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惊人真相:5190家企业都是“僵尸股”?
今年以来,截止8月16日,挂牌公司股票成交累计达1063.6亿元,其中通过做市方式转让的股票超过了半数,成交累计达587.2亿元。仅从公司数量的角度看,新三板的确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股票市场之一。但实施分层管理至今,仍有5190家企业自挂牌以来从没有过交易,占比达到59.9%。
专家分析,虽然新三板已成为中国最大的基础性证券市场,覆盖面和规模也在迅速扩大,年底可能突破1万家,不过分层之后流动性并无明显提高。
而从目前新三板2016半年报披露数据来看,截至8月16日,1984家挂牌公司发布了2016半年度报告,其中有1208家公司的净利润同比出现正收益,预喜公司占比为60.9%。虽然看上去“很美”,但新三板企业业绩分化严重,有448家公司上半年处于亏损状态,占比达到了22.5%。
具体来看,景域文化的亏损情况最为严重,虽然营业收入实现了大幅增长,但上半年公司依旧处亏损状态,亏损2.56亿元,而去年同期亏损1.33亿元,今年亏损额将近去年同期的两倍。另有8家挂牌企业上半年的营业收入为零,分别是东芯通信、赛普特、仁会生物、国力通、耐诺邦、荣辉矿业、春秋园林和中钰医疗。需要提到的是,仁会生物、耐诺邦和赛普特已经是第二年营业总收入为零。而利润超过1亿的新三板企业只有18家。其中,九鼎集团暂为目前最大赢家。
挂牌公司参差不齐的发展情况,跟企业本身脱不了关系。但交易冷清,就难免让有前景没资金的企业心寒了。究其原因,无非是投资的门槛太高,准入的门槛又太低,进而导致供应持续井喷,而需求始终不振,新三板的交易冷清也就不足为奇。
此外,在准入的低门槛和投资的高门槛的背后,还存在挂牌市场机制和监管行政机制之间的矛盾。并且,新三板还有很多的规则都和注册制不匹配。比如,新三板目前实行的还是相对封闭的协议转让加做市转让的交易方式。
因此,新三板即使整体的业绩靓丽,希望挂牌的企业摩肩擦踵,但价值发现仍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很多不利因素加起来就造成即使公司成功挂牌新三板,也不能就此说安全了。而达晨创投肖冰更是发出“惊骇”预言——下一批大量死亡的将是新三板公司。
这句话不是没有道理。因为新三板是没有门槛的市场,这就造成很多本身就存在经营问题的企业也可以挂牌并在新三板生存。
而且,肖冰认为,新三板流动性的问题无疑也让PE/VC机构和希冀通过挂牌新三板解决融资问题的创业公司增加了更多的难度。这场从2015年下半年开始的资本寒冬效应正在显现。越来越多的创业公司融资困难,最终出现资金链倒闭的问题。与此同时,不少独角兽企业出现估值下调的现象。
不过,肖冰也表示,“资本寒冬是暂时的、局部的,”PE/VC机构若建设平台+生态的发展模式,将有助于推动被投企业渡过寒冬。并且真正可喜的变化正发生在创业公司这个主体上。尽管中国与美国在很多产业的技术层面还有较大差距,但中国的创新意识正在显现,而越多的创新意识对产业升级调整越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