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生鲜电商“鼻祖”破产!又一独角兽巨头倒下,60 亿打了水漂
回首 2020 年,在这个流量至上的时代,从生鲜配送到家,到社区自提商品,一张小小餐桌上的生意,成为了 创业 在的红海。
然而,随着玩家的不断涌入,不少掉队者惨遭淘汰。前不久,曾背靠阿里叱咤一时的国内首个生鲜电商 " 鼻祖 " 易果生鲜在经历了辉煌之后,留下破产重组的结局,并负债 23 亿开始遣散员工。
说到 " 易果生鲜 ",你可能没有听过这个名字,但作为国内最早入局的生鲜电商品牌,它成立的时间,甚至比盒马生鲜和每日优鲜还更久。
2005 年成立之初,曾作为行业的明星公司,经历 7 此融资,累计金额近 60 亿元。但遗憾的是,即便是这样一个老牌玩家,最终还是没能熬过第 14 个年头。
一、国内生鲜电商 " 鼻祖 "
公开资料显示,易果生鲜于 2005 年成立于上海,有着 " 中国首家生鲜电商 " 的名号,注册资本约 3610 万元,法定代表人为张晔。
作为当时国内首家生鲜电商,易果生鲜获得了各路资本的青睐,共计超超 59.3 亿元,一度成为行业翘楚,堪称行业 " 独角兽 ",而这其中不乏有阿里、高盛、瑞信等资本巨头。
可以这么说,在众多 投资 中,阿里永远是易果生鲜发展路上最为重要的一个。
2013 年,获得阿里的数千万美元 A 轮战略投资;2014 年,阿里联合云锋基金对易果生鲜进行 B 轮投资;2016 年,易果生鲜再次获得阿里巴巴领投的 C 轮投资;2017 年,阿里旗下的天猫对易果生鲜进行了 3 亿美元的投资;
当然了,作为阿里翼下的企业,易果生鲜曾经也风光无限,不仅获得了天猫生鲜运营权,还还合力组建了冷链物流平台 " 安鲜达 " 和上游供应链平台 " 云象 " 供应链。
在模式上,采取中心仓运营模式,也就是产品从自家的仓库,然后直接配送至最终客户手中。最后,在阿里的庇护下,易果生鲜越做越大。
数据显示,2017 年易果的销售总额达到 100 亿元,较上一年批量的 36 亿元增长 178%,其中就有 9 成订单来自天猫超市,呈现出高度的依赖性,而这也为日后的衰败埋下了伏笔。
二、败于盒马生鲜
" 别低估生鲜的烧钱速度 " ——这是生鲜圈子中很多从业者的口头禅。
据不完全统计,2018~2019 年倒闭的生鲜电商品牌有 36 家,较为知名的还有小象生鲜、呆萝卜等。
作为行业佼佼者的易果生鲜,自然也不例外,从 2018 年底开始,就频频被曝出资金链断裂,裁员以及旗下平台暂停服务等传闻消息。
随着盒马生鲜的上线,阿里做出调整,将天猫超市生鲜运营权,转手交给盒马负责。
因为无论是从效率还是成本上看,盒马的模式也优于易果。作为资本方的阿里,选择哪一个是显而易见的。丢掉了高依赖的天猫业务,易果生鲜逐渐被替代,仅用一年多的时间就败给了盒马生鲜。
2019 年 12 月,易果生鲜被上海法院列为被执行人,执行标的为 1411.02 万元;2020 年 1 月,旗下安鲜达又被冻结价值 1029.72 万元的股权和其它投资权益。
目前,易果生鲜旗下 " 我厨 " 官网和 APP 暂停服务,并于去年 10 月,宣布了其破产重组。疯狂烧钱扩张的背后,也为其当初的疯狂付出了代价,近 60 亿元融资打水漂,还背负了巨额债务!
图片来源:网络
而这一次易果生鲜的 " 倒塌 ",也再次证明了生鲜行业重资产难运营的艰辛与风险。
三、生鲜电商还有未来吗?
长期以来,因为 " 烧钱 " 这个行业也被深深诟病,甚至被扣上 " 没有出路 " 的帽子。
数据显示,目前国内有 4000 多家生鲜电商,仅 4% 盈亏平衡,亏损占到 88%,有 7% 是巨额亏损,而最终盈利的仅有 1%。
从目前来看,平台类生鲜电商处境尤为尴尬,这些企业看似很红火,但风光的背后都是靠资本在维持,其中最明显的特点
图片来源:网络
眼下,随着 互联网 巨头的闯入,生鲜赛道已然变成了一场巨头的 游戏 。而近年来,尽管倒闭、爆雷的传闻不绝于耳,但还是有大批玩家不断涌入这个拥挤的新赛道。
伴随着消费升级,消费者对生鲜食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0 年社区团购市场规模预计达到 720 亿元,同比增幅 112%,2022 年中国社区团购市场规模预计超过 1020 亿元。
虽然生鲜电商不是一门好生意,但看好的人还是依然不少,过去一段时间里,社区团购曾一度被推上了风口浪尖,而这也给生鲜电商行业带来了新机遇。
有时候,只有当资本退去,才知道谁在裸泳;企业的发展,最终还是要靠自己,修炼好内功才是王道。
来源:正商参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