自己未来的妻子王丽君。在她的鼓励下, 1950 年林训明决意到海外开辟新天地。辞职后的他先到意大利、梵蒂冈游览一番,接着准备去美国。但因朝鲜战争爆发,他无法拿到签证,于是林训明转赴巴西。

1951 年,举目无亲,两手空空的林训明踏上巴西的土地,在南大河州首府愉港市的一家华人公司找到一份助理工作。两年后,该公司与巴西人合办的油厂顺利投产,由于原料不足,经营不景气,于是老板把林训明派去帮忙。同年,林训明把妻子也接到了巴西。

油厂在圣罗莎,那是巴西西南部的一个小城镇,同时也是巴西唯一的黄豆产区。林训明夫妇住在一个小木屋里,不懂当地语言,饮食也不习惯。在村里,居民十分混杂,有 30 多个不同的族裔,他们都勤奋地从事农畜业生产,却不种蔬菜。 为了解决生活上的困难,于是林训明和妻子只好自己动手种菜、做豆腐。

在解决生活困难的同时,林训明一边在工作上发挥才干。凭借之前多年的油厂工作经验,他很快便与当地豆农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完成了老板布置的采购任务。

白手起家成为商业巨子,这个华人在巴西创造传奇 1955 年,一个小插曲改变了林训明的命运。当时圣罗莎乡下有家叫 " 高乔 " 的小植物油厂,老板是德国人,准备去里约热内卢另谋出路。林训明和朋友合作买下了这家油厂。

那时候,整个厂子只有 7 个工人和 4 台榨油机。然而就是这么不起眼的小企业,为林训明奠定了后来成为 " 黄豆大王 " 的基石。

接管油厂后,林训明首先邀请了先前在中国工作时的上司朱孔惠加入团队,并让对方担任总经理。而自己则担任副总,主持油厂日常运作。

制油企业要发展,就必须改善豆农种植黄豆的 经济 效益。经过周密的调查后,林训明开始了改造巴西大豆种植结构的奋斗。

当时,巴西没有农贷制度,农民也害怕到银行借钱。 于是林训明与巴西银行建立一种信贷制度,鼓励豆农贷款扩大种植业。 为此,他付出了大量心血,常常跋山涉水一家一户地做工作,宣传信贷好处,签订购销合同。这在巴西历史上是个破天荒的创举,不仅使得黄豆生产得到发展,银行业务也大增。

与此同时,为了给农民带来更大的收益,林训明还引进了美国优良的黄豆豆种,并亲自组织有关专家指导豆农根据巴西的土质气候特点,培育良种。 巴西原本一年只种一季大豆,随着新品种的引进,大豆生产周期缩短了几个月,农民在该地还可以种上一季小麦,并且新豆种的产量和含油量比本地品种高很多,虫害发生的机会又大大减少。这一重大改革举措,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被誉为巴西 " 农业的革命性事件 "。

获得了豆农的友情和信任后,林训明的厂子也在不断壮大,但源源不断的原料供应又让厂子难以完全消化,林训明为此十分苦恼。" 不收吧,对不起农民兄弟;收吧,不要说工厂用不了,连堆的地方都没有。" 经过再三思考后,林训明决定出口。

说时容易做时难,当时巴西有四大黄豆出口商,长期处于垄断地位,要出口就要和他们竞争。于是,林训明采取 " 联合 " 策略,团结了多家小油厂,同四大公司较量了多次,终于争到了出口权。 此后,林训明大力提倡自由买卖,打破奸商垄断的收购价格,为保护豆农的切身利益做出重大贡献。

白手起家成为商业巨子,这个华人在巴西创造传奇 1960 年,林训明收购了巴西另外两家油厂,正式成立 " 巴西植物油公司 "。 这时候,他又大力推动当地的养猪业,创办了培育种猪的农场,同时聘请专家帮助当地农民养猪。

林训明从改良猪种入手,把饲养 " 肥肉型 " 猪改善为 " 瘦肉型 " 猪。并推广用豆饼做饲料,取代黄豆,降低了养猪成本,缩短了出栏时间,使得猪农利润倍增。他所采用的多种方法,不但提高了猪农养殖销售积极性,而且改变了当地的饮食习惯,许多居民都用大豆油来替代以往的猪油炒菜。

在林训明的推动下,大豆种植很快便覆盖到整个巴西, 20 世纪中后期,巴西大豆开始走向繁荣,成为世界第二大豆生产国,仅次于美国,而其大豆及产品出口曾一度跃居世界第一。

合作伙伴朱孔惠去世后,林训明接任 CEO。紧接着,他大胆更新设备,进一步扩大生产,并将公司推动上市。1975 年,林训明的公司成为巴西出口额最大的民营企业,荣获巴西总统颁发的奖状,他本人也因此赢得了 " 黄豆大王 " 的美称。

然而,林训明并没就此打住,他开始大踏步拓展新领域,将企业发展成涉及农林、旅游、运输、保险和证券经纪等行业的多元化集团。

1988 年底,林训明与合作伙伴的子女友好协商平分集团产业。此后,他毅然转向到新兴而陌生的石化领域。 年近七十的他以不减当年的锐气,把旗下的农牧业公司纷纷出售,设立世界最大的聚丙烯 科技 研究中心。这一调整,也显示了林训明独特的 商业 智慧,他的石化事业很快便在南美处于领先地位,无纺布的产量位居巴西第一位,林训明也因此获得了巴西 " 石化巨子 " 的称号。

白手起家成为商业巨子,这个华人在巴西创造传奇 由于林训明对巴西经济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巴西政府和人民给予他非常高的荣誉。当然,林训明也没有忘记造福巴西人民。他在巴西多次慷慨解囊,并首创了豆奶粉厂,为穷人、学生和孩子提供了营养丰富的便宜方便食品。

虽然身在海外,但林训明也一直心系祖国,他说: 我虽然不幸过早失去了父亲,但幼年时他所教导我的中国传统的儒家处世为人之道却深记在心,使我一生有所遵循。

改革开放后,林训明多次回国考察访问,并大力支持中国教育事业。他还组织巴西侨界、商界发展对华贸易。每次中国代表团赴巴西考察,林训明都积极参与,真诚相助。

从漂泊无助的小伙到备受尊敬的企业家,从 " 黄豆大王 " 到 " 石化巨子 ",林训明用勤劳、智慧和爱心赢得了成功。

 来源:虎嗅网 冯仑风马牛 

随意打赏

白手起家女富豪榜如何白手起家白手起家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