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版图大转移!上海,重回一线
上个月发布的全国 " 十四五 " 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加快数字化发展 建设数字中国。
具体措施包括,打造数字 经济 新优势,加快数字社会建设步伐,提高数字政府建设水平,营造良好数字生态等。
毫无疑问,数字经济必将是下一个五年,城市竞争的一个主流赛道。
今年的地方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有不少城市对此有重点着墨。
比如,北京将组建国际大数据交易所;重庆将建成中国移动边缘计算平台;成都将推进 科技 数据中心、华为人工智能大数据中心建设;武汉将建设区域性大数据交易中心、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
此外,天津、西安、苏州、青岛、郑州、合肥等也都确定了自己的 " 小目标 "。
在行动上,提出建设国际数据港的上海,近日又有一个大动作。
日前,上海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与北京快手科技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后者将在上海建设 商业 化区域运营中心,加速在长三角地区布局 " 新基建 "。
这是上海近几年发力新基建和数字经济的一个缩影。而作为中国 " 城市一哥 " 的上海不断出牌,也标志着城市之间的数字经济竞争进一步白热化。
01
上海的野心
根据协议,此次合作将助推上海在线新经济高地建设和国际数字之都建设。
众所周知,去年疫情黑天鹅让全球都更加意识到发展在线新经济的重要性,国内一些城市也纷纷在这个领域摩拳擦掌。
比如,广州在去年 3 月出台了《直播电商发展行动方案(2020-2022 年)》,提出大力发展直播电商,打造电商直播之都。
重庆则明确,到 2022 年打造 20 个以上产地直播基地,至少发展 100 家具有影响力的直播电商服务机构,将重庆打造成为直播应用之都、创新之城。
" 老大哥 " 上海自然不甘于做旁观者。
去年 4 月,《上海市促进在线新经济发展行动方案(2020-2022 年)》正式出台,提出到 2022 年,将上海打造成具有国际影响力、国内领先的在线新经济发展高地。
一个月后,上海又联合多家 互联网 巨头创造了 " 五五购物节 " 这样大型消费节。
此后,上海打出了一个具有标志性的动作——将 " 直播一哥 " 李佳琦作为特殊人才引进落户。上海户口的 " 金贵 " 无需多言,为李佳琦 " 送户口 " 背后的象征意义不言而喻。
时隔半年,在今年首个工作日,上海又发布《关于全面推进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意见》,明确到 2025 年,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取得显著成效,国际数字之都建设形成基本框架;到 2035 年,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数字之都。
可以看出,一向以国际化著称的上海,在发展数字经济上的目标也同样是国际化的。
目标决定高度。从上海在发展数字经济上的自我定位,就足以看出,面对数字经济这个新风口,上海志在必赢的决心。
02
互联网版图大转移?
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互联网数字经济似乎一直都被视为是上海这座经济中心城市的短板,甚至坊间还一度传出过 " 上海没有互联网 " 的说法。
不过,一切都在起变化。如果说,在互联网的上半场,上海的表现的确显得 " 慢半拍 ",那么,在下半场的竞争中,上海正在以实际行动,展现它后来居上的雄心。
事实上,根据工信部发布的《中国互联网企业综合实力研究报告 ( 2020 ) 》,中国互联网企业综合实力百家企业中,有 18 家在上海,数量仅次于北京,超过了广州、深圳、杭州之和。
近几年,互联网巨头在上海设置 " 第二总部 ",或与上海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已成为风潮。一个趋势很明显——不管是传统的 BAT,还是快手等新兴互联网企业,都在谋求 " 登陆 " 上海。
互联网巨头这一集体选择背后的逻辑,并不难理解。
互联网企业初创阶段所展示出来的打破常规的草莽气质,似乎与历来有着精英气质,讲究规则的老派上海,不太相符。这可能也是上海 " 输 " 在互联网上半场的原因之一。
但是,一旦步入成熟阶段,互联网企业要开疆拓土,要进入更高阶的发展阶段,上海这样一块经济高地,注定无法忽视。
比如,上海首屈一指的营商环境,丰富的资源要素,对全球人才的吸引力,以及独特的产业、 金融 、贸易优势等等,都是一般城市所很难比拟的。
另外,两道 " 时代大势 " 也站到了上海这一边。
一是,上半场的互联网发展,更多强调的是对线下行业的改造和颠覆,但在下半场,互联网发力的重点是如何与线下行业更好地结合、互为成就,这就需要更靠近产业端、消费端。
而在这些方面,上海的应用场景,不管是消费层面还是产业层面,都可以说是最丰富的城市之一。
二是,在城市群时代,一个企业,一个行业要想真正在城市群立足,只有确立了在龙头城市的站位,才可能奠定话语权。那么,上海作为中国第一城市群——长三角的龙头,注定是任何有雄心的巨头的 " 必争之地 "。
还要指出的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对于长三角城市群的几大定位中,就包括要建成最具经济活力的资源配置中心、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全球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中心。
很显然,上海乃至整个长三角城市群要实现上述目标,一定离不开数字经济的助力,而这个过程,也必定为互联网数字经济企业带来广阔的发展天地和难得的机遇。
03
其他城市还有机会吗?
一流企业与一流城市的结合,似乎从来就是天经地义。那么,在数字经济这条赛道上,上海的强势发力,是不是意味着其他相对低能级的城市就只能望 " 海 " 兴叹?
事实上,上海在互联网下半场的起势,给其他城市的一个重要启示就是,城市竞争没有止步之时,即便错过了上半场,只要能够保持开放姿态,依然有重新赶上的可能。
比如,此次快手与上海双方宣布将发挥各自优势、互相赋能,在政务宣传、城市推广、产业合作、 媒体 融合等领域展开多方位合作。
其实,政务宣传、城市推广、产业合作等领域,几乎每个城市都有需求、有市场,关键是能不能有开放意识、主动意识,能不能走在前列。
而论城市形象和城市名片,上海可能是最不需要借助外力推广的城市,因为它本身足够硬气。但上海走出这一步,绝非多此一举。
毕竟,时代变了,恰当的、专业的城市推广变得越来越重要,意识到这一点,本身就是一种与时俱进。
事实上,这些年,成都、西安、长沙、贵阳等一批网红城市的诞生,就离不开在城市推广上的合理用力,它们所收获的也绝不仅仅是表面上的人气,而更是背后城市气质和软实力的重塑,同时也与相关新兴产业的发展相辅相成。
毫不夸张地说,发展数字经济,推动互联网与线下行业的结合,在今天已经成为任何城市都无法回避的普遍潮流。
它关系到城市生活便利提升、产业结构优化、消费潜力释放等诸多层面的发展,这个方面拖后腿,就很可能掉队。
有数据可以参考。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测算," 十三五 " 时期,我国数字经济年均增长 16.6%,对 GDP 增长贡献率超 67%。
2020 年上半年,数字经济规模达到 17.5 万亿元,占 GDP 比重为 38.3%,同比名义增长 6.7%,显著高于同期 GDP 名义增速,增长带动效应愈发凸显。
不难看出,在今天,一个城市若缺乏数字经济的有力支撑,也就将失去发展的一大动力。
历史也早就证明,每一轮技术变革和基础设施升级,都将是城市格局重塑的重要窗口。
上海的确难以被复制,但知道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在干什么,并从中窥见时代的大势,从而根据自身实际 " 起而行之 ",这是所有城市都应该具备的素养——它不分一二三四线。
来源:西部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