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云QingCloud 全象云平台集合“四大能力”赋予企业数字化生产
云原生基础设施之上,也在呼唤以 DevOps 为核心的敏捷开发流程、以及全生命周期的应用开发与管理模式。青云 科技 首次亮相的全象云平台便是这样一款产品:一个基于云原生的、用于辅助构建企业各类数字化应用的工具和集成平台。
作为一个集低代码开发能力、 IDaaS 身份认证能力、容器 DevOps 能力于一体的多应用集成和管理平台,全象云平台能够支持企业存量业务与全象云构建业务的集成。“全象”则代表着这样一个愿景:该平台能够在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象限、各个环节提供软件构建或支持服务。
青云科技将全象云平台的能力归纳为为四类:应用开发能力、API 聚合能力、系统连接能力以及生态共创能力。
应用开发能力:作为通用的低代码工具,既可以用于构建简单的表单应用、自动化应用,也可以自定义外部或移动端应用,还可以用于生成专用的低代码平台。
聚合能力:实现对外部 API 进行代理、编排,使得在应用开发时能够像使用本地数据源一样,使用或组合使用外部数据源。
系统连接能力:实现与外部独立的系统进行通信或集成,进而构建更复杂的应用;多个集成到全象云平台的系统能够相互连接、使用彼此的功能。
生态共创能力:实现多个层级的对接,包括对接应用市场、组件市场、接口市场等。
API 编排涉及到“低代码平台二次开发及可扩展性”问题,这也是业界对于低代码前景的核心争议点之一,青云科技全象云平台总监梁波分享道:“在 API 编排上,为了让编排过程的逻辑和计算是可表达、可描述的,青云科技定义了一套语法规范,并迅速地用最小集方法去依次验证各语法的有效性和可用性。”
除此之外,全象云平台还为前端和移动端开发工程师提供了丰富的自定义功能,包括组件、页面、应用模板级别的自定义,以及为后端开发工程师提供了 FaaS 能力,结合 API 编排能力,全象云平台在赋予企业更多灵活性方面给予了格外的关注。
上述一切功能和愿景的实现,都将基于全象云平台的核心底色——开放性。全象云平台的架构是充分解耦、可插拔的,用户可以将其中的一些模块替代为自身更青睐的服务,相应地,基于全象云平台构建的服务也可以实现快速开放 API,使得企业原有的系统可以轻松使用基于该平台构建的应用。
开源几乎成为了青云科技布局云原生的标配,全象云平台也不例外,梁波还透漏:“全象云平台有计划在未来进行开源,与社区用户共同分享、构建更有价值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