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方在线教师们的传承和坚守
老师们从线下来到线上,揣摩适合录播、直播的教学方式,打磨上课的语气、节奏,这就是在线教育的起步。
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曾说:“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召唤另一个灵魂。”2005年新东方在线成立,一群优秀的在线教育老师在15年间伴随成长。而新东方在线教育理念的落地,正是这些优秀、用心去做教育的老师传道、授业、解惑,恪守教学相长的理念,用时光诠释教育的本质。
“无心插柳”却“绿树成荫”
回忆起自己刚来新东方的场景,新东方在线考研老师刘琦老师笑道:“那是在2005年,在武汉石牌岭路8号,我来陪朋友面试,结果自己却收到了新东方的录取通知书。”
正是这份面试,让刘琦走入了职场。与她同样误打误撞加入新东方的,还有同在武汉的刘畅。2002年,刘畅的同学不得不辞去新东方的教职,所以决定推荐他加入新东方。刘畅也把这个叫做“机缘巧合”。
刚刚进入新东方的刘琦和刘畅,都迎来了属于自己的考验。
刘琦是英美文学专业出身的“学院派”,但第一次走上讲台上课依然紧张。走进教室,刘琦发现台下坐着超过200名学生,而她需要对着学生讲授两小时。
直到下课,刘琦打开了人生中第一份来自学生的评分表:满分5分,她是4.7分。 刘琦说:“当时学生的肯定,让刚入行的我有了当老师的信心,也让我坚定了自己成为一名老师的想法。”
为了达到新东方老师的上岗要求,刘畅必须每天准备大量课程,还会来到空荡荡的教室里对着空气练习讲课,回家后再继续对着镜子、录音机一遍遍打磨逐字稿。“我怕给学生上课会变成催眠。”刘畅开玩笑说,自己刚开始教课很怕吸引不了学生,所以苦下功夫打磨内容。
这些记忆,是所有新人为成长为一名老师所付出的努力。正是这段日子,让新老师们牢牢向下扎根,努力向上生长。
从“三尺讲台” 到“一块屏幕”
新东方在2005年孵化出在线教育平台“新东方在线”。作为国内早期创立的在线教育机构,新东方在线开始招募、培养在线教育时代的优秀教师。但从“三尺讲台”到“一块屏幕”,从面对学生到面对镜头,每一位来到新东方在线的老师都克服了不同的困难,付出了同样的努力。
新东方在线考研名师董仲蠡,是早期投身到新东方在线的线下教师。当时,线上教育尚属新生事物,而一向秉持开放心态的董仲蠡选择了尝试、接纳。
“线上线下,区别太大了。线下时,老师上面讲,学生拿着笔记本在下面记,二者有即时的互动和反馈。线上就不同,学生可能对着电脑,玩着 手机 ,笔记随便记几笔,即便有考试的要求,你也要顾及怎么才能让他们的注意力始终在你的课堂上,很耗费能量。”董仲蠡说。为此,他狠下了一番功夫,不断地磨课和自我练习,去有意挖掘学生感兴趣的例子,才能对线上教学方式的把握更加游刃有余,也更能和学生建立共鸣和联系。
转向线上教学,刘琦坦言,线上教学对老师的控场能力和节奏引导能力要求会更高。“线上授课相比线下有很大的不同,课程密度、课程强度、知识点和干货的输出率都比线下要高得多,线下3小时讲授的内容,线上1个半小时就能讲完了。同时,线上教学对老师的控场能力和节奏引导能力要求也更高,教师要兼顾教学内容和学生公屏反馈,必须是多功能老师。”刘琦这样说道。
从线下来到新东方在线后,潘文婧在直播课上发明了“五押Rap”,被学生们起了个外号“新东方在线最强rapper”。其实这是潘文婧帮助学生们背单词的小诀窍:根据共同的词根,记忆、理解不同的词汇。这些有趣的梗既能让课堂更顺利,也能帮助学生们更早进入课堂,集中精力在后面的深度分析上。
从线下到线上,上课方式变了,学习模式变了,但是新东方在线老师们没有改变的是高标准、严要求,以教学质量为重。
时光和信任的力量
一名优秀的老师,不仅培养了大量的学生,还会吸引一批优秀的老师走到一起,继续培育新一代的老师。
教龄18年的新东方在线名师王江涛,在1999年第一次来到“新东方三少侠”之一宋昊老师的课堂,第一次发现原来课还可以这么讲。本想出国读博的他,因为突如其来的非典打破了原本留学的计划。于是他满怀热情地给新东方投了简历,又从线下来到了线上。
“新东方在线与市面上其他的教育机构最大的不同,很多教育机构都是为盈利负责,以此来售卖知识,这会让学员感觉不到温度,冷冰冰的。但新东方在线是有温度的。”王江涛说。新东方在线老师现在做的,不仅仅是一份工作,更是充满责任意义的事业,是真正让自己感到骄傲的事。
执教18年后,刘畅发现,他的许多新同事都曾是自己教过的学生。刘畅说道:“学生们对我的信任,连带产生了对于新东方的信任,他们选择了教育行业、选择了新东方老师这个职业,慢慢地变成我的同事,还有我的领导。”
刘畅说,这种传承总会让人感慨时光和信任的力量。传承,也成了教育这个古老行业的关键印记。15年,记录下的是新东方在线老师们的成长经历,也是在线教育向前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