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于内容创业,葫芦App这次瞄准了编辑们的痛点

砍柴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当我们谈内容 创业 者的时候,我们在谈些什么。

服务于内容创业,葫芦App这次瞄准了编辑们的痛点  

内容创业正如火如荼,知识付费的竞争也开始变得越发激烈,葫芦App从内容创业服务角度进入这一领域,并瞄准了编辑在知识管理上的痛点。

葫芦的 Slogan 直白的写明:出来混得拼个知识面。葫芦的创始团队解释,这里其实可以加个主语,就是“小编:出来混得拼个知识面”,他们正是看到了年轻编辑才是有终身学习需要生力军,而在知识服务领域却没有专注服务于他们的产品,这对葫芦来说是个机会。

小编这个词我们都再熟悉不过,就像“小张”、“小王”一样,近在你身边,甚至好些严肃 媒体 都强行接地气,在发微博、写公众号文时,用“小编”来营造话语氛围,拉近读者距离。那么当我们谈起内容创业时,就不可避免的要谈到一个个的“小编”。我们暂且搁下大家对这个词的争议,亲民也好,油滑也罢,作为内容创业者,即不能把内容创业搞成内容创作般高冷,也不能罔顾编辑职责,光做剪刀浆糊的活。编辑们在选题、行文、内容编写上要能驾轻就熟,更要通过不断学习开阔眼界,给自己持续充电。

资料搜集对编辑来说是刚需,葫芦里的知识秘书就是一个文章采集神器,他能帮编辑们完成资料的跨平台收藏和保管。这些资料可以是葫芦App里的文章,也可以是公众号和其它App里的文章。用户只需要添加知识秘书的 微信 号,并把自己的葫芦账号与其绑定,知识秘书就会被激活。用户只要转发文章给这个微信号,文章就会被收纳到葫芦App里,让需要的资料能归置一处,打破了App的孤岛效应。知识秘书也是一个云端收藏夹,即可以实现稍后阅读,又可以在此基础上制作合辑。

合辑是用户把知识秘书里保存的内容进行整理后的二次产出,是编辑进行的知识使用成果。根据个人喜好和专长,通过撰写引入注目的标题和推荐语,添加精美的封面,选择适合的文章,就形成了一个一个的合辑。合辑既可以设置成私密,作为自己知识管理的收藏夹,也可以开放分享给更多用户来订阅。

合辑无疑是一种UGC的知识产品形态,门槛相对较低,让人人都可以过一把主编的瘾。另一些知识产品则不然,适合更加专业的内容生产者了,包括书刊、专栏、音频等项目。通过编辑认证和入驻,就可以在葫芦开通官方主页,把自己的知识产品发布上来。葫芦的内容管理系统,能够方便的让编辑制作和发布书刊和专栏,可进行免费内容传播,或付费内容销售,最终帮助内容创业者落实内容变现。

除了提供给编辑们文章采集工具、知识产品平台,做内容沉淀以外,葫芦创始团队也看到了内容创业领域对粉丝沉淀的需要,一个能够容纳所有用户动态的广场成为编辑运营用户、展示自我的中心。人们可以在广场里推荐知识产品,比如把自己制作的合辑分享到这里进行宣传;也可以在广场里进行点赞和评论,形成有效的编读互动。葫芦的评论功能很特别,被设计成一对一私信的形式,并不会在所有用户面前公开,让互动真实也更有深度。

主页是编辑们进行内容创业的根据地,无论是分发知识产品,实现内容变现,还是连接铁杆粉丝,塑造品牌影响力,都是立于主页服务之上的。编辑们可以通过认证获得主页的更高权限,普通用户也一样有自己的主页,来完成品牌运营和传播。

葫芦初代版本上线不到一个月,目前包括iPhone和Android的双平台已经吸引了10万的用户,80%是年轻的90后群体。同时,以书刊为主的知识产品订阅也实现了5%的付费转化,并且这一比率也在稳步提升。

葫芦团队介绍,当前的工作重心仍然会放在打磨产品上,尤其技术上在智能内容方面会有所突破,不断提高用户的使用粘性,形成在年轻编辑群体内的口碑传播。在 商业 化上,葫芦团队也有自己的考虑,在所擅长的书刊、专栏为主的出版模式外,还会探索知识社群、知识新闻等增值服务模式,让收入线的组合更加有机而多元化,更好地服务于内容创业者。

在团队方面,葫芦的创始人张洪丽是知识产品专家,连续创业者,曾创办CCFTV,有十年团队管理经验。另一位联合创始人杨奇函毕业于清华大学,曾创办“负负禅师”公众号,撰写十余篇文章全网阅读量过亿,有一线内容变现经验。

葫芦App已获得某上市公司数百万元种子轮融资,计划7月份开始下一轮融资。

随意打赏

互联网创业痛点创业解决的痛点腾讯创业服务瞄准appapp痛点行业痛点用户痛点痛点营销痛点思维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