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泉灵:从主播到天使投资人 现在我每天工作18个小时
2015年9月,张泉灵把所有证件归还给了央视,办妥了最后一道手续,离开了她工作十八年的岗位。
没有为自己安排“职业冷却期”,张泉灵就抓紧投入了人生的下一程。新公司是猎豹移动刚刚成立的紫牛基金,猎豹移动CEO傅盛邀请张泉灵出任基金的合伙人。
走入新的独立办公室,她步履轻快,面带微笑,利落短发,搭配一副温润的珍珠耳环,气质生动而干练。在屏幕上圆脸的张泉灵真人极瘦,对此她无奈地笑道:“一上电视,人就会胖了三十斤。”
见识过足够多的大场面,张泉灵已锻炼得灵敏、准确和处变不惊,她回答问题几乎不假思索。
唯有对央视的臧否和先进性与否,张泉灵不愿多谈。“离职的同事各有原因。没有央视,就没有我的今天。如果做主流新闻的话,央视迄今为止还是一个最好的平台。从我嘴里不会说出一个央视的不字,这不公平,不是现实,也不厚道。”
从1997年考入央视国际部开始,张泉灵做了十八年记者。她深入过险境,采访过阿富汗战争、汶川地震;参与过最高压的大型活动报道,多年直播两会;也曾和众多国家领导和名流对话。李长春称赞她是“广大新闻工作者的优秀代表”。微博上,张泉灵的粉丝有1000多万,粉丝们欣赏她理性、自然的主持风格,称自己为“泉水”。
张泉灵觉得,在传统意义上,自己也算是功成名就。
央视人才济济,又有魔鬼般的工作时间碾压,张泉灵能脱颖而出、快速上位,她认为自己最大的特点是好奇心和学习能力。新老板傅盛则形容她,特别聪明、执行力极强,他给张泉灵起了个绰号,叫“全百科”。
前央视《对话》节目制片人、“罗辑思维”创始人罗振宇说,张泉灵是她见过知识最驳杂的人,也是学习最快的人。张泉灵曾和办公室的小姑娘做一个游戏,每天小姑娘帮她买一杯咖啡,她给对方讲一个一般人不知道的冷知识。
从知名主播转行为天使投资人,这样的职业跨度,张泉灵一年前未曾想过。她曾多次说过,做一辈子记者是自己的梦想。“记者的一辈子相当于别人活了几辈子,这能满足我蓬勃的好奇心。”
然而十八年过去,张泉灵发现,太阳底下,并无新事。
“你会发现许多事只是在新的时点上、不同的地方不断重复。你会无奈,悲剧为什么要不断重演?怪圈为什么要轮回发生?人吸取教训的能力到底有多差?这个过程蛮折磨人的。”
十八年过去,电视和传统媒体的黄金时代也在悄然落幕。虽然央视江湖地位仍在,但在互联网冲击下,它的吸引力在不断下降。曾经与张泉灵并肩作战的优秀同行们正在成批地离职出走,已不再成为新闻。
2014年底,时代的变化越来越让张泉灵感到茫然。到2015年年初,身体不适也催促她重新思考了一下人生。
“年初天天咳血,医生怀疑我是肺癌。排除之后,我想,人生如果停在这里我并不遗憾。如果它还可以延续一倍的话,我应该用什么来填充它。我的好奇心应该投向哪里。”
在时代的剧烈转型中,带给张泉灵最大冲击的是互联网。几年前,她觉得互联网只是一个在远处闪耀的朝阳产业,但从移动互联开始,互联网的渗透已经像水一样无处不在。“我慢慢理解了一些全新的逻辑和想法。比如羊毛可以出在猪身上,而狗死了——一些针对出租车司机的电台节目收听率下降,完全不是因为有更好的节目出现了,而是司机都在用滴滴接单就不听广播了。很像《三体》里一句无情的话,我消灭你,和你无关。”
2015年初开始,张泉灵主动与一些互联网公司接触。“开始完全没想到离职。我约了许多互联网界的朋友聊天,问他们能不能开放自己的公司,让我去跟员工见面。”而几乎每个聊天的开始,人们的第一反应都是:你要跳槽吗?我们这儿有职位哦。
4月,张泉灵约了傅盛到猎豹拜访。“傅盛非常认真,找来了金山的、可牛带过来的、新加入的各层级员工一共七八个人。”张泉灵与他们聊了一下午,问员工们如何看待猎豹的发展,进攻国外市场时经历了什么,创业过程中的感受,他们是否了解公司正走在一条怎样的路上。
这个下午,张泉灵对猎豹印象深刻。“它已经上市,但每个人仍然保持着创业的紧迫感。公司没有那么有序,但有很强的内在张力。”
这次拜访,傅盛对张泉灵同样印象深刻。“她肯定不仅仅是一个拿话筒的主持人,她有钻研精神,有开阔的视野,执行能力特别强。”
拜访结束后,张泉灵请傅盛一起吃饭。傅盛嗓子哑了,仍然向她热情地介绍了自己一直想做的事情——天使投资。傅盛说,未来大量公司的连接将是资本的连接,不是把地越圈越大,而是把自己越做越厚。傅盛举了腾讯做例子,“腾讯这五年和前十年风格完全不同。腾讯把核心业务做扎实,然后把边缘的地方用资本连接,而不是用人力和管控去连接。”
傅盛的天使投资基金建立这时已经提上日程。“当年我创业时,两眼一抹黑。这中间,雷军像一个导师,对此我到今天都心存感激。我幸运地遇到了雷军、马化腾、张颖这些第一代大佬,包括我当年的老板周鸿祎同学。我在他身边工作了好几年,人对人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傅盛把天使投资基金命名为“紫牛基金”,目前基金规模大约是1到2亿人民币。“紫牛”的概念最早由赛斯·戈丁提出,意思是令人眼前一亮的创意和产品。傅盛希望这个天使基金能参照美国著名创业孵化器YCombinator的模式,在每个早期项目中投入占比不多,股权不超过10%。“我不是为了控制创业者,而是为了建立和创业者的连接。”
傅盛也邀请了许多朋友,58同城CEO姚劲波、多玩游戏CEO李学凌、真格基金创始人徐小平、时尚集团总裁苏芒等人,也将在资金和精力上对紫牛基金给予投入,并成为创业者的导师。
而眼前的张泉灵,傅盛认为她完全有能力成为紫牛基金的一位天使投资人甚至管理者。
“第一,泉灵本质上是一个记者。记者的核心是去了解事情的规律,通过媒体推动改变。而投资的本质也是发现事情的核心,通过资金推动改变。第二,今天的互联网创业是从纯互联网变成‘互联网+’,所有的机会都在互联网和传统的中间地带发生,互联网核心的竞争力已经非常难展开。谁能够将资源串联起来,就会取得胜利。泉灵是传统行业中的精英,有极强的学习能力和知识积累,又有许多传统行业的资源。第三,未来是投资媒体化和媒体投资化的时代,泉灵有足够的品牌和知名度。”
傅盛的邀请让张泉灵产生了兴趣,但她对自己能否胜任表示怀疑。“我们这样的人,别人觉得你能做,但我特别不自信。我从来没有投资的概念,是一个只会在银行买理财产品的人。虽然我自认为学习能力还可以,但自己做和与别人聊是两回事。一个基金什么样,管理架构怎样,如何成立,我完全是一张白纸。”
是否应该跳出习惯的环境,跳出自己擅长的事情,改变需要很大的勇气。下这个决心花了张泉灵两个多月的时间。
其间,傅盛从未间断对张泉灵的游说。傅盛说:“这样吧,你不用先做决定,我带你去见见不同的创业团队。”傅盛邀请张泉灵到美国,参观了Google、Airbnb等知名公司,也带她去拜访自己在美国做的投资项目。
张泉灵回忆说:“他可能是用了一个对我来说最具吸引力的方式。我突然发现,原来跨度没有我想象的那么遥远。做早期投资,对财务的要求比较低,更需要你去看准一个人,去了解一个行业。而记者也是在做这些事情。而且,创业有很小的专业细分,我再不懂,24小时之内我一定能找到一个很懂的人。否则我之前的记者就白干了。”
最终让张泉灵下定决心的,是她读到的一篇霍金和加州理工学院的理论物理学家莱昂纳德·蒙罗蒂诺合写的文章。
“一群金鱼被养在圆形玻璃鱼缸里,他们看到的世界和我们所处的世界,哪个更真实?在金鱼的世界里,由于光在进入水时发生了折射,在金鱼的眼中世界就是沿着曲线运动的。我们怎么知道自己不是在一个更大的圆形金鱼缸里呢?甚至还能形成理论和实践上的自洽。从职业到情感,从人生规划到思维模式,无不如此。”
坚定张泉灵信心的,也有傅盛的诚意和描画的蓝图。4月30日,敬一丹宣布退休。朋友圈里,张泉灵感怀她带着一个时代的谢幕。傅盛回复:“过去回不去,也没必要停留。面对未来,春暖花开了。”
6月底,张泉灵跟央视正式提出了离职。消息迅速引起反弹,从每一层的领导到家人,都提出了巨大的反对意见。“我周围几乎没有一个人支持我。”
“同事既感到意外,也有担心。领导说,即便传统媒体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你怎么知道你去的地方就靠谱呢?万一你去了开心网,不是死得更惨吗?”
决定是否靠谱,张泉灵自己也没有把握。“哪有一定能成功的创业呢?”
现在,张泉灵正式入职不到一周。她每天都在高强度的学习过程中。每天要见好几个创业团队,收到大约七、八份BP,重新梳理各种关系。
“跟我刚当记者的状态特别像。你要接触一个新的人脉圈,要建立整个投资界的概念,建立细分领域的概念,每天要想很多事,做梦时都在想。我现在的工作量可能跟当记者最忙那一年的工作量差不多,一天要工作18个小时吧。”
除了充电,张泉灵也在学习如何分配自己的工作和时间。与管理相比,张泉灵一直更喜欢高效敏捷,一线冲锋。在央视时,她没有助理,算是主持人里的异类。“因为怕麻烦,有事情我还要交代给助理,不如我一气做完。”傅盛建议她,要琢磨如何让别人帮你做事时,带着整个团队一起成长。
谈到傅盛给张泉灵的薪酬是否足够有竞争力,张泉灵说:“跟过去作为主持人的全部收入比,当然不一样。但吸引我的不是钱,而且对于投资人来说,你的收入更多是跟未来的收益有关。”
采访结束,已近北京的晚上7点。记者问张泉灵,采访结束后何时下班。她笑着摇摇头说,“哎哟,时间还早呢,还有好几个会要开。9点要见团队,10点还要见一下律师。最近有好多要拜码头的事。互联网就是这样,争分夺秒。”
在电梯前,张泉灵微笑着与记者道别,转身刷下门卡,走入了灯火依旧通明的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