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闭潮中O2O企业如何活?三大基本功缺一不可

投资潮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2015年“互联网+”发展得如火如荼,对于O2O行业而言却绝非一个“太平年”。从政府加强监管,到“O2O寒冬论”,再到O2O史上四大并购案……一系列的事件一起出现绝非偶然,在多方压力下,粗放式发展的O2O经济正在迎来新一轮剧变。处于狂风暴雨中的O2O企业必须开始寻求属于自己的存活方式。

一、烧钱大战降温,回归真实需求场景

资本市场在无限膨胀后终于回归理性,以往资本供大于需,如今达到了较为合理的平衡,而这一平衡的出现使得行业产生了优胜劣汰的过程,恣意烧钱、补贴不再是出路。

回顾往昔的价格战,滴滴之所以在3年内成为一家估值超过150亿美元的独角兽,离不开其与快的之间开展的“烧钱”竞赛。滴滴进入出租、专车、快车和顺风车领域之时,对司机和乘客实实在在的巨额补贴,让中国用户在过去一年多前所未有地感受到“消费者就是上帝”,以更廉价、更频繁、更便捷和更舒适的方式享受着出租车服务。

不只是用车服务领域,在线票务在2014年市场份额占整体份额为30%,2015年达到50%,未来更是可以占到70%,在线票务的极速增长同样来自于互联网玩家们的巨额补贴。2015年中国电影市场前所未有地繁荣——商业上的繁荣,就连《小时代》这类电影都可以获得不错的票房,单日票房连破纪录,中国电影人仿佛看到了春天。不过这种繁荣很大部分原因还是要归结到互联网玩家的补贴——下载盗版电影更难的前提下,去电影院看电影却前所未有地便宜,有时候还送爆米花。

不过,补贴式营销虽然确实可以帮助企业教育和占领市场,但它却透支了企业的未来,最终还是需要从用户身上回本。随着美团和大众、携程去哪儿的合并,我们看到曾经狠下心烧光对方资金的敌人,也不得不握手言和,烧钱式营销画上句号,一切都将回归真实需求,在更契合的场景下使用对应的O2O服务,服务选择将回归理性。

这时候,O2O玩家们要在烧钱之外比拼服务质量,入口、体验、口碑、品牌……等等,如今O2O之战终究回归到BAT三国杀,三家优势显露无疑:百度可以凭借着手机百度、百度地图百度糯米在本地生活服务上的入口能力和需求精准把握的优势,同时以移动分发抢占用户首屏,通过“自营+生态共赢”战略,发挥O2O生态优势;阿里腾讯分别有支付宝微信这两个平台级应用,尽管此前政府预计出台的“最严第三方支付规定”或将对两大平台级支付应用的用户体验稍有影响,但它们都是已成气候的O2O平台的强有力对手。

二、服务供给端的争夺升温,超过抢用户

O2O的“2”有两层含义,除了人们共知的“连接线上与线下”,还有“连接需求与供给”的含义。在初期的市场教育阶段,O2O平台主要聚焦在烧钱“哄抢”用户上。在政府监管加强、O2O迎来寒冬后,服务供给端的争夺成为刺刀战。补贴对用户的边际效用正在逐渐下降,用户手机里一般会有两家以上的APP,服务供给跟不上的话,用户扭头走人投奔另一家。

在此之前,O2O平台争夺供给端主要通过地推,大多在地面上进行了巨大的投入,动辄数以千计的地推人员、大量的品牌广告、耗时耗力的扫楼扫街……如何提升服务供给端的效率成为接下来各家都需要解决的难题。

针对这一点,业界已有不少成功尝试。一类是采取社会化协同的方式,如百度投资的Uber,不靠地面推广,主要走代理和网络,以“市场经济”的方式来提升效率,O2O平台和服务供给方皆大欢喜;另一类则是依赖自有地面部队的玩法,补足服务供给方的不足,比如外卖领域,相比大多数外卖O2O选择接入第三方物流的形式,百度自建外卖骑士团队,依靠自身的技术优势完成外卖体系中最难的最后1公里,保证服务质量。解决地面服务接入的问题,是保障体验的第一步。

三、匹配效率成决定最终成败的关键点

有了充足的需求和服务供给还不够,O2O平台还需要将“2”最后一步做好,即匹配,让一个用户的需求找到最合适的服务,比如最近的出租车司机、绕路最少的顺风车车主、评价较高的电影院,等等。反过来,还需要让服务一方可以得到最适合自己的顾客,谁都不希望顾客被忽悠过来消费完了头都不回。

服务和需求要做到最好的匹配,核心是技术。百度李彦宏曾在投资200亿给百度糯米时表示,百度糯米不会走单纯的烧钱模式,而是要改变O2O行业缺少技术含量的现实。不论是基于LBS技术匹配在距离上最合适的服务,还是基于用户搜索匹配最契合用户当下需求的服务,亦或是根据大数据挖掘进行用户画像并提供个性化服务,都需要技术。语音、LBS、图像、搜索、大数据、需求预测诸多技术的应用,让百度这类O2O平台不只是一个纯粹的订单导入的入口,还将兼顾帮助服务者利用大数据的代理人,这样商家就可以分析用户、挖掘需求、预测市场,实现彻底的服务升级。

  通过数据挖掘提供真正个性化的服务才是正确的方向,从根本上提升服务质量,体现了O2O平台对技术的日益重视。一种新的商业模式能够替代旧的,核心均是通过消除某些环节、或者应用新型技术,提升了效率,比如Google AdWords自动广告投放,再比如淘宝之于沃尔玛,O2O之所以比传统服务经济更先进,正是因为可以借助互联网技术提升服务与需求匹配的效率,这是O2O的核心价值,谁能做好这一点,谁就是O2O最后的赢家。

尽管华尔街此前表现出对O2O发展前景的“不理解”,但近期阿里巴巴、百度发布财报后的股价回升,恰恰使我们看到其对中国O2O行业的信心。O2O是互联网未来发展关键,因此巨头通过公司整体生态资源精耕细作,培育优秀的O2O项目,入口、资金、技术多重支持下,不遗余力地开拓O2O业务。所以在2015年我们见证了口碑的重启,糯米200亿重金注资,百度“航母计划”释放资本,“新美大”与“去携”相继联姻。

2015年,O2O的新发展给原有服务体系乃至经济、民生和社会都带来巨大影响,用户对O2O服务越来越依赖,许多服务者开始转向O2O平台谋生。同时O2O企业也面临巨大的挑战,但不论政府监管、资本寒冬、巨头合并影响几何,O2O平台都应该坚持原则,练好场景需求、地面推广、匹配技术几个基本功,才能以不变应万变,在未来的不确定性以及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屹立不倒。

本文被转载3次

首发媒体 投资潮 | 转发媒体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