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增长韧性密码,打造面向物联网时代的企业

砍柴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有没有一种 商业 形态或者管理模式,能够不断增强企业韧性,带领企业穿越周期?

文丨华商韬略 张静波

《连线》杂志创始主编凯文·凯利曾发出著名论断:所有的公司都难逃一死。

大部分的企业其实都有此觉悟和判断,然而,令人猝不及防的是,进入新千年,企业的寿命似乎变得越来越短。

据美国《财富》杂志报道,美国中小企业平均寿命不到7年,大企业平均寿命不足40年。

有研究显示,标普500指数公司的平均上榜时间从1964年的33年缩短至2016年的24年,而这一趋势还在加剧。

无论是在工业时代,还是 互联网 时代, 科技 、 经济 的加速度与包括新冠疫情在内的诸多不确定因素一起,催化了企业的兴亡周期。

幸运的是,创新引领者们不断探索前行,为企业和组织锻造“韧性”持续实践,寻求一条可持续增长的道路。

破解一道百年命题

今天的现代生活,由三场科技革命塑造。

前两次科技革命——蒸汽机和电气化,催生了以大机器、流水线和自动化为代表的工业时代。

始于上世纪90年代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信息化,则催生了以流量为代表的互联网时代。

但无论是追求产量的工业时代,还是追求流量的互联网时代,都没能解决一个核心命题:从产业链端到消费端的供需失衡、不匹配。

由此引发的产能过剩、零和博弈等一连串问题,则困扰了经济学家与企业家上百年。

通常来说,一个行业的生命周期主要包括四个发展阶段:幼稚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然而,进入物联网时代,“规律”不再是“可靠”的代名词,一个新兴产业极有可能不经过稳定期而直接进入衰退期。这种不确定性不仅让人猝不及防,也加剧了当代企业的恐慌。

正如查尔斯·狄更斯在《双城记》开篇所言:“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

我们在频繁地见证历史,也在频繁地迎接机遇。

物联网时代的到来,为开展此前未曾进行过的探索提供了可能。新的商业形态随之孕育,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生态品牌。

这是一种全新的品牌范式和商业形态。

过去几年,以海尔卡奥斯、三翼鸟等为代表,物联网生态品牌已经聚合起企业、用户和生态方等多方力量,在共创、共赢、共生中,破解增长难题。

传统工业时代,产业链与产业链之间是平行线,没有交集。

在这样一个价值链里,所有企业都在争抢一块蛋糕。但市场规模是有限的,当全部用户需求被满足后,产业链也随之成熟,直至凋敝。

物联网打破了这种边界,从横向上贯通了不同的产业链。

比如,海尔三翼鸟、食联网、衣联网等,与多个行业的资源方合作,为用户打造一站式生态服务体验。

以前为了做顿饭,不仅要购买冰箱、燃气灶、烤箱等不同厨电,还要准备食材等。而在海尔食联网打造的生态中,聚集着健康、食品、生鲜、烹饪等十多个行业的千余家资源方,定制方案让用户买得放心、存得新鲜、吃得健康。

在这个新的闭环里,核心不再是产品,而是基于用户体验的场景。围绕这一核心,不同的价值链,可能会有不同的品牌方参与,发挥各自的能力。

由此,一个用户背后不再是一个品牌,而是N个品牌围绕用户体验,组成的一个生态。

这个生态的意义在于,它打破了传统企业的围墙和天花板。而且,随着用户需求的变化,它还能迭代出新的场景方案,推动价值创造和价值分享的不断循环,让用户成为终身用户。

9月17日,第五届人单合一模式引领论坛开幕,全球著名经济学家、管理学家、企业家再次展开一年一度的观点碰撞,寻求时代变迁下的管理创新之路。

破解增长韧性密码,打造面向物联网时代的企业

论坛期间,全球领先的洞察与咨询公司凯度集团携手牛津大学赛德商学院、《哈佛商业评论》发布了“生态品牌认证体系”。

破解增长韧性密码,打造面向物联网时代的企业

事实上,早在2020年,《物联网生态品牌白皮书》已经发布,确立了物联网生态品牌的定义与标准。认证体系在此基础之上更进一步,致力于确立一套具有普适价值的系统,引导企业的转型与变革,助力所有生态品牌的探索者、建设者抓住物联网时代的机遇,实现持续增长、基业长青。

通俗点说,去年的白皮书是告诉企业,生态品牌是什么,今年的认证体系则告诉它们,自己目前处于什么位置,以及向生态品牌转型应该怎么做。

破解增长韧性密码,打造面向物联网时代的企业

任何一种理念,都需要在广泛的社会实践中被验证,并不断迭代、完善。

认证体系的发布,将在全球激励更多的企业参与生态品牌建设,推动社会经济向更有价值、更有内涵的方向发展。

最终,催生出一种没有边界、生生不息的商业形态——物联网生态品牌。

回到开头,凯文·凯利的那句论断其实还有后半句,所有的公司都难逃一死,所有的城市都近乎不朽。有的城市已经矗立千年而不倒,因为城市是生态,可以生生不息。

物联网生态品牌,就是希望将企业演化成一个生态。但要驱动这个生态,就必须找到一种机制,让身处其中的用户、员工、企业和生态方形成合力。

这个机制,就是人单合一模式。

基于一个底层逻辑

自从工业时代以来,以马克斯·韦伯的学说为标志,在西方形成了一套科层制的组织管理体系。

这套体系围绕权力建立了一个严密的组织架构,把整个社会变成一部庞大而高效运转的机器,极大地提升了社会效率。

但同时,它也在很大程度上剥夺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结果就是,随着企业的规模越做越大,对市场的反应却开始迟钝,因为直接与用户接触的基层员工没有战斗力。

第五届人单合一模式引领论坛现场,200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埃德蒙·费尔普斯直言,“新古典理论的一大严重谬误即它忽视了人们的某些欲望和能力”。

一切组织问题,归根结底,都是人的问题。要治疗这个“病”,就必须回到人身上。

过去几十年,从通用电气的扁平化组织,到京瓷的阿米巴模式……全球大公司为了治疗这个“病”,开出了很多药方。

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在2005年提出人单合一模式,最初也是为了解决大企业病。从那年开始,张瑞敏在海尔内部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他逐步终结科层制,将8万多名员工的大企业变成4000多个小微企业。

人单合一模式直指“人的价值最大化”,所有人都成为自己的CEO,他们不再由上级设定目标,而一切从用户出发,在创造用户价值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的价值。

2011年,海尔集团旗下的海尔智家收购了日本三洋的白电业务。和日本大多数企业一样,三洋在公司内部实行的是一套以年功序列、终身雇佣为代表的制度。这一制度极大限制了创新的空间。

海尔用人单合一模式来改造三洋的白电业务,员工之间不再是简单的上下级关系,而变成只对用户负责,并且共享产品利润的 创业 者。此后,企业的营收和利润双增。

同样被激活的还有美国通用 家电 (GEA)。五年前GEA在没有加入海尔前,业务增长缓慢,决策迟缓。在人单合一模式的改造下,GEA从过去以股东为中心,转变为以用户为中心,在疫情期间实现了收入、利润的两位数增长,令全美侧目。

人单合一激活了员工的斗志,使得他们像毛细血管一样深入每一个场景和用户需求,解决了大企业科层制下决策缓慢、远离市场的问题。

事实上,不只是海尔内部,在外部,日本领先的信息通信技术企业富士通、全球最大的地毯公司斋普尔、俄罗斯最大钢铁生产商之一的谢韦尔、泰国知名数字化转型公司魅可等来自全球74个国家的30多万家企业,如今都在学习、复制人单合一模式。

站在16年后的今天,我们更容易发现人单合一模式的前瞻属性,在中国网民数量首次破亿的2005年,在所有企业都开始追逐互联网红利的2005年,海尔看得更远,这也成就了其在物联网时代的大放异彩。

与工业时代和互联网时代不同,物联网打通了行业之间的物理边界,使得用户的需求从原来以产品为主,变成以场景为主。

这样的需求更加多样化且迅速迭代。洞察它们,需要更加灵活的组织形式。而人单合一模式下,像毛细血管一样触达用户需求的小微和创客,无疑是最佳之选。

更重要的是,人单合一是开放的,它不局限于企业内部,任何人,包括用户,都可以参与到企业的经营中,成为小微、创客。

埃德蒙·费尔普斯认为自己在《大繁荣》一书中提炼的观点与人单合一模式,有异曲同工之妙,人单合一模式之下,“员工不再是被动执行者,而是拥有三权的创业者和动态合伙人”。

事实上,改变的不止员工。用户也转变为产消者,所有生态方都围绕用户需求,跨界联合起来,不断创新和迭代用户的场景需求。

他们在一起,共同组成一个共创、共赢、共生的命运共同体。

建立一个价值规律

张瑞敏在9月17日的论坛上提出,第四次工业革命对全世界都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在这个挑战当中,要么自我进化,与时代共生存;要么自我僵化,被时代所淘汰。

人单合一已经为全球企业在这个全新时代的发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尝试。

张瑞敏此前说过,人单合一模式之下,企业最终的目标是价值循环。而生态品牌范式正在实践着他所描绘的全新“价值规律”。

有人总结道:人单合一是生态品牌的底层逻辑,生态品牌是人单合一的外在表现。

在本次论坛上,凯度大中华区总裁、BrandZ全球主席王幸说,生态品牌的意义在于人的价值最大化,不仅仅是我们的员工、用户、生态方,而且是整个社会大众。实现价值最大化蕴含三个层级,就是共同进化,价值循环以及贡献社会价值。

我们通过海尔食联网的一只烤鸭和海尔生物医疗的一支疫苗,可以很容易发现“人的价值最大化”是如何实现的。

北京烤鸭制作繁琐,从制鸭胚到上桌要经过40道工序。普通人想在家里做一只,比登天还难。

但海尔食联网以厨电为触点,联合国宴大师、养鸭场老板,经过上千次实验,将烤鸭做成半成品的预制菜,使得用户坐在家中,就可以烤出一只美味的烤鸭。

不仅如此,海尔食联网还针对用户反映的鸭子油脂多、口味单一等需求,不断解锁新的烤鸭和吃法。

通过海尔食联网,用户吃上了美味的烤鸭,厨师、食品加工、包装、物流等生态方,则在平台的聚合下,不断加入进来。

在生物医疗领域,今年年初,新冠疫苗开启了全民接种,全国有14亿人口,偏远地区的疫苗怎么打?行动不便的老人群体怎么办?成为海尔创客巩燚考虑最多的事。

于是,移动疫苗接种车诞生了,短短三个月,走遍了湖北、新疆、内蒙、山东、重庆等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总接种量达到数百万剂次。

这样的疫苗接种车就是海尔生物并联生态方共创而成,运用了物联网、5G、大数据等技术,实现了疫苗数字化预防接种管理,突破原有接种条件限制,开进校园、社区、偏远乡村等各种场所,全天候、全路段、全机动地执行接种任务,加速全民免疫屏障构筑进程。

巩燚认为,这样的共创使得传统的卖疫苗冷链设备的供应商变成了颠覆传统疫苗体验的共创生态。

这两个案例最大的共同点在于,所有参与方,都在用户体验的打造和迭代中,实现了创造价值与分享价值的“价值循环”。

这些实践,为物联网时代的管理创新,不断增添鲜活的实例。而与此同时,在全球权威品牌榜单BrandZ上,海尔已经连续3年以唯一的物联网生态品牌蝉联百强。

每年一届的人单合一模式引领论坛,则成为全球企业家和专家学者共同探寻物联网时代转型之道的舞台。

今年第五届人单合一模式引领论坛的主题是——体验迭代,价值循环。

短短八个字,反映出全球管理学界、经济学界、企业界,试图探索一条物联网时代可持续增长之道的迫切心情。

自1760年代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人类便走向了机器大工业时代,大量的消费品被生产出来,极大地满足了人们的需求。

但由于供给与需求的错配,人类社会很快便陷入周期性的产能过剩。

随之而来的,是1929年、2008年这样的全球经济的大动荡。

一轮又一轮的洗牌,不但让企业与行业的可持续增长化为泡影,更是不断挑战着传统的企业发展和管理模式。

体验迭代,就是不断给用户提供创新的体验,目的是激活需求侧的增长活力;价值循环,意在打造共创共赢的生态系统,要的是打破传统产业链的弊端,在供应端实现高质量发展。在物联网时代 孕育并成长起来的人单合一模式论坛,成为探索打破历史周期律的先行者。

而在这场论坛所研究、探讨的人单合一,正是众多企业希冀从底层逻辑上打破传统科层制,发挥每个人的无穷潜力,让需求和供给更好匹配的强烈愿望。

在此基础上,利用物联网时代万物互联的特征,连接千行百业,消除行业壁垒,通过跨界创新、跨界融合,打造一个没有边界和终点的生态。

随着合作方的蜂拥而至,这个生态也在众创中持续迭代、生生不息。于是,远隔重洋,东方智慧终于回应了西方困惑,凯文·凯利的论断也终于得到了现实印证。

物联网不是终点,未来,新的科学技术还将不断涌现。

但还是如凯文·凯利所说,最深刻的技术是那些看不见的技术。

显然,不管新技术如何发展,人单合一作为组织管理的一种底层逻辑,将继续追随时代的脚步,探索新的可持续增长之道。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